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姓是当今中国第十六大姓,占汉族人口的0.18%,人数约在1400万人左右。林姓在南方人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在台湾,林姓人有180多万,占总人口的9%,列第二名,仅次于陈姓。故东南沿海有“陈林半天下”之说。
林姓出于上古五帝之一帝喾高辛氏,帝喾与有娀氏之女简狄生下契,契是商族的始祖,为子姓。林姓就出于子姓,形成于西周初期,是商王族比干的后裔。除子姓之林外,还有姬姓之林,其始祖为周平王之子林开。还有其他姓改为林姓的,林姓中的河南林,就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时,鲜卑族的丘林氏改姓为林。在唐代,福建建州一带有一个姓林的少数民族,他们也繁衍了一部分林姓后裔。其 他姓氏改为林姓的还有樊林(复姓)姓、蓝姓、刘姓、朱姓、柴姓、李姓等姓氏。
林姓自林坚得姓之后,林氏一脉便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地逐步发展起来。早期,比较著名的林姓望族主要有西河林、济南林和下邳林,他们的相继崛起,成为早期林姓发展的主要内容。林姓最早在河北发展,秦代时曾迁居山东,到西汉时有林姓迁徙到四川。三国时,中原林姓遭到政治迫害,大量南迁,到达江浙一带。到西晋末年,林姓已经发展到了福建。福建林姓以西晋末年晋安太守林禄为始祖,从此奠定了福建林姓在整个中国林姓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唐代开元年间,林姓到达台湾。宋代以后,林氏家族更加兴旺,特别是南方的九牧林氏和阙下林氏出现了很多的杰出人物,为林姓发展史写下了浓重的一笔。除此而外,游洋林氏、濂江林氏、陶江林氏等等各支林姓也蓬勃发展起来,共同铸就了林姓的辉煌。
林姓的主要聚居地有西河、南安、博陵、南郡、下邳、晋安、侯官、福唐、长乐、连江、温陵、清溪、德化、惠安、龙溪、漳浦、琼州、岭南等地。其中以福建各地为最多。近现代以来,林姓后裔更是遍布海内外。当代林姓在大陆的分布仍然呈现出南方多于北方的特点。随着社会的转型,人口流动性大大增加,林姓人的分布也呈现出变化的趋势。林姓的足迹还遍及海外。在东南亚地区的韩国、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文莱、菲律宾等国,北美的美国、加拿大都有一定数量的林姓人分布。此外,在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也有少量林姓人分布。
林姓历史上还涌现出为数众多的名人,他们涉及各个领域、不同行业,有名贯当时的学术大师,为民造福的父子宰相,还有才华横溢的兄弟进士;有文坛巨子,著名诗人,也有一代忠臣、几朝元老,更有令全体中华儿女景仰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作为在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奉献了自己的毕生心血,永远值得林姓人骄傲。
河南省的淇县是林姓人的发源之地,如今的淇县,经过岁月的洗礼,经过历代勤劳勇敢的人民的共同努力,已经焕发出新的青春,那里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物产资源丰富,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
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林姓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成就。有关林姓始祖的传说、遗迹在今天河南省的淇县非常之多。朝歌摘心台、淇县三仁祠和长林石室,总能让人怀念起林姓得姓的艰难历程。这些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遗产都向人们昭示着林姓的绵绵前行之路。
无论走到哪里,林姓人始终不忘祖根,他们对祖居地河南怀有深厚的感情。旅居海外的林姓华人纷纷成立林姓宗亲会,全世界的林姓人还成立了世界性的宗亲组织——世界林姓宗亲总会。这个组织凝聚着所有的海外林姓人心系祖根、心系桑梓,在海外林姓中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前往祖居地河南省淇县寻根谒祖的海内外林姓华人络绎不绝,他们不仅带来了对家乡父老的深情问候,更带来了对祖居地河南的拳拳赤子之心。
姓氏源流
1、起源
林姓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一支为子姓之林,来源于帝喾之后裔商王子比干;另一支为姬姓之林,来源于东周平王的庶子林开;还有改姓林氏,如柴、李、蓝、刘等姓改为林姓,北魏鲜卑贵族丘林氏改为林姓等。子姓之林是林姓源头的主流,姬姓之林在历史上所占的比重较小,而后起改姓之林则是林姓大家族中的点缀。
源于帝喾后裔比干的子姓林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国的姓氏大都可以追溯到黄帝。比干的先祖就是黄帝的裔孙帝喾高辛氏,高辛氏的长子叫阏伯,迁居到今河南商丘。他通晓天文知识。高辛氏与有娀氏之女简狄生下契,为商王族的直系先祖。契在舜帝时担任司徒,专掌教化。从契到汤共传了十四代,已经到了夏朝的末年。此时夏王桀荒淫无道,成汤便率商部落推翻夏桀,建立了商朝。从成汤立国到殷纣亡国,前后共历17代30王。当时的王位继承采取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方式。商代第15代第28王文丁时,生下了帝乙、比干,帝乙死后,比干辅佐帝乙之子帝辛(即纣王)登上帝位。
据史书记载,纣王乃商朝第三十位王,聪慧敏捷,能言善辩,体壮力强,能格猛兽。商末,江淮之间的夷人强盛起来,威胁着商的后方,纣王继位后,励精图治,积极训练军队,亲率大军打退了东夷的扩张,将势力发展到江淮一带,“纣对东南的经营,使以后中原文化逐渐发展到了东南,对我国历史有一定贡献。”(《中国史稿》郭沫若主编)。纣对东南的经营,奠定了中华民族形成的基础。毛泽东同志也有很高的评价:“纣王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很有功劳的。”殷商末期的社会是相当稳定的,民谣:纣王江山,铁桶一般。在这样的环境中,纣王就于京都及周围建造离宫别馆。常在摘星楼上大宴群臣,又将沫邑改为朝歌。因境西有朝歌山而易名朝歌,意为高歌黎明,喜迎朝阳,蒸蒸日上,兴旺发达。《水经注》九卷曰:“《山海经》有朝歌之山,当是以此得名,非纣乐也。”但是,纣王朝内并非是一片祥和之气,而潜伏着很大的危机。纣继王位时,其兄微子之争,埋下了祸根。按照当时的王位,继承法,父死嫡子继。生微子启时“母贱,不得嗣。”“及生纣时,始为正妃。故启虽大而庶,纣虽小而嫡。”微子没有继承王位,心中甚为不满,耿耿于怀,总想乘机废掉纣王,取而代之。于是就在朝中制造舆论,父师少师啊,殷商就要灭亡了。同时,纣的叔父比干,箕子以及其他一部分老臣也都倾向微子。纣王要改革一些时弊,往往遇到守旧派的攻击和反对。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纣王决心“不用旧人,而只任用和他意见相同的人”(《中国通史纲要》65页)。甚至还要“奴隶参加公务”(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65页)。这样一来“扩大了殷族内部的矛盾和分裂”(《中国通史纲要》65页)。在西周进攻朝歌的前夕,纣王的部分重臣竟无耻地背叛自己的祖国而抱着祭器,卖身投靠到西周去。毛泽东说:“殷族内部,数微子最坏,并且是个汉奸。”殷朝内部混乱,分争不一,矛盾加剧。
比干丞相为三代孤忠,忠于社稷,对纣王的许多做法坚持反对,一次,比干到摘星楼上强谏纣王,三天不走,纣王怒而杀之,据传还进行了剖腹验心,并将比干葬于京都朝歌南郊,清水河南边。为人敬仰的比干丞相,就这样惨死在纣王手里。人们为纪念比干,把“摘星楼”改为“摘心台”。
身怀六甲的陈氏夫人得知比干丞相遇难,并要满门抄斩,便带领婢女逃出朝歌城,她们不知跑了几个时辰,来到两山夹一沟的长林(十几华里,现仍有上竹林、中竹林、下竹林三村)地带,北山山腰有十几个天然的石洞(林泉洞在淇县鱼泉村东)住下,这就是史书记载的长林石室。由于路途坎坷,十分劳累,进洞不久,便生一男婴,指“林”为姓,指“泉”为名。武王克商,攻破朝歌。建立周朝后,在此诏回了陈氏母子。武王封陈氏为“英烈夫人”,赐比干的儿子为林姓,将名字“泉”改为“坚”,希望他将来能秉承父志坚贞不屈,又把林坚封国西河郡(包括淇县、浚县、汤阴、安阳等)。授爵博陵侯。三千多年过去了,鱼泉村人还是对陈氏母子念念不忘,一直流传这样一首顺口溜:“陈氏避难怕纣王,长林石室把身藏;追兵搜山巧应对,躲过大祸事一场。”
长林石室在淇县城西北14公里的鱼泉村东,下临著名的武公祠水库和淇(县)林(林州)公路,山的主峰海拔365米,悬崖峭壁,巍峨壮观,林木繁茂,山光水色,环境优美宜人。摩崖诗云:“石洞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这里历来是人们十分向往的地方,许多骚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足迹。
清《淇县舆地图说》(淇县知县曹广权著)记载:“石山壁立,仙洞漏天,祠字十余,咸倚半岩……北倚山崖,有林泉之胜。”不仅写出了这里的山势挺拔,洞穴奇妙,更重要的是写出了林坚在此出生,有其居住二年的胜迹——长林石室。
唐《元和姓纂》(太常林宝著)中写道:“武王封比干之墓,诏其子于长林石室,封博陵,赐姓林,林之姓从此而得也。”仙人梯峭壁上曾有唐太常的摩崖石刻,据杨习旺71岁老人回忆,内容有三:一是比干陈氏夫人生林泉于此;二是费仲、张七曾带兵到此搜陈氏母子;三是周武王在此诏回林坚母子,赐姓林,改名坚,封国西河郡,授爵博陵侯,封陈氏夫人为英烈夫人。摩崖石刻还云:“山里石窟楼上楼,淇水澳澳绿竹悠,洞生林泉子逃逝,母子幸存仙人岫。”林泉生于哪个洞呢?安乐窝在仙人梯半山腰,有大小十八个天然洞穴,最让人注目的是林泉洞,林泉就生于此洞。洞口有一巨石,恰似一个巨人,高5米左右,威武无比,宛若一个将军把守洞口,保护着林泉母子的安全。林泉洞深10米,高一般在3米,宽处达4米多。洞内有洞,洞上有洞。洞左有一个奇特的洞,是比干夫人和林泉的卧室,深6米余,高2米左右,宽一般为3米,洞中悬着一个隆起的巨石宛如一个大乳房,相传那是陈氏夫人给后人留下的纪念;洞上洞长10米余,高2米半,宽2米左右,上有天窗,太阳照进洞内很明亮。
仙人梯山崖上曾有古碑一通,据宋景新(82岁)老人回忆,碑高三尺多,宽二尺余,上书“林坚出生地”五个大字于正中,还有“长林石室,淇澳绿竹”等于其上。可惜的是这些珍贵的文物,1962年辟山修公路时均被毁掉,整个安乐窝被辟下去一丈多宽。
从地理环境上看,洞东北的大沟,三千余年之后,现在仍叫林泉沟,相传林泉在此,夜里钻山洞,白天蹲大沟,故名。这里还有林泉门、灶君洞、碓臼窑等遗迹。
关于卫辉的长林石室林坚出生洞:距朝歌(淇县)城七十来里,经数十里的开阔地,才转入山中,此洞原名观音洞或仙家洞,洞口是新开的,未有原味,并非天然石室。离休干部郭永安谈:1964年--1969年在汲县狮包头公社任党委书记时,只知道此洞叫仙家洞。90年代中期郭老故地重游,仙家洞忽然变成林坚出生洞了,感到十分奇怪。
源于周平王之子林开的姬姓林
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一书认为:“林氏,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因以为氏。开生林英,英生林茂、林庆,世系甚明。”周朝自武王伐纣建国之后,到周幽王时,异族犬戎灭了西周。第二年,申侯等人拥立幽王的太子宜臼为王,即周平王,后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周平王有个儿子名开,字林。其后代以他的字为姓,称林姓。因这支林姓发源于洛阳,所以也起源于河南。姬姓之林,虽然没有比干后裔子姓林那样枝繁叶茂,不是林姓的主流,但它毕竟也是当今林姓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为林姓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姓之林
自两汉的统一局面结束之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便开始了中国历史上长达数百年的割据分裂时期。其中,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是一位比较开明的皇帝。他在执政期间,力行汉化政策,并于公元494年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在此期间,大批鲜卑贵族改为汉姓,其中,鲜卑丘林氏就改为了林姓。这也是今天林姓人的一个源头。
唐代时,福建建州(今建瓯县)生活着一些姓林的少数民族,以蛇为图腾,被认为是“蛇种”。蛇称为“小龙”,这支林姓人可能也是炎黄子孙的一个分支,唐代之后的史书再也见不到对他们的特别记载,传说他们改为了林、黄等姓,可以相信,他们这时已经完全融入到炎黄子孙中。这支林姓被称为“蛇种林”。
“樊林”是极其罕见的复姓。唐代人林廷选,其祖上即姓“樊林”,后来才改为林姓。蓝姓也有改为林姓的。明代万历年间有叫林铭球的人,其祖上即姓蓝。这些林姓人也加入到林姓大家族之中。
无论是子姓之林还是姬姓之林,均起于河南,其他融入林姓的支族也大多起自河南,所以说,林姓根在河南,起自淇县,祖乃比干。
2、播迁繁衍
西晋以前林姓的发展
从西周开始,历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大约1300多年,林姓在中国北方地区,特别是中原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先后形成了“西河林”、“济南林”和“下邳林”等名门望族,并涌现出了一批在历史上颇有影响的名人。
林既,春秋时齐国人。他为人正直,不因外物而悲喜。他曾穿着用熟牛皮缝制的衣服觐见齐景公,并向齐景公说,服饰与人的德行才能无关,意在驳斥齐景公以衣度人的荒唐言论,齐景公认为他是一个奇辩之才。此事见于刘向《说苑》。《列子·天瑞》记载了一位“行歌拾穗”的老人林类。《论语·八佾》中载有林放向孔子问礼之事。林楚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为季桓子的家臣。《左传·定公八年》记载,当其主遇到危难时,林楚以死孝主,可谓忠烈。战国时期,林姓名人有叫林回的,天性淳厚,重义轻财。《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林不狃为鲁国卿士,他在与齐国的战斗中有一番战与不战的高论,认为能阻止战斗的才是贤人,后战死。西汉时期的林姓名人有林挚、林尊等人。林挚为汉初功臣,封为平棘懿侯。林尊,为经学博士,官至少府、太子太傅。
就西晋以前的林姓望族而言,西河林是最早兴起的中原林姓。春秋时期,林姓后裔迁居鲁国,孔子的弟子林放有问礼之本。唐玄宗时追封林放为西河伯爵,其地则更名为西河郡。《辞海》、《辞源》中说:“西河,古地名,春秋时称卫地,战国时称魏地。”这与林氏堂联中“河北”(黄河以北)的大致范围比较吻合。《史记·孔子世家》中有“妇人有保西河之志”一句,即指春秋卫国西境的黄河沿岸地区,它应该包括淇河以西太行山中的“长林石室”。因此,历史上的西河郡,大致不出上述范围。“西河林”系指最早在古代河内(今豫北地区)居住的林姓氏族。
西河林氏自周武王时开基至战国末期,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代,前后经历800多年,传40代。西河林氏到第二十四世林敏时迁居鲁国,林敏之长孙居于鲁国之清河,为清河林氏开基始祖。几代之后,林姓人已遍布于今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林姓已经由聚居区向周边地区扩散。西周末年,林姓人有叫林苌、林材的,相继在周幽王、平王朝中做官。平王东迁,开辟东周,他们也功不可没。从此,林氏也开始进入洛阳,其后裔均为洛阳林氏。战国时期,林姓名人有叫林皋者。林皋是九门林氏的奠基人,他上承西河林,下启济南林,地位非常重要。林皋之后裔播迁于今山东、河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海南、台湾等省。有的旅居海外。战国后期,西河林氏分支九门林氏三十七世林微迁入秦国的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市),成为咸阳林氏,林微为其开基祖。
济南林也是这一时期著名的林姓家族,为崛起起于齐鲁大地的林姓。林放后裔林皋,生有九子,名为:仁、年、升、昶、文、曜、岳、佐、卫。兄弟九人皆为官,时人称之为“九龙”。他们父子十人因积德成仁,又名“九龙十德”。西汉初年,林皋之后裔林挚家族成为齐郡邹县(今山东邹城市)的名门望族。此后,从齐郡中分出济南郡,而邹县恰在被分出去的济南郡之中,从此,这一支林姓便成为济南郡的望族,称为“济南林”。“济南林”的著名人物有平棘侯林挚、太子太傅林尊等人。济南林氏形成之后,主要在今山东地区发展。东汉中期,林尊之后裔林道,迁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开基广陵林氏。林道后裔、林氏第八十世孙林礼,开基下邳林氏(后文详述)。东汉末年,林道之曾孙林农时,林家的势力已经相当强大,人口众多,俗话说:“树大招风”,遂为朝廷所猜忌,林氏一门700余口几乎被赶尽杀绝,唯独林农及其父林封幸免于难,捡得一条活命,但也被削职为民。他们父子为了避祸,遂隐居起来。三国及西晋时期,这支林氏有多人在朝为官,逐渐又恢复了生机。西晋以后,中华民族又陷入大分裂和大动荡之中,北方先后遭到“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等变乱,大批北方人往南迁移,这其中就包括林姓。
魏晋南北朝时期,林尊后裔中有一支定居于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其中,比较有名的当属北魏平凉太守林胜,其女为魏孝文帝林皇后。在林皇后的支持和推动下,魏孝文帝积极推行汉化政策。
除了西河、济南林氏名扬天下之外,下邳的林氏也逐渐发展起来。下邳,位于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东。秦代置下邳县。东汉置下邳国,南朝宋至隋有下邳郡。西晋末年,中原战乱频仍,林姓后裔林礼避乱迁居徐州下邳,成为徐州下邳林氏的开基始祖。林礼生林隶,林隶曾任徐州别驾,后任黄门侍郎,随晋元帝渡江南巡。林隶生林懋。林懋历任通宜散骑常侍、殿中侍御史、侍卫将军、下邳太守等职。林懋生有六子,在当时都很有名气,号称“六龙”。由于林懋任太守的下邳相对比其他地方安宁,其后代子孙便在此地安顿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氏逐渐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隋唐之后,下邳一带天灾人祸不断,人民流离失所,曾经在此辉煌一时的林姓望族纷纷流亡他乡,以致数百年之后,这里的林姓后裔已经所剩无几。在今天的古下邳一带,再也难以见到林姓昔日的辉煌。
西晋至宋代闽林在东南的崛起
西晋末年,林姓由于历史的原因,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其发展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林姓的人数激增,一跃由小姓变为大姓;二是林姓在这个时期名人辈出。
隋唐以前,中国东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地区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大批中原人民被迫向南方迁徙,合族而居,侨置郡县,不仅带去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还保留了中原的习俗。隋唐时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中原士民南迁,加速了中原与东南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林姓后裔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在东南地区站稳了脚跟,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在魏晋隋唐时期,大规模的中原士民南迁,共有三次:第一次发生在晋代永嘉之乱以后,南迁的中原姓氏有林、黄等十三姓;第二次为唐初光州固始人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奉诏平乱入闽,随从的姓氏有陈、张、李、王等八十四姓;第三次为唐末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入闽建立闽国,有陈、张、李、王等三十四姓跟随。这三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基本上奠定了东南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林姓在东南地区的开发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西晋至宋代,见于史籍记载的林姓名人非常多。林简言,字欲纳,福清(今属福建)人,唐文宗大中四年(830)中进士,善于借古讽今,他的代表作有《汉武封禅论》等。林杰(831~847),字智周,唐代闽(今福建福州)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当时负有盛名。林嵩,字降臣(一作降神),唐代长溪(今福建霞浦)人,乾符二年(875)进士,官至金州刺史,能诗善赋。林特,字士奇,北宋南剑州顺昌(今属福建)人,先出仕南唐,在宋为三司使、尚书右丞、刑部尚书、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生性奸邪,与丁谓、王钦若、陈彭年、刘承珪等人被称为“五鬼”。林希(约1035~约1101),字子中,号醒老,北宋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任同知太常礼院、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同知枢密院事等职。林勋,南宋贺州(今广西贺县)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授广州教授。建炎三年(1129),献《本政书》13篇,主张仿行古井田之制,以改变农贫失业、兵骄无用的现状。后任桂州节度掌书记。又献《比校书》两篇,详细陈述桂州地方农政利弊。他的主张颇受朱熹、陈亮等人赞赏。林栗,南宋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字黄中,一字宽夫,绍兴十二年(1142)进士,历任吏部员外郎、夔州路提点刑狱等职,与朱熹不和,后出知泉、明二州。著有《周易经传集解》。
福建是林姓在这一时期的重要聚居地。林姓的开闽始祖是晋安郡王林禄。林禄,字世荫,林隶次子,林懋之弟。随晋元帝南渡,先任安东琅琊王府参军、给事黄门侍郎,后因功升任招远将军、散骑常侍并充任合蒲太守。晋明帝太宁三年(325),担任晋安郡守,死后追封晋安郡王,葬在泉州惠安县九龙岗。今广东、福建、浙江、香港、台湾等地的林氏均为林禄的后裔。由于林禄在晋安的奠基,晋安林氏逐渐成为南方林姓望族。晋安林氏人数众多,规模庞大,并且分支众多,所以历来被认为是天下最大的林姓分支。晋安林氏第九代林茂迁徙于福建莆田北螺村,形成莆田林氏,林茂成为开基始祖。莆田林氏十分兴旺发达,成为晋安林氏的最大分支。莆田林氏的开基祖林茂于隋文帝开皇三年(584)迁居莆田北螺村。唐朝时著名的九牧林氏和阙下林氏均为林茂后裔。
林姓在福建的发展从晋安开始,因此,闽林中就以“晋安林”为最早。当时福建仅设晋安郡,郡治在侯官(今福州市),辖区包括今天的福建中部、西部及闽南沿海一带。林禄迁到这里的时候,地广人稀,十分荒凉,经过30多年的开发经营,才逐渐发展起来。所以,“侯官林”应是晋安林的核心。到了隋代,林茂迁居北螺,开基“莆田林”。林茂的同胞兄弟林既和林洗则留居在侯官。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就是“侯官林”中的杰出代表。
九牧林氏是莆田林氏的一个分支。林禄的十世孙林万宠的次子林披,在唐玄宗时任漳州刺史,他的九个儿子也均为刺史,在闽林中影响很大,被称为莆田九牧公或九牧衍派。长子林苇,字敏树,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明经及第,授朝散大夫、西平太守,后任瑞州刺史,死后葬于莆田北螺;次子林藻,字纬乾,唐贞元七年(791)进士,先后任殿中侍御史、岭南节度副使、江陵府使;三子林著,字文直,唐贞元六年(790)明经及第,先后任归州巴东县令、邕州经略推官、横州刺史;四子林荐,字朝任,唐贞元十二年(796)明经及第,历任衢州文学、北阳令、韶州刺史;五子林晔,字若思,唐德宗贞元九年(793)明经及第,历任沧州、景州司马,通州刺史;六子林蕴,字复恭,唐贞元四年(788)明经及第,被地方举为孝廉贤良,以忠烈著称,历任唐昌县尉、礼部员外郎、邵州刺史,其后裔有叫林默娘的,即为倍受东南沿海人民祭拜的天后妈祖,林蕴家族为九牧林氏中最为显赫的家族;七子林蒙,字世赖,唐德宗贞元年间任孟陵主簿,后任金吾卫长史、桐州、循州刺史,其子孙居于闽县,为闽县长乐始祖;八子林迈,字德超,唐德宗贞元年间明经及第,历任循州、兴宁主簿、同州长史、交州、雷州刺史等,其玄孙林师德为唐进士,开闽林科甲之先河;九子林蔇,字康济,号四明,唐德宗贞元年间明经及第,历任京兆参军、春秋博士、福唐刺史,这一支自林蔇之孙林启开始迁居仙游。
九牧林氏的后裔枝繁叶茂,作为林姓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九牧林氏奠定了今日世界林氏繁盛的基础,可谓当之无愧。
莆田林是从侯官林中分衍出来的闽林望族。隋代林元次之子林茂开基莆田林。林茂五世孙为林万宠。林万宠字圣仁(或作圣功),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20)明经擢第,授新安郡文学,后迁长史、饶州太守、高平太守等。死后归葬于莆田西北的尊贤里紫云岩右鸡啼坪,生林韬、林披、林昌。林披即“九牧林氏”的始祖。
林韬,字茂复,林万宠长子,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授谏议大夫,迁礼部侍郎,为“阙下林氏”始祖。林韬子林尊,字志高,为户部郎中,赠朝请郎,从莆田北螺移居澄渚,后又迁至乌石,生林松、林翊、林瓒。林瓒为著名的大孝子,字贯通,唐贞元元年(780)举进士及第,任福唐县尉。因其孝义,唐德宗下诏立双阙予以旌表,其门称义门,里称孝里,人称“阙下林家”。林瓒生林延鲁、林延吉、林延宾;林延鲁为开元县令,生林彝谏;林彝谏为监察御史,生惟恭、惟正、惟肃、惟乾、惟宁。林延吉为都督府长史,生彝训、彝注;彝训生居素、居朴、居敏、居简、居侃。林延宾为司户,生林彝宾,彝宾生惟中、惟积、惟德。
由林瓒开基的“阙下林氏”与“九牧林氏”并列为莆田林氏的两个最大支系。阙下林氏虽然没有九牧林氏迁播的范围广,但其后裔也是名流俊杰,代不乏人。
游洋林氏是晋安林氏的主要支系之一,开基祖为林万宠第三子林昌。琼州林氏开基祖为唐九牧林氏长房林苇的曾孙林裕。余杭林氏,由唐代九牧林蒙之子林逊开基。
隋唐五代时期,晋安林氏的分衍是林氏历史上的重头戏,与此同时,原先的济南林氏的后裔也有大的分支形成和发展。唐僖宗时期,林延皓由光州固始入闽,其后裔为控鹤林氏,控鹤林氏即是济南林的后裔。林氏有叫林廷甲的,亦为济南林氏的后裔,他从光州固始入闽,为福建晋江福全后安林氏的开基祖。在唐代,济南林氏还有一个分支,那就是广陵林氏。
中原地区是林姓早期的聚居地,西晋以后尽管林姓在南方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北方仍有一定的分布,并且产生了一些见于史籍的历史名人。
元明清时期林姓遍布全国
元明清时期,林姓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最高点,林姓名人辈出,且分布广泛。
自唐代以来,福建林姓一直长盛不衰。闽林望族是林姓历史上最为显赫的一页。元明清时期,闽林以阙下、九牧和游洋三支为最盛,现在闽林祠堂中还保存有大量闽林及第的匾额。
元明清时期福建林姓名人也不少:林泉生(1299~1361),字清源,元代永福(福建永安)人,元文宗天历三年(1330)进士,与卢琦、陈旅、林以顺等人同为闽中文学名士,有文集《觉是集》20卷传世。林瀚(1434-1519),明代福建闽县(今福建闽侯)人,字亨大,号泉山,成化间进士,历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南京吏部尚书,与林俊、张懋、张敷华并称“留京四君子”,有《文安公集》传世。林章(1551-1599),明代福清(今属福建)人,字初文,万历时请求废止矿税,触怒当权者,被捕入狱,死于狱中。其著作有:杂剧《青虬记》、传奇《观灯记》和诗集《林孝廉集》。林永升(1853-1894),字钟卿,清末侯官(今福建闽侯)人,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率舰随北洋诸舰护送运兵。后在黄海战役中壮烈牺牲,为国捐躯。林昌彝,字惠常,清代侯官(今福建福州)人,道光年间进士,是林则徐的族兄,与著《海国图志》的魏源相友善。著有《射鹰楼诗话》,为反对英国侵略之作。
广东林姓由闽林发展而来,最显赫的林姓族裔为“琼林世系”,是由九牧林氏长房林苇的后裔林裕于唐昭宗光化三年(900)自福建福清县太平乡平原里入琼任琼都同知时开基的。其后裔多在琼山。其次还有九牧林氏六房林蕴的后裔林暹,自莆田到琼州任安抚使。广东林姓还有一个岭南世系,主要指广州、连平、始兴一带的林姓后裔。此外,潮州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接近闽南,因此便成为闽林最早的移居地。
浙江是林氏南下过江后最早的聚居地。浙江林氏与闽林的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唐宋以后的“东门林氏”、“慈溪林氏”、“黄岩林氏”多为闽林的后裔。东门林氏系指世居浙江萧山县东门的林氏族裔。慈溪林氏系指世居浙江慈溪县的林氏族裔。黄岩林氏,系指世居浙江黄岩、仙居、临海等地的林氏后裔。黄岩林氏也是林坚后裔,尊林禄为祖,
河南是林姓的起源地,也是林姓的早期聚居地。西晋末年,大量中原士民南迁,林氏也在其中。林禄的第四子林雅担任汝州刺史,其后裔便在汝州定居,林雅也因此成为林氏河南分支的始祖。此外,在隋唐时还形成了林氏光州世系。在宋代,豫北地区也有林姓分布。明清时期,则以淮阳林氏最为有名。淮阳林多分布在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开封、柘城、南阳、杞县、兰考、商丘、项城等县、市。在河南新郑也有林姓分布。
除了上述林姓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之外,在今河北、北京、安徽、江苏、辽宁、湖北、四川、江西等地也有一些林姓人分布。
当代林姓分布概况
当代林姓在大陆的分布继承了历史上林姓分布的特点,基本上上呈现出“南多北少”的局面,其中,尤以福建为最多。在福建,向有“陈、林半天下”之说。此外,在今浙江、江苏、广东、山东、河南、安徽、四川、广西、湖北、海南、湖南等地区也拥有较多的林姓人口。而北方地区林姓人口则较少。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来,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所以,林姓人口的分布也在慢慢打破南多北少的局面,而更加趋于广泛。
除了大陆以外,旅居海外的林姓人也非常之多。台湾是林姓的又一个聚居地。台湾有句俗语叫“陈林遍天下,郑黄满街跑”。林姓为台湾的第二大姓,人口超过180万,占到台湾总人口的9%。
在中国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文莱、缅甸、印度支那以及欧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均有林姓华人的足迹。他们为当地的开发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古今名人
1、河南名人
“拾穗而歌”的林类 春秋时期卫国(今河南濮阳)人,他在年近百岁时还穿着裘皮袄,每天到收割后的田野去捡拾禾穗,边拾边唱,悠哉游哉,自得其乐。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来到卫国,途经田野时,看到了林类,便对他的弟子们说:“那位老先生是可以交谈的人,你们可以前去向他请教。”子贡自告奋勇,前去讨教,他站在田头对林类先生说:“先生您难道就没有苦恼吗?为什么拾着禾穗还要唱着歌呢?您就没有什么发愁的事情吗?”林类没有答话,仍然一边唱歌,一边劳作。子贡觉得老先生似乎深不可测,便穷追不舍,不停地向林类叩问。林类这才抬起头说:“我有什么苦恼呢?”子贡说:“先生年纪尚轻的时候不勤奋用功,成年后又不知道抓紧时间,如今年老了,却无妻无子,晚景如此凄凉,眼见已是日薄西山,还有什么高兴事,值得您边劳作边唱歌呢?”林类回答说:“我所认为快乐的事,其实别人也都会遇到,只不过一般人都把它们当作让人愁烦的坏事。我年幼的时候不努力,长大后没有抓紧时间,所以才能这般长寿;如今年老却无妻无子,死期将至,所以我才能这般快乐。”子贡可能修行尚浅,不解其意,仍然紧追不舍地问:“长寿,是人们所希望的;死亡,为人们所恐惧。您却以死为乐,究竟是为什么呢?”林类回答说:“死亡和生存,是一往一返的关系。死于此,怎么就知道不能生于彼?所以,生与死之间没有本质的不同,人们对长生不老孜孜以求,往往陷入困惑。对今昔死生应该能看得透才好。”子贡对林类的话似懂非懂,便回来将实情禀报孔子。孔子听了之后,连连点头说:“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可以与之交谈的人,果然不错。”由此评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对林类的推崇。
2、省外名人
孔子的得意门生林放 字子丘,春秋时期鲁国清河(今属山东)人,为比干27世孙,传为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一。林放曾经向孔子请教礼的本质,孔子回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礼的内容很广泛,就一般礼仪来说,与其铺张浪费,不如简朴些好,比如丧礼,形式上的隆重就比不上内心的悲哀。像这样的崇尚俭朴,重视实际内容,便是礼的旨义之所在了。”林放对老师的话大为敬服。由于林放出身名门,又谦虚好学,深得孔子赏识,学业大有长进,逐渐成为孔门七十二贤人中的佼佼者。
林放在周敬王时担任鲁国的大夫,拜为太傅。去世后与夫人芋氏一起合葬在今河南开封东岩山一带。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林放被赐号为清河伯。从祀孔圣庙西庑首座,后又祀于乡贤祠。宋真宗时,考林姓族谱,林姓得姓于长林山,遂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追封林放为长山侯。在许多地方的孔庙中,都立有林放的牌位,把他与孔子的其他弟子的牌位放在一起,让他们像孔子一样享受后辈学子的祭拜。
今文经学大师林尊 字长宾,西汉济南(今属山东)人,从事今文经学研究,师从欧阳高,成为经学博士,在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论战中,林尊也参加了讨论,后官至少府、太子太傅,地位很高。林尊的突出贡献在于他在今文经学的传承中起到了一个连接和纽带的作用。他从其师欧阳高处得到真传,又把学问传给了平陵人平当与梁国人陈翁生。平当此后就靠着自己的学问当了高官,位至丞相。陈翁生官至信都太傅,并把学问向下传递。至此,欧阳高的学问又分出平、陈之学。陈翁生授业于琅琊人殷崇与楚国人龚胜。殷崇后来作了博士,龚胜官至右扶风。平当授业于九江人朱普与上党人鲍宣,后来,朱普为博士,鲍宣官至司隶校尉。经过一代代的传习,今文经学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这其中,林尊的功劳是很大的。
父子宰相林无隐、林鼎。林无隐 五代后唐闽(今属福建)人,以诗闻名于世。在明州(今浙江宁波)时,州刺史黄晟礼贤下士,喜欢笼络人才,林无隐前往投靠。其子林鼎出仕吴越,官至宰相,林无隐父以子贵,也赠为宰相,有文集数十卷传世。林鼎,林无隐之子,生于明州慈溪大隐村,后定居侯官(今福州)。林鼎成年之后,前往吴越武肃王处,武肃王任其为观察押牙。不久,又进入文穆王府任职。文穆王很欣赏林鼎的才干,多次在武肃王面前推荐他,但都没有得到任用。有一天,文穆王又在武肃王面前说林鼎如何有能力,武肃王回答说:“我也知道林鼎有宰相之器,但我不想让他一步登天,很快就拥有富贵和权势。我想让你把他提拔上去,希望他能够对你尽忠。”文穆王做了皇帝,林鼎升任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林鼎在任上公正无私,颇得好评。他又博闻强记,工诗善书,尤好抄写诗句。吴越建国以后,林鼎掌教令,不久,即拜为宰相。林鼎对有关国计民生的大小事务,悉加考查,凡有不如意者,均指出其弊,无所讳言。林鼎分析事物,往往能够切中要害,颇有预言家的风范。开运元年(944)正月,林鼎去世,年仅54岁,谥贞献。著有《吴江应用集》20卷。
诗人林逋(967-1028) 字君复,北宋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从小就是一名孤儿,但他勤奋好学。不喜欢引章摘句的陈腐学问,只喜欢诗词。林逋性格恬淡好古,视功名利禄如浮云,曾纵情畅游于江淮之间,后在西湖之孤山结庐而居,种梅养鹤,怡然自得,20年间未曾入闹市一步。他虽然隐居,但由于其才高于世,声名逐渐传开。宋真宗敬重其所作所为,赐给他粟米布匹,还让当地的地方官每年前去探望。当时的名士薛映、李及等人在杭州,经常到林逋的草庐,与他谈诗作词,终日不倦,甚是融洽。林逋工于书法,尤善行书,诗词赋均十分有名。他的《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他的代表作有《林和靖诗集》。林逋无妻无子,由于他以种梅养鹤为乐,人称“梅妻鹤子”。林逋曾经在西湖草庐旁自掘坟墓,临终绝笔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之句。林逋去世之后,地方官上奏朝廷,宋仁宗为之哀叹不已,赐谥和靖先生,并赐给粟米钱帛让林逋的家人办理丧事。
一代忠臣林冲之 字和叔,宋代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元符三年(1100)进士,任都官金部郎,为临江、南康太守。靖康初年,召为主客郎中。北宋末年,宋的领土已经被金兵侵占不少,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也岌岌可危。金人第二次入侵开封时,林冲之随同中书侍郎陈过庭出使金国,一同被拘押,陈过庭死,金人逼迫林冲之在自己的政权中任职,林冲之宁死不屈。金人把他拘至上京,仍无屈服之意。金人又把他带到显州,在佛寺中一关就是十多年。显州地处北方苦寒之地。然而林冲之安之若素,起居饮食逐渐习惯,久之,发须竟由白变黑。至72岁时,仍未能叶落归根,悲痛加上病痛,面南而跪,气绝身亡。他在临终前曾对一同遇难的人说:“我活了72岁,怀着对国家的忠心入土,已经没什么遗憾,所恨者国仇家恨未报。”后来,朝廷知道了林冲之的英勇事迹,下诏封其二子官职以示表彰。
革故鼎新的林积仁 字允美。北宋莆田(今属福建)人。幼时即天赋异禀,及至成人,身高七尺,相貌堂堂,声如洪钟。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任瓯宁知县。瓯宁县境内,山高林密,地势十分险要,所以民风彪悍,百姓稍有不满即入山落草为寇。林积仁到任后,以情动之,以恩化之,不到三年,县内就增加了一万五千多户。由于林积仁的突出贡献,在官员考核中名列第一,改为北海知县。北海河堤年年决口,林积仁凿石挡水,终于解决了水患。任期满,改提举河东路。河东地区天灾不断,林积仁屡次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挽救了许多濒临倒毙的民众。后转中奉大夫,知阳平府。阳平府积弊甚多,林积仁上任不到旬月,便悉数革除陈规陋习。靖康初年,以中大夫直秘阁再领平阳,百姓受他恩泽者无数,知道他又来到,纷纷前来拜见。还有的百姓画了他的像摆在家中,像敬神一样供奉,可见对他的爱戴程度。后林积仁进直龙图阁,充秘阁修撰,以病归。
大无畏的林仲麟、林仲虎兄弟 林仲麟,字景仲,北宋宁德(今福建宁德)人,风流倜傥,胸怀大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试太学第一。宋宁宗庆元年间与杨宏中等六人上疏营救赵汝愚。触怒权臣韩侂胄,受到迫害,仲麟毫无惧色。时人称之为“庆元六君子”。林仲虎,字景瞻,仲麟之弟,宋宁宗庆元年间中武举,廷试第二。嘉定初年林桷出使北国,以林仲虎为部属。金人相邀与其单独会见,他竭力与金人周旋,毫无惧色。后来,林仲虎上书言攻守之计,与当权派意见相左,被排挤。后来,由于他前次出使北国的杰出表现,宰相又举荐林仲虎作为使者与金人议和,并任他为右骑尉中郎将,充通谢副使。到了潍阳,听说潍西已经失守。遂放弃了北上。林仲虎虽是武举出身,但他文笔极好,诗作尤佳,有《百将诗》、《杂诗》传世。
宋代大儒林光朝 字谦之,号艾轩,宋代莆田(今属福建)人。曾师从陆子正,通晓六经与诸子百家之学,言行必合于礼。在东井义斋讲学时,四方前来听他讲课的人络绎不绝,最多时达到数百人之众。宋室偏安东南一隅,林光朝在南方大力传播伊、洛之学。但他没有著述传世,都是向学生口授心得。他无著作传世的理由据说是“六经注解忒多,若再增加,反而会离真正的‘道’越来越远”。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林光朝在五十岁时中进士,历任袁州司户参军、左承奉郎、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著作佐郎、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张说再除签枢密院事,林光朝没有前往祝贺,被贬为广西提点刑狱,后又迁广东。当时茶寇非常猖獗,从湖北、湖南一直绵延到广东,林光朝领兵驻守要冲,以防贼寇。恰在此事,朝廷升他为转运副使,林光朝认为贼寇尚未荡平,坚辞不受,并连败贼寇。宋孝宗知道了,对光朝大加赞赏,特别是对他作为儒生还能用兵颇感意外。加直宝谟阁,拜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淳熙四年(1177),宋孝宗驾临国子监,命林光朝讲授《中庸》,效果很好,孝宗非常满意,立即赐给金紫光禄大夫,不久,又除中书舍人。后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婺州,以病归,卒年65岁。
兄弟进士林环、林文 林环,字崇璧,明代莆田(今属福建)人,著名的诗人、理学家。自幼聪慧,过目不忘,下笔成诵,堪称“神童”。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进士,并在廷对中名列第一,为状元。先任翰林修撰,次年升为侍讲,参与编修大型类书《永乐大典》,为书记总裁官。林环曾两次作为会试考官。40岁时随明成祖北巡,卒于北方,著有《徊斋集》。林文,字恒简,林环之弟。他早年没有什么建树,属于大器晚成的人,于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的廷对中取得第三名,中探花,先任翰林编修。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参与修撰《宣宗实录》,书成,转任翰林修撰,升春坊谕德,兼翰林侍讲。正统四年(1439)修成《历代君鉴》。正统七年(1442),修成《天下郡志》,此二书都得到了皇帝的首肯,并有赏赐。天顺元年(1457),明英宗复辟,拜林文为学士。天顺四年(1460),请求辞官,英宗爱其忠厚老成,不放之归去。明宪宗即位,升任太常少卿,兼翰林侍读学士,再次辞归,因其已年过七旬,得到批准。林文在古稀之年,神清气爽,思维清晰,应对如流,实为难得。他是一个谦谦君子,来访者无论长幼,皆以礼相待。其诗文体格温淳,自成一家,士大夫们谓之“醇儒”。他的书法也很有特色。故而经常有人向他索取书字,他从不拒绝。死后赠礼部左侍郎,谥庄靖。
楷模林长懋 字景时,明代莆田(今属福建)人。于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举乡试,任南昌教谕、青州府教授。永乐十八年(1420)任翰林编修,为皇太孙(即后来的明宣宗)侍读。由于皇太孙喜好狩猎,长懋劝他不要玩物丧志,遂为皇太孙所嫉恨。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林长懋任郁林州(今广西玉林)知州。林长懋事母至孝,由于郁林州路途遥远,便请求回京任职,仁宗遂任其为中允。但仁宗在位仅一年即卒。宣宗即位。林长懋因为刚正不阿得罪当权者,被锦衣卫逮捕入狱,被关押达十年之久。虽然身陷囹圄,但他未尝忘记学习。明英宗即位,大赦天下,林长懋出狱,并任平乐通判,知沪州。在任期间,长懋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并大力发展教育,政绩很显著,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拥护。林长懋非常节俭,相传他早晚餐只吃盐菜,人称“林盐菜”。林长懋为人耿直,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只与志同道合者交往。无嗣,60岁时卒于家。
教育家林大猷 字子道,明代莆田(今属福建)人。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举乡荐第七,授新建教谕。在教育方法上讲究启发学生的思考,以诚待人。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任国子监学录。关中、河洛、晋鲁等地等地的学者仰慕其德操和学问,纷纷来投者多达数百人,以至于都容纳不下。林大猷给他们编了号,以便轮番听讲。明成化十六年(1480),入监丞,革故鼎新,旧弊既除,气象为之一新。林大猷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和频繁。他不仅在学业上教育他们,还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学生中穷的给衣服穿,生病的给药,死了的则亲自哭吊。对于学生的丧事,要么嘱咐其家人扶其灵柩归乡安葬,要么在京城为其购置墓地。可以说,在林大猷的教育中,始终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此后又任翰林检讨,仍掌管监丞。60岁病逝。
四朝元老林俊 字待用,明代莆田(今属福建)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性情直爽,不畏权贵。因上书请斩妖僧继晓,得罪了当权的宦官梁芳而被捕下狱,经同僚设法营救,才降为姚州判官。不久,明宪宗觉得林俊是个人才,便任命他为南京刑部员外郎。弘治元年(1488),升为云南副使。弘治五年(1492),调为湖广按察使,在任期间,多次上书言事,要求境内新建王府一切从简。弘治九年(1496),以病归。后又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弘治十四年(1501),上书要求减除宦官,罢去织造,裁撤冗员,远离奸佞小人,亲近贤人。江西河昌人王武为盗贼,巡抚韩邦问束手无策,朝廷便让林俊巡视江西,林俊尽擒贼党,代替韩邦问作了江西巡抚。正德四年(1509),林俊巡抚四川,进剿士民之乱有功,又任右都御史。御史俞缁临阵脱逃,却归罪于林俊,林俊辞官回归故里,百姓遮道挽留,送出数十里而不肯回。明世宗即位,林俊历任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当时他已年过古稀,但遇朝廷讨论大政,必然侃侃而谈。诏加太子太保,76岁时去世。林俊是明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元老,他敢言直谏,品格高尚。隆庆初年,赠少保,谥贞肃。
民族英雄林则徐(1785-1850) 字元抚,又字少穆,乾隆五十年(1785)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林则徐3岁开始启蒙教育,13岁中秀才,19岁中举人。嘉庆十年(1805),林则徐会试失败,先后在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以及福建巡抚张师诚的幕府中任书记等文案小吏。嘉庆十六年(1811),林则徐中进士,在翰林院先后任庶吉士、编修、监察御史等官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他潜心钻研经世致用之学,探索历代兴衰盛废之因,为他后来的治国治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自嘉庆二十五年(1820)至道光十六年(1836),林则徐先后任杭嘉湖道员、按察使、布政使、河东道总督、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他所到之处,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救灾赈济、改革漕运,整顿吏治,查禁鸦片,被百姓称为“林青天”。当时,在禁烟问题上,朝臣中两派互不相让,林则徐作为禁烟派主将多次上书,痛陈鸦片之害,最终打动道光皇帝,决心禁烟。道光十八年(1838),朝廷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并节制广东水师,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达广州后,与两广总督邓廷祯、广东巡抚怡良、水师提督关天培等通力合作,最终取得了禁烟的胜利。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了列强对中国的狼子野心,积极备战、加强防务,有力地回击了英军在广东地区的武装挑衅。受挫后的英军北犯定海与天津,朝廷投降派得势,道光皇帝也改变了初衷,并以“误国病民,办理不善”等罪名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新任两广总督琦善上任后,大批裁减防兵练勇,拆除炮台武备,以致英军攻占了虎门要塞。林则徐则以戴罪之身积极参加广州的御敌工作,他还提出许多御敌之策并表示愿随营效力,未获批准。道光二十一年(1841),林则徐被革去四品卿衔,从重发配伊犁。他在赴伊犁途中,奉命协助钦差大臣王鼎在河南治理黄河水患。道光二十二年(1842),林则徐抵达新疆伊犁惠远城戍所。在边塞,林则徐仍以积极的心态协助伊犁将军布彦泰兴修水利,垦荒近百万亩。道光二十五年(1845),朝廷重新启用林则徐,在返京途中他又奉命署理陕甘总督。此后,历任陕西巡抚、云贵总督。道光三十年(1850)春,以病辞官。回到福州,同年十月,为镇压太平天国而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他抱病起程,由福州前往广州,中途在广东普宁行馆逝世,享年66岁。林则徐一生,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抵御外国列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受人敬仰的民族英雄。他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使他成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祖地新貌
林姓起源于河南省的淇县。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沧桑,如今的林氏祖地已经焕发出新的光彩,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八方宾朋和普天之下的林姓华人。
淇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南距郑州120公里,淇河、卫河、沧河环绕淇县的南、北、东三面,西部是太行山,东部是沃野千里的平原。总面积569平方公里,辖四乡三镇,176个行政村,总人口25.3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3.9℃,零度以上积温5100℃,全年无霜期209~233天,年日照时数2348.3小时,平均降水量621毫米。
早在三千年前,朝歌这座古城就矗立在淇河之滨。淇县古称沬邑、又称沬乡,因沬水而名。殷纣时易名朝歌。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卫国国都、先后作都城近500年,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现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域。
淇县交通便达,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在县城东西两侧越境南下,即将开挖的南水北调工程垮域北上,西依太行、东临淇水、三山叠翠、两水环绕、气候温润,景色秀丽。古诗赞曰:“东临淇水观鱼跃,西依太行听鹿鸣。”《河南通志》记云:“青岩(今云梦山,古称青岩山)表仙境之胜,浮山夹幽涧之奇”。《诗经·淇澳》中“瞻彼淇澳,绿竹猗猗”就是淇园美景的真实写照。清光绪皇帝曾以淇县碧水青山起兴,撰联赞曰:“淇水烟波半含春色;太行松雪映出青天”。
淇县优越的地理位置,温润幽美的自然环境,引来历代王候竞相争雄,使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王武丁、武己先后于公元前1250年、1143年迁都于沫;帝乙于公元前1115年定都于沫,其子帝辛(纣王)仍都焉,易名朝歌。周灭商后,西周卫国在这里建都达383年之久。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项羽封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春秋时设朝歌邑;战国时属魏。秦代归三川郡。汉置朝歌县;三国魏置朝歌郡、晋改朝歌县,北魏时析置临淇县;随代改置卫县;唐初升卫县为州;唐长安三年又复置临淇县;宋熙宁六年降卫县为镇,并入黎阳(今浚县);元佑年间又复置卫县;元代改为淇州,因淇水而名;明洪武元年又降为淇县,清代、民国因之。新中国建立时仍为县治。1954年9月撤淇县并入汤阴县。1962年8月恢复淇县建制至今。
早在七千多年前新石器早期,淇河儿女就在这里制陶耕耘,繁衍生息。他们春种秋收、夏网冬猎、“采采芣苢”、“砍砍伐檀”,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多姿多彩、独具风韵的淇河文化,铸就了古都朝歌的历史辉煌。
淇县历史悠久,境内文物古迹异常丰富。现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如花窝遗址是我国较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之一,位于淇县城东北15公里的花窝村岗地上;朝歌古城曾发现龙山文化、二里岗文化和殷商文化时期的文物;城西北12公里的太行山中有朝歌寨,纣王殿(村)相传是纣王屯兵之地;纣王墓和妲己墓位于城东7.5公里的淇河西岸;荆轲行刺秦始皇失败后葬于淇县城南折胫河畔墓冢保存完好;位于淇县城西前嘴村东的前嘴石窟;是东魏作品,现存佛像1030躯,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淇县城西北20公里淇河之畔的青岩石窟,系宋代开凿,现存佛像600余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淇县城西15公里的云梦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军校——战国军庠,纵横家鼻祖鬼谷子创建,先后培养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茅蒙、尉缭、毛遂等名垂青史的纵横家、军事家、外交家和仙道家。现有名胜古迹水帘洞(鬼谷子洞)、洗尘洞(孙膑洞)、庞涓洞、南天门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30余处,使云蒙山成为游览胜地,国家AAAA级风景区;2006年荣获中国最佳旅游景区、河南十佳魅力景区。尤其是云梦高山大草原,更是令人向往。乍一到此,一派大漠风光,骏马秋风,突发异域之感,踯躅徜徉,流连忘返。南天门、八卦城气宇恢弘,引人入胜。千年古刹灵山寺,创建于南朝有梁普通年间,是女娲炼五彩石补天,抟泥造人的圣地。这里有女娲峰、人祖洞,是华夏儿女谒慈母之圣地。卫国古城系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北长3100米,东西宽2100米,的确体现了当时卫国“邦畿千里”的大国风貌。
淇县这块古老的土地,也曾哺育过许多文治武功、名垂青史的仁人志士。被毛泽东称为能文能武很有本事的殷辛王,叱咤风云、勇于改革,巩固了中原的统一,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开创中华文人诗先河的箕子,留下了千古绝唱“麦秀歌”;敢于犯颜直谏为国殉难的比干虽死犹生;谦恭自儆,创建华夏第一园的卫武公为后人折服;大义灭亲的石碏,被誉为纯臣;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的诗篇千古传唱,脍炙人口;中华第一古军校的创始人鬼谷子王禅的宏篇巨著,四海流芳;赤胆刺秦王的义士荆轲,其义行令人尊崇;纲领释门四十年的高僧法上,释门东敞,能扇清风。
淇县经济基础较好,产业支撑有力。2003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县之后,2004年又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扩权县,在税权部分扩大、项目直接申报、用地直接审批、证照直接发放四个方面赋予淇县69项与省辖市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淇县境内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梨、柿子、核桃、花椒等优质农副产品。淇河鲫鱼、缠丝鸭蛋、软核蜜枣历史上曾为皇帝贡品,被誉为淇县“三珍”,冬凌草、四足蛇、双尾蝎等珍稀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淇县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安阳、濮阳、新乡、焦作、开封、郑州等豫北重要城市的中心。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以及省道大海线、浚南线穿境而过。全县175个行政村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油路(指沥青路面的公路,当地人称油漆道),村村连国道,城乡油路密度名列全省前茅,交通极为便利。改革开放以来,淇县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工业建设如雨后春笋,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农业生产蓬勃发展,通过结构调整,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尤其是畜牧养殖业,已成为支柱产业,连续十多年肉蛋人均占有量名列全省之冠。
为重振朝歌雄风,再铸朝歌辉煌,早日实现和谐的小康社会,淇县人民为实施“经济强县”、“畜牧大县”、“旅游名县”三大发展战略,正扬帆淇河,乘风破浪,宵衣旰食,拼搏不息,创新工作,迎接明天的朝阳。
四、遗迹名胜
林姓发源于河南省淇县,在当地流传着许多有关始祖比干、先祖林坚的传说,还有大量的名胜古迹。
1、河南名胜
朝歌摘心台 位于河南省淇县(古称朝歌)县城西北隅,是一个大土台,高13米,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原名摘星楼(又名妲己台)。相传,由于殷纣王在其上建摘星楼一座,因此得名。所谓摘星楼,原意极言其高,登楼手可摘星辰。但为何又叫摘心楼。这与比干死于纣王之手有关。便把“摘星楼”改名为“摘心台”,一直流传到今天。1984年淇县人民政府拨款对摘心台进行整修,并辟为公园,供人们游览参观。
淇县三仁祠 三仁祠原址在河南省淇县城关镇南门里。为纪念“二仁”箕子、微子和比干的德行,义民李深在明正德十六年(1521)捐田1顷零6亩,建成这座祠堂。后分别于嘉靖十三年(1534)、四十五年(1566)、清乾隆七年(1742),进行重修。民国时仍保存有殿宇三间,门前照壁上有石刻麒麟,人称“活麒麟”,后被毁。1995年,淇县文物旅游局在摘心台公园新修三仁祠,建有山门、正殿、东、西厢房。正殿门阔三楹,钢筋混凝土结构,回廊歇山式双层,彩绘精美别致,内塑“三仁”像。东西厢房是砖木结构,东厢房内有比干、比干夫人、林坚一家人的塑像。西厢房为林氏展厅。祠内有明代创建三仁祠的石碑两通。重建的三仁祠,再现了“三仁”的形象和业绩。山门“三仁祠”匾额由原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宣部副部长林默涵题写。正殿 “三仁世泽” 匾额由由原河南省政协主席林英海题写。东厢房“谏臣祖师”匾额由原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炎志题写。近年来,海内外林氏后裔前来寻根祭祖的络绎不绝。
长林石室 为林氏先祖林坚的出生之地,位于今河南省淇县(古朝歌)黄洞乡仙人梯安乐窝,那里有古书、古碑、摩崖石刻,还有美好的传说流传至今。仙人梯在淇县城西北14公里的山区,下临武公祠水库和淇(县)林(州)公路,主峰海拔365米,悬崖峭壁,植被茂盛,风景秀丽,环境宜人。摩崖上的诗句为“石洞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概括了仙人梯安乐窝石洞的奇妙景象,林氏先祖林坚就出生在这个如仙境一般的地方。安乐窝在仙人梯半山腰,有十几个天然洞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林泉洞,林坚就出生在这个洞里。洞外有高5米左右的石人。过了石人,进入林泉洞,洞深10米,高3米左右,最宽的地方可达4米多。洞内还有小洞,洞左有一个奇特的小洞,是比干夫人和林坚的卧室,深6米多,高2米左右,宽一般为3米,洞中挂着一个很大的天然乳石,相传那是比干夫人留给后人的纪念;洞上洞长10米多,高2.5米,宽约2米,上面开有天窗,阳光可以照进洞内,光线很好,洞内到处是石乳、石花,在北方地区并不多见。据当地老人回忆,仙人梯山崖上曾经有一通古碑,碑高3尺多,宽2尺多,上书“长林石室,淇园绿竹”八个大字,上面的小字风化较为严重,但仍依稀可辨。1962年拓宽淇(县)林(县)公路时,大部分摩崖石刻和古碑被毁,整个安乐窝被辟去一丈多宽。仙人梯是一个很好的旅游景点,八音洞、通天洞别有一番趣味。在仙人梯东侧,有一个千佛洞,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仙人梯下临武公祠水库,波光粼粼,风景十分优美。
卫辉比干庙 位于河南省卫辉市北7.5公里的比干庙村,濒临京广铁路与107国道,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比干庙坐北面南,为一长方形院落,占地面积87000平方米。山门为新修复的九脊歇山式,造型庄重典雅。山门两侧有两尊显示威严和权力的高大石狮。山门外是一琉璃覆顶的高大影壁,高三丈,宽五丈。影壁正中镶嵌着由24块方砖组成的绿色琉璃花卉,构图精巧,色彩绚丽。山门以内,东西相对两座硬山式配殿,各面阔五间,其中陈设有吟咏比干的诗画书法以及各林氏宗亲组织寻根祭祖的纪念物。二门为硬山式建筑,门两侧竖立有“朝天吼”。二门内为碑廊,为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凭吊比干的诗文碑碣。其中有北魏孝文帝的“吊比干文碑”,全文长达1800多字。碑廊中还有唐太宗的“贞观碑”。碑廊中的历代碑刻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而且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吊比干文碑”相传为南北朝时的书法家崔浩所书,与龙门二十品齐名,为魏碑中的精品。三门以内为一座九脊歇山式大殿,面阔五间。东西两侧为硬山式建筑,其中陈列有林氏历代先祖的塑像。大殿内有彩塑的比干立像,匾额为“三仁第一”,大殿前还有祭拜用的卷棚式拜殿。庭院内有元仁宗元祐四年(1317)所立比干祭碑。元仁宗曾下诏重修比干庙,并在大殿内新塑比干与箕子、微子像,取“三仁同德”之意。另有一通乾隆十五年(1750)御制石碑,刻有当年乾隆皇帝祭奠比干的诗文。大殿后有石坊,坊联为“孤忠心不死,故社柏犹存。”其后墓碑上相传为孔子剑书的“殷比干莫”四个大字,“墓”字写作“莫”字,意为借地为土,象征比干的英魂与天地同在。墓碑小亭之后,为比干墓高大的墓冢,墓冢的四周镶嵌有唐代李白、孟郊,宋代邵雍、王十朋、黄庭坚,明代彭时等人称颂比干的诗文。在主体建筑之外,还修有凉亭、古道。比干庙大门外修建有直通卫辉市区的大道,还有海外华人捐资修建的木牌坊和比干塑像。
2、外省名胜
除了林氏祖地的名胜古迹之外,历代林氏名人也有许多遗迹存在于其他省份,简介如下:
文财神庙 台湾民间信仰,传说比干被杀之后,他的为国尽忠精神感动了玉皇大帝,一则怜悯他的无辜,一则有感于他的心被挖而无法生活,便任命他为掌管财库的官,与后来的关公(称为武财神)一同担任财神这一职务,称为文财神。在台湾嘉义西荣街(番社),新港乡宫后街、玉山路六十巷、北门街林森东路,高雄前金区中华三路、苓雅区武智街十一巷,以及北京雍和宫、青岛海云庵等地均建有文财神庙,以纪念比干。
晋安王墓 即“闽林”始祖林禄的坟墓,又称晋安郡王墓,位于福建惠安县涂岭龙头山官路顶九龙岗,题额为“林始祖讳禄公九龙穴墓”。墓左侧有郡王祠。
梅妻鹤子 浙江杭州十八景之一,又叫放鹤亭,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北麓,为著名诗人林逋所建。林逋,为晋安四世林鄱的后裔。
九牧祠 在福建莆田,为“九牧林氏”的家祠。清朝乾隆七年壬戌重修。刻有“重创九牧祠堂赞文”。紫霄岩有九牧墓。
妈祖庙:位于福建莆田湄州岛上。妈祖原名林默娘,为“莆田九牧”之一林蕴的第十一代女。据统计,信徒有2亿多人,分布在南起福建、台湾、广东,北至山东、天津等广大的沿海地区,以及日本、美国、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莆田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为最受妈祖信徒向往的地方。
林则徐纪念馆 位于福建福州澳门路,为青少年教育基地,林则徐墓葬在福州北郊马鞍山村金狮山麓。林则徐,福州侯官人,为九牧林派下福清玉融文峰林家之后。
林祥谦纪念馆 在福州。林祥谦,原名元德,尚干乡亭上村人,为陶江林氏派,为“二.七”烈士。尚干枕峰山麓有“祥谦陵园”。
林觉民纪念馆 在福州。林觉民,闽侯 (今福州) 人,福州凤池林家之后,与族弟林尹民同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夫人陈意映,展览馆展有《与妻书》等。
寻根联谊
林姓发展到今天,林姓华人可以说已经遍布海内外,他们在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为当地的开发和建设默默地做着自己的贡献。无论林姓子孙身在何地,他们都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是千古忠臣比干的后裔。多年来,林姓华人心系祖国,心系祖地,他们在异国他乡结成各种形式的宗亲组织,用寻根谒祖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地的拳拳之心。
世界范围内的林氏宗亲组织主要有如下一些:
泰国的宗亲组织有:泰国林氏宗亲总会,理事长为林文辉;泰国海南林氏宗祠,理事长为林鸿鹏;旅泰惠来林氏家族联谊会,理事长为林松坤;旅泰佛统林氏宗祠,主席为林楚江;旅泰林氏东园乡族亲会,理事长为林荣坤;泰国林氏南山公总会,理事长为林东海;泰国林氏天后宫理事会;理事长为林连修;泰南林氏宗祠,理事长为林少锦;泰国合艾林氏宗亲会,理事长林锦鹏;泰国罗勇林氏宗亲会,名誉理事长林诗华;泰国夜功府林氏宗祠,主席林启来;泰国董里府林氏宗亲会,名誉理事长林贵德;泰国素叻府林氏宗亲会,理事长林耀锡;泰国北榄坡府林氏宗亲会,名誉理事长林炳添;泰国碧瑶府林氏宗亲会,理事长林成和;泰国春蓬府林氏宗亲会,理事长林伯亮;泰国清莱府林氏宗亲会,理事长林甲元;泰国喃邦府林氏宗亲会,理事长林金莉。
马来西亚的宗亲组织有:马来西亚林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林峇;马来亚联合邦琼崖林氏公会,会长林猷昌;马来亚永春桃源林氏公会;柔佛福建永春云峰内外乡林氏家族会,会长林峇;槟城林氏忠孝堂,理事长林良耀;彭亨林氏联宗会,会长林耀联;砂罗越林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林积艾。
新加坡的宗亲组织有:新加坡林氏大宗祠九龙堂家族自治会下属福建九龙堂有限公司、广东林氏公会、潮州西河公会、客属林姓公会、长林公会、康美林联谊会、九牧世家联谊会、港西霞湖马鞍五房家族互助会、西河上官路同乡会、义顺村西河公司天后宫、壁山青龙掘;星洲长林公会,会长林炳祥。
中国香港的宗亲组织有:香港旅港林氏宗亲会;林氏家族互助会有限公司;西河堂宗亲联谊总会;旅港新会石咀同乡会。
菲律宾的宗亲组织有:旅菲西河林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林珠德;南岛分会,理事长林安慈;纳卯分会,理事长林元书;三宝岩分会,理事长林汉源;菲律宾林氏各同乡会宗亲总会;六兰宗亲会(林、萧、沈、叶、尤、钟)。
印度尼西亚的宗亲组织有:印尼雅加达林氏宗亲会,理事长林联兴。
日本的宗亲组织有:日本林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林火秋。
美国的宗亲组织有:美国金山大埠林西河总堂,理事长林均田;美国檀金山林西河堂,理事长林昆仪;美国罗省林西河堂,理事长林振霸;美国纽约林西河堂。
加拿大的宗亲组织有:加拿大云高华林西河总堂九牧公所,理事长林日文。
文莱的宗亲组织有:文莱林氏宗亲会,理事长林德甫。
越南的宗亲组织有:越南林氏宗亲会,理事长林德。
台湾的宗亲组织有:世界林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林嘉政;台北林氏宗亲会;高雄林氏宗亲会;板桥林本源宅;中和林氏敦本堂;永和林禄公祖庙;新竹林氏忠孝堂;台中林氏敦厚堂;宜兰林氏追远堂;云林林氏家庙。
中国大陆的宗亲组织有:河南鹤壁市朝歌林氏宗亲会,会长林凯山;福建泉州南安武荣殷比干文化研究会;福建漳州市比干庙文物修缮委员会,会长林福琛。
1994年,朝歌林氏宗亲会成立,会长林凯山。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林氏寻根祭祖的活动主要有如下一些:
淇县:
1986年,全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斤澜,专程来朝歌寻根问祖;
1997年,以林蕴华为代表的台湾林姓一行代表团及韩国林姓代表团专程来朝歌摘心台、三仁祠祭拜;
1999年9月16日--20日,河南省东方文化寻根研讨会在淇县召开,海内外学者100多人参加。
卫辉:
1992年4月、5月、7月,新加坡林氏宗亲100多人到河南省卫辉市比干庙(墓)祭祖;
1992年7月1日,泰国林氏宗亲总会一行3人到河南省卫辉市比干庙(墓)谒祖;
1992年9月7日, 泰国林氏宗亲总会谒祖旅游团一行68人到河南省卫辉市比干庙(墓)祭祖;
1993年5月23日至25日,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泰国、新加坡和台湾、香港、澳门的林氏后裔 527人到河南省卫辉市参加“中国卫辉市比干诞辰3085周年纪念会”。这是河南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林氏盛会;
1996年5月20日,韩国、新加坡、泰国林氏代表一行51人到河南省卫辉市比干庙(墓)谒祖;
1997年10月,韩国高僧佛心道艾(林允华,比干第126世孙)率团50多人到淇县三仁祠谒祖,并题词留念;
1998年4月26日到30日,由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林胜隆先生率领的林氏宗亲谒祖团一行47人到郑州、新乡及卫辉比干墓祭祀林姓始祖比干。遗憾的是他们未能来淇县谒祖,未能到淇县长林石室寻根。
随着海内外林姓华人事业的不断进步,祖地各项建设的蓬勃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世界林姓华人将会更加团结,他们和祖根地的联系也会越来越密切。
图片目录:
1、帝喾高辛氏像 见陈建魁、王大良编著《中华姓氏通史·林姓》(插图本)东方出版社
2、比干像 出处同上
3、林坚像 出处同上
4、林放像 出处同上
5、河南省地图(标明淇县的位置) 缺
6、淇县新貌(可选若干能够代表淇县形象的照片),请地方提供
7、朝歌摘心台 同上
8、淇县三仁祠 同上
9、长林石室 同上
10、1992年到1998年海内外林姓华人到河南寻根问祖活动的照片 由相关地方提供
此文根据淇县统战部2006年4月组织编写的书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