黄金广告位招租:13727944447

梅鹤仙子林和靖

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更新时间:2010-9-29 21:17:58  返回首页

逋(967-1028年)字君复,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黄贤村)这一有现存《黄贤谱》可以作证
    据记载,林逋自小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自谓:“然吾志之所适,非室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情相宜。”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看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一生不娶,种梅养鹤,自称“梅妻鹤子”。 善绘画,工行草,书法瘦挺劲健,笔意类欧阳洵、李建。苏轼高度赞扬林逋之诗、书及品,并诗跋其书:“诗如东野(孟郊)不言寒,书似留台(李建)差少肉。”黄庭坚云:“君复书法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明沈周诗云:“爱翁书得瘦硬,云腴濯尽西湖绿。西台少肉是真评,数行清莹含冰玉。宛然风节溢其间,此字此翁俱绝俗。”《宋史》卷四五七:林逋词“澄淡峭特,多奇句”。其诗自写胸意,多奇句,风格澄澈淡远。《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有问:“何不录以示后世?”答曰:“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有心人往往窃记之,得300余首传世……既老,自造于庐侧,作诗云:“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天圣六年 (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赐谥“和靖”,成为中历史上少有的由皇帝赐封的隐士。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杭州来的人到过黄贤做过调查寻根。不过当时,那个当年林逋度过生命中最初日子,叫上林的地方,除了几间破旧的老子外,已无其建筑,如今则连这些老子也不在了。另外,林逋本人也写过诸如《将归四明夜话别任君》、《送丁秀才归四明》等诗,在诗中他对处于四明的故乡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而一些说法之所以认定林逋为钱塘人,大概是林逋早早地离开了故土,把生命中最可入书的部分留在了钱塘,留在了孤山。林逋独居孤山二十年不入城,这个视梅为妻,视鹤为子的男人甘心淡泊,把个隐士做得地地道道,竟也名垂青史。他死后,白鹤围绕他的坟,悲鸣三天三夜而死,梅林也二度重开。

    林逋为何选择在孤山隐居,原因不得而知。1012年(大中祥符五年)宋真闻其名,赐与粟帛,诏告府县存恤之。他虽感激,但绝不以此骄人。人多劝其出仕,亦被婉占谢绝:“荣显,虚名也;供职,危事也;怎及两峰尊严而耸列,一湖澄碧而画中。”他也并非无情之人,这可从他的词中可窥一斑,“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生”,这是他的《长相思》。可能是因为少年战乱习惯流浪,将世事看淡;可能是体弱多病,找个地方休养身体;可能是孤山之美足以消百愁,解万劫,让人无欲无求;也有可能是唐代隐逸派诗人贾岛们的灵魂在他的心里住了下来。至于他不婚,按照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说法,是因为病。梅尧臣在《林和靖先生诗集序》云:“先生少时多病,不娶无子。诸孙大年能掇拾所为诗,请余为序。”原因乃“少时多病”。也许有人会问,只是“少时”多病,长大了,病治好了,不是还可以结婚吗?笔者发现,林逋成年后身体衰弱多病的情况,在他诗中屡有反映。 如“久贫惭嗜酒,多病负穷经。”“不辞齿发多衰病,所喜林泉有隐居。”“画共药材悬屋壁,琴兼茶具入船扉。”“志壮任存题柱事,病多争向倚门。”“衰羸自顾空多感,不是临池苦学人。”等等,可见他远不止是“少时”,且“终身”受“多病”的困扰。但无子并非无后,《宋人传记资料索引》中记:“王时敏,上饶人,林逋弟子。逋卒,时敏为立后。”所立的“后”是谁?大概为其侄孙辈。说到此,在黄贤,有林逋后代,也就很好理解了。
    如今,黄贤的林逋后人称林逋为梅鹤仙子,村里也有几处建筑和雕塑,如梅鹤剧院,以纪念这位在北宋诗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隐士。

上一篇:南渡耀孤忠 千古大义士 林景熙
下一篇:白粉墙林姓始祖林建公
网友分享

站内搜索
相关文章
中国林氏宗亲网推荐榜
  • 世界林氏宗亲总会世界林氏网马来西亚林氏宗亲总会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柬埔寨林氏宗亲总会新加坡林氏九龍堂自治会雅加达林氏宗亲总会福建省晋江市闽南比干庙林茂光将军专栏中国林氏站长博客浙南寻亲归祖
    欢迎提供宝贵意见東井圓佛會超级品牌网

     

热门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