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广告位招租:13727944447

缅 怀 凌 青

作者:林雪枫  打印本页   更新时间:2015-4-1 18:00:51  返回首页

一水之流而万脉一木之茂而千条每年春上散居在世界各地都会云集卫辉比干庙,参加纪念姓太始祖比干诞辰暨世界林祭祀大会在林间,有一位饱经风霜长者,许多人不甚了解,是1946年参加了当时的“半官方外交”-------延安外事组工作,任毛泽东主席的翻译;是笔记录了邓小平的惊世之语;又是他亲手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中英联合声明》递交联合。他就是闻名遐迩的老外、民英雄林则徐的五世孙----凌青(林墨卿)

  如今,老人离开这个世界四年多了,但对他的思念之情却丝毫没减,许多时候还与日俱增。几年前对他的一段短暂采访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为缅怀林老的丰功伟绩,特刊发此文告慰故人的在天之灵。


 

三九严寒访凌青,收获纵然不同

 

   上点年纪的人,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活跃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全权大使凌青的名字不会默生,但是,有谁知道凌青原名叫林墨卿,是鸦片战争时期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五世孙呢!

 是年18日正值“三九”,借出差北京之际,慕名对这位早已离休的驰名中外的老外交进行了专访。

 

凌青,福建福州市人,1941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7月到北方分局组织部工作,同年12月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干事。1944年到延安,1945年1月起任中央军委外事组科员、联络组组长、中央外事组研究处美国科科长。1949年10月起任外交部美澳司第一科科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机要办公室主任、翻译队队长,外交部美澳司副专员,中国驻罗马尼亚使馆一秘、研究室主任兼首席馆员,中国驻印尼使馆一秘、研究室主任,外交部国际司专员、副司长,外交部欧美司副司长、国际条法司副司长,中国驻委内瑞拉首任大使。1978年1月任外交部国际条法司司长。1980年8月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1986年2月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1988年1月当选福建省政协副主席。1993年起任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1998年9月离休。(20109月逝世,享年87岁)

 

早在烽火连天的1942年,林墨卿先生为躲避日本特务的侦捕,这位中共地下党员、燕京大学的青年学子转移到了晋察冀革命根据地。考虑到留在北京的家人的安全,遂取原名的谐音和“凌云而去”的涵义,改名凌青。北京东交民巷一幢十几层高的临街大楼里,居住着中国多位声名显赫的外交家,林墨卿先生便是其中一位。

 

那天晚上七点多钟,我迎着凛冽的寒风,几经打听,来到这座楼院。

 

“噢,您找林大使呀?他和老伴开会刚回家,您在这里登记一下,我给您联系”,年轻的警卫人员既热情,又认真。

 

而当我步出电梯的时候,林墨卿的夫人———中国外交史上第10位女大使张联已经在门口热情地迎候了。

 

“您姓林?快进来吧!”张联笑容满面。

 

论资历,林墨卿恐怕是当之无愧的老一代外交家。此前的一则消息称:他与外交部长李肇星一起,为《建国初期的外交部》档案史料展揭幕。而前来出席揭幕式的老同志中,参加过半个世纪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建部大会的,只有他和刘文仲两位。

 

面对要拜访的这么一位名人贤士,我不免心里打颤。瞬间,一位中等身材、身着浅蓝色便装、精神矍铄的长者来到面前。“这是凌青?这会是我仰慕已久的那位叱诧风云的外交家?”我惊讶得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他打量我一眼,什么也没,伸手拉着我进了客厅。我一激动,差点把沙发坐翻。

 

他家客厅和书,都有一面墙布满着落地的大书架,体现历史风尘或外域文化的纪念品则随处可见,反映出主人的身世和特殊的职业背景。我抬头看了看客厅一侧悬挂的唯一一幅书法珍品,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赠他的一首长诗,内容一时难以弄懂,我马上又被青年时期凌青同毛泽东在延安的合影,和他作为译员同毛泽东、朱德及一位美国朋友一起吃饭的照片深深吸引住了。

 

亲笔记录毛泽东、邓小平惊世之语;亲手将收回香港主权的《中英联合声明》递交联合国

 

时年83岁高龄的林老,看上去像70岁左右,身板硬朗。我问,“您是怎样保持健康体魄的呢?”林墨卿答:“心要平,气少生,勤走动,有时练练拳。”

面对这位起话来轻颖温和的老人,我们难以相信, 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都有着他的身影:是他亲自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半官方外交”----延安外事组的工作;是他参与接待了当时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对延安的访问,亲笔记录了毛泽东的重要谈话;又是他在与乔冠华外长受命起草邓小平复出后在联合国的发言时,写进了“中国永远不做超级大国”的惊世之语。林老认为,从外交思想上来看,邓小平的上述惊世之语既承传了50年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将在中国更加富强之后继续延续。

林墨卿先生引以为自豪的是,在中华民族经历了100多年丧权辱国之后,是他亲手将收回香港主权的《中英联合声明》递交联合。他回忆起这段历史时深情地说:100多年前,林则徐禁鸦片而眼睁睁看着香港被割让给英国,100多年后则由林则徐的五世孙把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胜利结局向国际社会作了庄严宣告。这是全体中国人民包括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流血流汗顽强奋斗的结果,也是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英明决策所做出的贡献。也许完成登记手续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但它的意义将彪炳史册,是永恒的,它在中国人民收复失地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鸦片战争"博物馆"安度晚年,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从林老家的窗户望出去,能看到一幢幢西洋风格的建筑。这些老楼都是鸦片战争时期的遗物。历史在这个林氏家族中演绎了许多异同。林则徐从禁鸦片开始,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外交家,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作为林则徐的后人,墨卿先生也同样从事了外交工作。不同的是,林则徐虽因鸦片战争青垂史册,但这位封建王朝时期的民族英雄最终却落得个流放边陲的结局。而林墨卿不但在中国外交史上写下了许多精彩篇章。有趣的是,160多年后,这位林则徐的后人不仅见证和亲身实践了中华民族的扬眉吐气,如今还在这个记载着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灾难和屈辱的“博物馆”,怀揣着对祖国繁荣富强的感奋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景,幸福地安度着晚年。

“今天的中国迎来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最好时期。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这是来之不易的。中国的影响扩大到全世界,并受到各国的尊重,这是前所未有的。”林老说。

“伉俪大使”关注弘扬比干精神

凌青和张联是新中国第一对“伉俪大使”。林老曾有过常驻联合国的经历,夫人张联则长期在外交部亚洲司任职,担任过驻斯里兰卡特命全权大使。因此,两位老人提起到河南新乡比干庙祭祖、参加世界林恳亲大会格外兴奋。她们认为,比干精神和林则徐爱国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属全民族的,也是世界性的,全社会都应当弘扬、光大。

当我提到河南搞起来一个中原林氏文化研究会(又名中华比干学会),想请您题个字或写点什么,林老说,不很注意,写什么呢?我随答,就写“弘扬比干精神,作好林氏文化研究工作”吧!他皱了皱眉,摘下眼镜说,有眼疾,曾作过两次手术,他用手指了指左眼说,这个还可以,看东西大字还成。

 

“搞民间社团政府支持吗?”林老质疑。

 

我说支持,只要名称叫对,没有重复,没有相似就行。我们就是这样注册批准的。他一字一句地说,林家本来有钱人少,读书人多,划圈要把福建、沿海各地和出去的划进来,中原只是发祥地么!搞这种民间组织得有钱,有人愿意出,热心做,实际上是在承传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文明。比干庙要建设好,我去看过,气势还不够雄伟,不象曲阜孔庙那样!当我谈到比干庙硬件尚有一些,最缺的是软件,比如大量字画、族史沿革、名人传著等书刊。林老“忽”的起身,一手掐着腰,另一只手向偏南方向一挥,果断地说,让林则徐纪念馆支援一下!回到书,他随写一纸福建方面的联系办法、电话号。

 

谈兴正浓,张联端来一杯水,笑说:“雪枫同志,不好意思哟,今天是周总理逝世30周年,政协通知八点钟让参加一个纪念活动。”

 

我一看表:七点五十,连忙起身告辞。同时提出,能不能给一个联系电话,林老当场又添写了家里的电话号码,并嘱咐道,有活动我当然参加。

 

不日,在新乡我便收到了林墨卿先生寄来的“传承弘扬比干精神,做好林氏文化研究工作”的精美书法,字迹工整,苍劲有力。

 

初识凌青,感慨万千。我一直在想,他的处世是否在诠释“虚怀若谷”、“绵里藏针”以及“伟大出自平凡”等名言的真正涵义呢!

 

200623日凌青先生致本文作者的信

 

林雪枫先生:

 

收到来函并文章一篇,对您的关怀表示感谢!文章略作修改,以免口气太大。附送照片两张,请一并查收。顺祝春安!

凌 青

          23

                                       (本文作者系中华比干学会组委会秘书长、林氏文化研究会创会长)

上一篇:热烈祝贺浙江乐清芙蓉林氏清明文化节隆重举行
下一篇:广东陆丰“海陆惠忠孝祠”举行羊年春祭 与会人士论忠孝
网友分享

站内搜索
相关文章
中国林氏宗亲网推荐榜
  • 世界林氏宗亲总会世界林氏网马来西亚林氏宗亲总会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柬埔寨林氏宗亲总会新加坡林氏九龍堂自治会雅加达林氏宗亲总会福建省晋江市闽南比干庙林茂光将军专栏中国林氏站长博客浙南寻亲归祖
    欢迎提供宝贵意见東井圓佛會超级品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