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巷自然村位于诏安县城东郊、桥东镇西部。村落东北靠东溪支流,东南到大伯庙自然村,西连后园自然村,南临桥东商业街,略呈长方形。
林家巷肇村至今,有近600年历史。明初,这一带大多是水草丛生的沼泽地。时本县含英村林氏族人分迁于此,先是围埭蓄养鱼虾,后又改埭为田种稻栽芋。随着溪流挟带泥沙的淤积,这里逐渐形成平旷的大片林家洋。及至明末清初,地方风物据清康熙版《诏安县志》所言:“朗朗百间屋,蜿蜒如龙,……。度桥而岭,古道长亭,委轮如织,亦农桑鱼盐一都会也。”
该村由于临近东溪干流及其支流浒溪,地势较低,而堤防又长期失修,因此,历史上多有洪患。平时溪流纾徐平缓,波澜不惊,倒可相安无事,一旦连日暴雨,则“两溪共一泻,水浩望如空”。史志不乏这片洪泛区遭灾的记载,近者如民国19年(1930年),“溪雅、桥园、林家巷等村田园尽遭水淹沙压”;民国33年,“后园村溪岸被洪水冲毁,倒房334间,淹死7人,林家洋3000亩田地尽遭水淹沙压。”
新中国成立后,林家巷经历了1951年的土地改革、1953年进入农业互助合作、1958年开始实现公社化,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1959年,全村拥有耕地2238.8亩,其中:田地1966亩(洋田占66%,埭田占29%,坑田占5%);农地758亩(平洋园占90%,山头园占10%);果地14.8亩。全村经济收入中,粮食作物占72%,经济作物占16%,畜牧业占8%,副业占4%。之后,依靠公社化的力量,实施林家洋农田改造等发展农业措施,产出有所增加。1960—1964年,县组织兴建东溪下游及浒溪等处防洪堤,1997年以来,又对溪岸进一步砌石加固,抗灾能力逐步增强。2007年,东溪、浒溪橡胶坝工程竣工,实现了防洪蓄水双向调节。
2013年,林家巷村落拥有耕地2263亩(其中水田1521亩,农地742亩)、山地1303亩、以及水果种植567亩、水产养殖381亩。耕地平衍肥沃,机耕灌溉便利,主种水稻、蔬菜;山地1370亩,主种经济林、生态林,植被覆盖率90%;淡水养殖草鱼、鲤鱼、鲢鱼等;沿溪饲养鹅、鸭;原国道形成商业街,村内有一个农贸市场,村民经营农工商者皆有之。2014年,林家巷农村经济总收入737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075万元,第二产业2047万元户,第三产业1649万元,农民人均所得10550元,
在明代建村时,因村内有东、西、中3条巷路直通浒溪,故以村民姓氏及聚落特征命名为“林家巷”。明嘉靖九年(1530年)置诏安县后,为三都东关约林家巷寨。清嘉庆四年(1799年),改为三都六图林家巷村。宣统年间,为遵化自治区林家巷保。民国19年(1930年),属第一区林家巷保。民国29年,属一区桥东乡林家巷联保,下分3个保。民国34年,属遵化乡,分林家、林巷2个保。1950年,为第一区林家乡。1958年,属东方红公社林家管理区。1961年,属桥东公社,分林家、林巷2个生产大队。1984年,公社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1992年起,属桥东镇,分设林家、林巷2 个行政村,有16个村民小组。2014年,林家巷共1314户、4951人。地方通行闽南方言,属诏安腔调。
林家行政村位于桥东商业街北侧,东接林巷村,西邻桥园村,北傍浒溪。全村11个村民组、653户、2606人。耕地面积871亩,园地293亩,林地571亩,养殖面积301亩。以蔬菜、粮食种植业和家禽养殖业为主,沿商业街两侧建有商住区。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93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总收入2706万元,第二产业总收入827万元,第三产业总收入402万元。农民人均所得10569元。
林巷行政村位于桥东商业街北侧,东接桥头村,西连林家村,北傍浒溪。全村5个村民组、611户、2345人。耕地面积875亩,园地324亩,林地807亩,养殖面积80亩。以蔬菜粮食和家禽养殖业为主,沿商业街两侧建有商住区,有多家毛织工业、机械维修业落户该村。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83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总收入1369万元,第二产业总收入1220万元,第三产业总收入1247万元。农民人均所得10529元。
林家巷古今风貌有明显的变化。昔日令人闻之色变的洪泛区变成现今旱涝无忧的高产农业基地;村落中新街区、旧巷道井然交错,整洁的楼舍取代了低矮的平房;村道全部水泥硬化,有多个出口连接国道、县道;自来水、电力纳入县网供应,电视、电讯通达各家各户。境内有一所完全中学、两所小学、一所中心幼儿园和六个医疗室。
姓氏源流
林家巷为林姓聚居的单姓村落,村族奉林惟福为诏邑开派一世祖、奉林惟福七世孙林宗赐为林家巷肇基祖。
林惟福为林氏“九牧”横州派系之十七代孙,原籍漳州府龙溪县(即今漳州市龙文区步文镇)莲池。南宋末年,元军南侵,局势动荡。时林惟福任广东提举学政届满返梓,途经偏于一隅的南诏,见地方山海兼备、气候宜人,适作避元乱、长子孙之选,于是携子女徙居于此。惟福生三子一女,次子四解元,初居石壁,后卜居含英。四解元生三子,次子十解元,生一子林仲安。林仲安官授元进义将军,出镇梅岭。林仲安生三子一女,长子南生生五子,衍派“仁和、义和、礼和、智和、信宇”五房,世称“五常”,其第五子林五德开“信宇房”,瓜瓞连绵,衍成当今的“信宇祖派”。
林五德生三子,其第三子宗赐,是为诏林七世。生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终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享寿92岁。诏安古时有“出祖”之俗,就是在兄弟数人中,必须有人离开祖居地,到别处开辟新的家园,以扩大家族的生存空间。林宗赐便因此成为“出祖”之人,他带领家人离开父母居住地含英村,到南诏城东三里处芟舍盘田,林家巷由此开村创业。宗赐卒后,与其妻吴氏合葬,墓址在良峰山下保林院内。林宗赐生三子,长曰素愿,次曰东溪,三曰德兴。
林宗赐长子林素愿生二子,长子令仔、次子西梧。林令仔生二子,名讳不详。长子居住在林家巷的“前势”角落,生一子,“前势房”后人分居林家、后园、溪雅等地;次子居住在林家巷的“大埕”角落,生一子守稔,林守稔生三子,
“大埕房”后人分居林家、下岱、桥头、后溪及台湾等地。林西梧生二子,名讳不详。长子居住在林家巷的“树脚”角落,生一子,“树脚房”后人分居林家、后园等地;次子居住在林家巷的“中巷”角落,生五子,“中巷房”后人分居林家、后园、田仔乾、井脚及广东等地。
林宗赐次子林东溪生三子,长次名讳不详,三曰明农。长子的后人迁居大伯庙村及广东潮坑等地;次子过继林德兴为嗣子,后人迁居后园村;三子林明伦居住在林家巷的“东势”角落,生一子耕耘,耕耘生一子利仕,利仕生六子,“东势房”后人分居林家、林巷、后园等地。
林宗赐三子林德兴本身无出,由林东溪次子过继为嗣子,后人迁居后园村。
林家巷的林氏一族,由明代的林宗赐始,至今约衍绪22世。随着人口的繁衍,林家巷由明中期的东巷、西巷、中巷3个角落,发展为清代的大埕、东势、中巷、前势、树脚等角落(又为“房头”)。新中国成立后,林家巷由于两条南北向村道的开辟,又形成东、中、西3个片区。
明季,林宗赐派下除了在林家巷居住外,一些族人迁到附近的(东关约)上溪雅寨、下溪雅寨、后园寨居住。之后,继续有族人迁移。如今,宗赐的后裔分布在诏安桥东镇林家、林巷、桥头、溪雅、桥园5个行政村的人口,约7500人;插居县内其他乡镇的东门、下河、西梧、四都4个村和县城的人口,近150人;至于播迁广东、台湾、南洋等地的,人数不详。其中,清代由林家巷徙台的林克明,传衍的族群规模较大,居住亦较为集中。
林克明乃诏林十六世孙,清康熙时渡海到云林县斗六承租土地招佃垦殖。林克明生子诚卜,诚卜生德禄、寿生、敷玉三子,分开三大房,至今已在台传衍10世。此外,林家巷另有族人在台兴家立业。如族亲林堂,康熙末年追随克明于梅林,后移垦八德里海丰仑,
云林县斗六市38个里中,林姓聚居的有梅林、八德、湖山、榴中、公正、保庄6个里。2010年,梅林里人口2171人,林克明的后裔占当地人口一半以上。主祀林克明的林氏家庙址于梅林路105号旁。林克明墓碑地望刻写“诏邑”,中题“开基祖显考讳克明林公佳城”,左刻“三大房子孙立”。林堂的后裔则在八德里海丰仑,并在是处建有林氏家庙。
林克明曾两度返回诏安林家巷,一次是携妻渡台,一次是为父母奔丧。据林家巷老人讲,其后人亦曾回来谒祖会亲,最近一次是在2010年。
林氏存世族谱有《五常族谱》,清乾隆林梦椿手抄本;《九龙族谱》木刻版;《诏安林氏世谱》,林坤木主编,2004年彩印本。
传统建筑
广南庵
广南庵俗称“洋尾庵”。位于洋尾山南麓、洋尾桥东侧,临324国道线。该庵坐北朝南,建筑面积360平方米,由门楼、两廊、拜亭、大殿带东厢房组成。大殿为歇山式建筑,面阔3间,进深3间,梁架为一斗三升式斗拱,圆梭形石柱,带柱础。两廊石柱为方形。门楼梁架为一斗三升式斗拱,方形石柱,带柱础。东厢房1厅4室。周围附带有龙兴庙、春晖亭、广南亭、三仙门等建筑物。
明万历八年(1580年),知县邓于蕃倡建是庵,当时只有上下厅夹天井,及两边走廊,祀观音菩萨及十八罗汉的塑像。万历三十年,知县邓化麟重修,增建东厢房,供僧人居住。清乾隆三年(1838年),诏安营游击闻上达捐俸修庵,并于西厢立一小木龛,塑邓于蕃像祀之,还在庵前勒石立碑以纪其功。清光绪年间,林家巷大庙暨广南庵住持释教亲往南洋募捐修庵,后人筑春晖亭以纪念。
广南庵适值闽粤古道旁,往昔络绎不绝的商旅常诣庙敬香歇脚,其在地方民众和南洋侨胞中亦颇具影响,故香火旺盛。民国时,尽管公路改线通汽车,趋庵礼拜的香客仍不少。新中国成立后,僧人还俗,庵无人管理,香火渐稀。1991年,林家巷老人协会受侨胞所托,发动海内外善男信女捐资。于1992年动工重修广南庵,兴修龙兴庙,祀明太师林警庸塑像,后又重塑观音菩萨及十八罗汉金身,并兴建龙兴庙、广南亭、三仙门等设施,至1996年竣工,费用人民币115万元。广南庵奉祀重塑的观音菩萨及十八罗汉金身;龙兴庙祀明云山林太师偕春塑像,庙内联曰:“君正臣贤安社稷,心忠志洁定山河”“为人公正见吾不拜何妨,做事奸邪任你焚香无益”。1999年,县批准广南庵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庵内常住理事、居士10多人。
广南庵建筑古朴雅致,所在一带山清水秀。该庵附近,有开凿于宋代的金鸡古井,井沿为方形,花岗岩石围墙直径约80厘米,其中一面的石围墙内侧,镌一立式浮雕公鸡。因修路需要,井被埋在路下,但泉流不断,灌溉附近农田。
其他地头庙
玄天上帝庙,位于林家巷北侧临浒溪处,始建于清代,2011年重修。庙因在原围寨的北门,故又称“北门庙”。庙坐南朝北,面对浒溪。建筑面积约64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1间,进深2间,悬山顶,两边为简易搭盖的偏房。正殿祀玄天上帝,柱联:“玄天宇宙北方白虎龟蛇耀,上帝乾坤南极青龙朱鸟曛”。
开山圣侯庙,位于林家巷北面,为树脚甲社的地头庙,建于清代,坐东朝西,建筑面积约20平方米。祀开山圣侯,俗称“大伯公庙”,庙联:“帝封开山留千古,民享圣德传万春”。
地头公妈庙,位于林家巷的西边,为霞岱(又称下埭、下岱)社的地头庙。建于清代,1999年重修。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22平方米。祀土地公妈,庙联:“霞为气地灵人杰,岱作形神赫里安”。
天上圣母宫,在林家巷的西北侧。建于清代,2013年重修。建筑面积12平方米,祀天上圣母林默娘,门联:“寰中慈母女中灵,海上福星天上神”。
思敬堂
思敬堂位于林家村中部,为五常堂信宇祖派季公(林宗赐)支派属下长房(林素愿)的祠堂。因祠堂设址“下巷”,故俗称“下巷祠堂”。明中期林素愿及其二子令仔、西梧在世时始建,清代重修,当代长期改作它用,建筑物失于维修,神龛、楹联亦破坏。该祠堂坐北朝南,为土木结构、悬山顶式,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由门楼、两廊带天井和大厅组成。大厅面阔3间、进深3间,梁架为一斗三升式斗拱,柱为圆木柱,带柱础。思敬堂门上匾额镌刻“林氏宗祠”四字,门前有阔埕。历史上,思敬堂大厅奉祀五常堂信宇祖派七世祖林宗赐、八世祖林素愿、九世祖林令仔、林西梧,暨列位祖妣之神位,每年春秋及元霄节祭祀。现今失祀。
追远堂
追远堂位于林巷村中部,为五常堂信宇祖派季公(林宗赐)支派属下二房(林东溪)的祠堂。因祠堂设址“东势”,故俗称“东势祠堂”。祠堂坐北朝南,主体为二落廊院式平面布局,由前厅、天井、两廊和大厅组成,其西侧有护厝、前面放阔埕。大厅面阔3间、进深3柱,抬梁式木架构,石木结构,悬山顶。门上匾额镌刻“林氏宗祠”四字,门联:“南诏家声远,西河世泽长”。主堂有柱联3对:“追思上祖建业开基传万代,远念先人行善积德出英才”“崇祖永怀思教孝教忠馨香百世,兴祠重焕彩报功报德俎豆千秋”“利仕繁开五朵蕊,古林先占一枝春”。
关于这座祠堂的前情与现状,祠内所镌《重修追远堂记》石碑有所披露,这里录其全文如下:
祖祠名曰追远堂,于明嘉靖间由五常堂派第十一世孙利仕创建,距今四百余年,占地面积七百四十五平方公尺,主体占地三百三十四公尺。祠为三山二井式构造,雕梁画栋,雄伟壮观。东面和后面围墙,西面附护厝二座,各一厅两房,为子孙习文、练武之用,称文馆、武馆。
祠大厅奉祀五常堂信宇祖派八世祖东溪公、九世祖明伦公、十世祖耕耘公、十一世祖利仕公,暨列位祖妣之神位,每年春秋及元霄节祭祀。祖祠历时已久,从未大型维修,陈旧破损,更兼时代变迁,祠内神龛、匾额、门前石鼓等,均受破坏无存。
迨至公元二00五年,裔孙受职将军,感于宗功不可忘、祖德须继承。时值改革开放,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人民安乐,而生孝悌之心。遂于二00八年邀请诸族亲共商重修祖祠之策,众皆遵崇,决定重修,恢复原貌,并添新型装饰,以达既复古又雅观。依旧奉祀列祖神位,同时推选林文英、林茂林、林立民、林庆武、林克等人专职负责,并聘请林家村长林吾、林巷村长林海钦、桥头村长林耀宝等为协助。择于二00九年农历二月十一日破土动工,同时发动本祠裔孙捐资,不计多少,不够部分,由将军林茂光负责。重修时一切顺利,至二00九年农历九月竣工,历时八个月。费用资金人民币七十五万元,全部由将军林茂光负责。此大贡献,留芳万古,是为之记。
公元二00九年已丑农历九月 林永茂记并书
本祠众裔孙立石
其他祠堂
五常堂信宇祖派季公(林宗赐)支派在林家巷兴建的祠堂,除思敬堂、追远堂之外,还有:九世祖林令仔长子(佚名)开派的前势房所建房祠“光裕堂”、次子(佚名)开派的大埕房所建房祠“丕承堂”;九世祖林西梧长子(佚名),开派树脚房所建房祠“四德堂”。这3座祠堂的建造时间,族谱没有记载,据该村老人说,约在明代中期。“光裕堂”俗称“前势祠堂”,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由门楼、两廊带天井和大厅组成,现为村卫生室使用。“丕承堂”和“四德堂”(俗称“四脚祠堂”)的面积均不到200平方米,已破败不堪使用。据《诏安林氏宗谱》所载,丕承堂楹联:“丕谟肇峻岭枝开叶茂,承祀衍大埕源远流长”;四德堂楹联:“一派本西河随唐开漳历七佰载昭穆偕岁月永序,四德肇梅岭自元徙镇衍廿二传俎豆垂春色常新”。至于这3座祠堂祀何神主,不得而知。
围寨
林家巷村族为防匪患、拒洪水,于明季筑围寨,当地居民称为“城堡”。寨子主体坐癸向丁兼丑未,于东西南北开有4 个门,寨墙则将所有民房皆囊括在内,墙壁宽厚,上面可供人通行。清中期,对围寨又进行扩建和加固。新中国成立后,围寨失其御匪抗洪价值,逐渐被拆除。
民俗文化
林家巷的传统民俗活动,与诏安其他村社多有类同,这里仅就其别具特色者略作介绍。
祭祀太尉公、姑婆妈
该村林家巷为“太尉公”许天正做诞的习俗,由明延续至今。许天正于唐总章二年(669年)随父许陶入闽,佐玉钤将军陈政、陈元光父子平泉潮蛮乱,表建漳州,分镇南诏。历官泉潮团练副使、宣威将军兼翊府纪室。宋代,朝廷追封其为殿前都统太尉翊忠昭应侯。元代,建“玉钤将军庙”于良峰山麓,为祀典庙,主祀圣王陈元光,许天正等六将军配祀。明嘉靖间,寇乱庙毁,“诏民悉兵逐寇”,并从火中抢救神像。相传,林家巷村有一哑巴勇力过人,冲入庙中将许天正的神像连同围轿一起背出。林姓族人将其像寄祀于城关东南隅的“林大翁庙”(俗称“大安公庙”),不久,迁祀林家巷村大庙。其神像因了村民的精心保护,历数百年完好无损。
天正既被林家巷人奉为“地头公”,亦被全县林姓尊崇为保护神。人们躬修世祀,甚为隆重。依旧俗,每值太尉侯许公寿旦庆典,县内林姓聚居的村社,会迎请林家巷大庙的这尊许天正神像,到各自的地头祭祀巡安。依序林家巷于农历正月初六先行主祭,尔后一村接一村地迎请,最末的村祭毕,再将神像送回林家巷。每年正月初六的上午,林家巷大庙理事会一干人等,诣庙向神明上香,禀告庆典事宜,完后安排村里丁壮,抬出庙中太尉公等所有神像,在林家巷村的各个角落巡游。下午,请众神尊安坐于大庙前,理事会代表全村盛供致祭,村民接着络绎礼拜,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晚上,则通宵演社戏。是日,外出的村人和嫁出的女儿会回来,四乡六里的乡亲亦来凑市看戏,其热闹不亚于时年八节。
林家巷人对天后林默娘亦崇敬有加,亲切地称之为“姑婆妈”。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姑婆妈圣诞日,村里会请来戏班,在大庙前为姑婆妈演连本潮剧,各家各户则到大庙上供敬香。
庆添丁吃福仔肉
清至民国期间,诏安农村普遍有元宵“办丁桌”之俗。指上年元宵后至当年元宵节前生男孩的人家,联合起来在元宵日下午宴请全村的男性成年人。所设之宴,有肉宴、饼宴、酒菜宴等。林家巷称办丁桌为做“福仔”,但时间不在元宵,而是移至农历的正月初五。村族认为添丁是地头公保佑,把做福仔的猪肉、泥蚶、红柑和土(黄)酒祭地头公,然后大家饱吃痛饮一场。
吃“福仔”的规矩是“有请无催,有酒无饭。”事先在正月初一由村里耆老组织,“福头”(上一年村中做福后第一个添丁的父亲)、“福脚”(上一年村里所有生男孩的父亲)统计好全村够格吃福的成丁,按角落列名编桌,贴在祠堂墙上,届时自动入席。吃时仅是大块肉、血蚶、大碗酒,不供应米饭和其它菜肴,并且是“冷吃热饮”(冷肉冷蚶温酒)。
“福仔肉”的制作颇有讲究,须是“烂而不糜,瘦肉松脆不硬涩,肥肉柔软不腻口,满口肉香,不夹杂味,饱而不厌。”其制法:将宰净全猪剖成四大片,连同内脏下锅,加适量食盐、清水,猛火煮至烂捞起,装进干净竹筐,原汤再煮下一锅,一直要煮数千斤肉,途中可加添清水及盐。将装肉的筐一层层叠压,经过30多个小时,把肉中油脂压出,又经冷却,到吃时再切成筷子能夹起的块块,便能尝到如是风味。
村人种芋之俗
历史上,林家巷因产芋而出名。促成其种芋者,一方面是地方的种植条件,芋头这种芋类作物,喜光照怕干旱,宜种植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中,要求高温多湿的环境。林家巷所在的气候、水土条件,非常适合芋头的生长,成熟的芋头个头大、肉疏松,种芋的收益要好于种稻。另一方面是漳潮的节俗。据清顺治《潮州府志》云:“中秋玩月,剥芋食,谓之‘剥鬼皮’。”不仅往昔潮州人中秋拜“月娘”,供品中必有芋头。就是当今,潮州人仍喜欢用蒸熟的芋头拜月,以个大肉松、皮有裂痕者为佳品,俗称芋“笑”。也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漳州农家有以三牲、芋粿、麻糍和月饼祭祀土地神之俗。因此,芋头成了林家巷的农特产,农家以土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方便且头年未种过芋头的田块,于元月份选择晴好的天气进行种植,确保在8月中旬之前可以采收芋头上市。由于迎合了民间节俗之需要,往往能获取高价。
乡贤名人
林家巷村族有重教兴学传统,古代就在祠堂办“文馆”、“武馆”。民国后期又在祠堂办国民小学、林家小学,直至1992年择地另建林家、林巷两个小学。通过对村族子弟的教化,一些人物从中脱颖而出。
古代人物
林家巷族人的直系祖先中,诏林一世祖林惟福官居南宋广东提举学政,四世祖林仲安为元进义将军,五世祖林南生为元校尉。迨至清代,该村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出过恩科中式武举人林翘杰,嘉庆十三年(1808年)出过恩科武举人林山,嘉庆十四年出过恩贡林振翼,嘉庆二十三年出过恩科武举人林珠江。还有精于勘舆的林玕和迁台垦主林克明等人物。
林仲安,生于元至大元年(1308年),卒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元至顺间授进义将军职,先驻守仙游赤岭铺,后改调南诏梅岭,长子林南生随父镇守。时山寇侯孚显作乱,上司欲治南诏岑头、考湖、塘西、西潭4 村通寇之罪,令仲安带兵剿灭。林仲安心有不忍,遂以全家性命为4村百姓作担保,这场劫难得以化解。将军开南山之路,施仕渡之船,造过坑之路,监渡口之亭,又置良峰山、双告良山、马栏山3处义冢,造福地方。人谓:“夫前既以德泽施及于人,后必有贞祥报于来世。”
林玕,素愿公派林家巷树脚房十三世祖,清康熙时人。研习《排山掌卦法》,曾三到赣州学艺深造,尤精于勘察阴阳宅风水。诏林四世祖林仲安与四世祖妣沈氏、次妣许氏殁于明初,墓葬含英坑内河田山,穴名“飞天蜈蚣”,林玕于该祖墓有三迁四葬之功。“五常堂”系诏林五世祖林南生开派的支祠,明嘉靖间建于南诏南大街,林玕倡建五常堂三山外门,收外局山水入丈,据说该派因此人丁兴盛、科甲蝉联。因其有功于宗族,清光绪间,武进士、花翎侍卫林天骥身着红色长衫,偕族人敲锣打鼓前往林家巷,迎请林玕神主入“五常堂”配享。林玕著有《历理究真》一书,今佚。
在大陆徙台垦民中,林家巷人林克明是佼佼者。克明生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离乡渡海,抵达台湾中部的云林县,向洪雅族柴里社承租内林、咬狗、埤仔庄(今斗六市梅林、湖山里)的土地。当时那一带遍地蛮荒、荆棘丛生,罕见人烟。他除自己身体力行辛勤劳作,还充任“垦首”,从移民中招佃开山垦地,筹资垒石修圳,引湖山岩水灌溉田园。到康熙末年,已造耕地数百甲(1甲等于9780平方米)。克明生性忠厚乐于助人,所垦之地除留下部分自行耕种外,其佘都过让给“帮垦”之人。因此,他所在地方聚集了一些诏安乡族投靠寄籍者。由于土地肥沃,一年两熟,收入渐增。林克明进一步承租招佃,乾隆年间垦地已增至千余甲,东起湖山,西至埤仔头,南自下新庒,北达鲤鱼头,纵横十余里的荒山野地,均被改造成可耕适居之沃土。林克明虽有“大垦王”之誉,但生活勤俭,不以富闻。不仅属于自个的土地不多,且未刻意积存钱财,所得多用于垦耕必须的水利等工程的兴修。林克明还于雍正三年(1725)赠地捐租,会同柴里社业户大茄腊等人兴建湖山岩。湖山岩今为云林县治斗六市最大的庙宇,香火旺盛,游客如织。克明于乾隆年间去世,乡人在梅林里福天宫中为其立牌位,上书:“开山垦主林克明公长生禄位”。
当代人物
当代,林家巷乡贤名人有专业技术少将军衔、广空工程建设局局长林茂光;归国华侨、县政协副主席、侨联主席林耀生;厦门市司法局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林细婴;厦门大学教授林娟娟;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博士、副教授林琼武;诏安县检察院检察长林友润;南京军区副团级干部林克辉等。
林茂光,林巷村人,林氏信宇祖派东溪公派下裔孙。生于1949年,1968年入伍,曾任广空工程建设局局长。高级工程师,博士学位,少将军衔。数十年间,茂光不仅奋战在国防工程建设施工一线,而且结合实践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攻关。组织参与完成国家和军队重点工程160余项,创造了国防工程建设18个第一;参与、负责56余项大中型供油系统工程和特设工程项目施工,建造各类油罐810余座,总容量100万立方米,铺设各种管道2000公里,质量全部优质,创新“金属油罐罐顶直接充气顶升法”等多项安装工艺,并创造每10天安装一座5000立方米油罐的纪录,被誉为“油罐大王”;承担的某防护门工程和地下指挥所屏蔽工程,均填补了我军空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主持某铁路专用线管线穿越东江工程,开创了空军工程建设史上的先例。他先后30多次立功受奖,荣立1等功3次、2等功3次、3等功5次;被树立为“空军行业标兵”、“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专利19项。林茂光关心家乡公共福利事业,数次捐资帮助家乡建桥修路,支持重修林家巷追远堂等项目。
古村景观
林家巷一带经历了长期的地理、历史的变迁,自然、人文景观有的逐渐消失,有的逐渐增添,也有的还保持着原貌。
明清时期,林家巷为诏安水陆交通之所经。诏安的东溪由山区而下,到林家巷旁边的双溪口,分为两条航道,一条从村落的北侧过,经广南桥出洋尾溪入大海,一条从村落的西侧过,经通济桥出横岭渡入大海。明万隆间邑进士胡文的《东溪》诗云:“仲冬风日好,江上净无波。正坐看帆影,中流发棹歌。荻芦随岸尽,鸥鸟近人多。昨日惊舟楫,今朝自在过。”描述的就是当时的情景。诏安通往境外的“驿道”,从梅洲向东,过洋尾溪,经林家巷,再向西出西觉市,达分水关。原先洋尾溪设渡口,商旅假舟以济,后来才有石桥可供通行。清道光间,进士黄开泰诗云:“薄宦离家久,重来续旧游。渚清明远树,浪急下轻舟。啸咏长桥静,低徊古寺幽。溪山残照里,策蹇满程秋。”描述的就是当地的情景。
洋尾溪古时候既阔且深,因其“西洇百川,东支大海”、“雨水时溢,风潮迅激”,故又称“洋江”。未建桥之前,不仅过渡舟楫有倾覆之危,而且岸边滩涂泥泞深滑,行旅极其不便。明万历八年(1580年), 在知县邓于蕃的主持下,民众捐资献力建桥。翌年,一座长为591米、宽2.8米、有98个船筏型桥墩的石桥完工,命名“广南桥”。后几经续造,桥墩增至103个,桥长增至630米。上世纪50年代初,公路改道,古桥失修。
这座广南桥(又称“洋尾桥”、“龙尾桥”),其石材大部分取自10余公里外的腊洲山。桥面所用的石梁每条长8至10 米,重逾20吨,据说是用“石背船”的浮运法架设的。即在海水退潮时,将大石梁绑于大船底部,涨潮时,将船驶到桥墩之上水面,边卸石边校正位置安放。在400年后的今天,尽管曾经横跨溪流、镇锁龟山龙渚的石桥雄姿不再,然而那剩余的桥墩、石梁,仍见证着先人造桥的智慧和技艺。
清康熙版《诏安县志》,将“龙桥旦涛”列为“诏安十二景”之一,并留下当时当地风物的写照:“官屿西堤,潮來不绝如带,东流竭奔放之力以齧龟山。非长桥锁之,天潢洩矣。朗朗百间屋,蜿蜒如龙。桥截而诏之人士,隽者不爽。度桥而岭,古道长亭,委轮如织,亦农桑鱼盐一都会也。召棠未剪,岘首碑存,后有过此而停车者,何人乎。”
如今,这一带周边依然山青水秀,长桥、古亭化为了历史,“朗朗百间屋”的古寨,变成人烟繁盛的村落。林家巷大庙、广南庵、龙兴庙和追远堂、思敬堂等一些庙祠,格局依旧、面貌重光。
林家巷在诏安县城东郊,但由于与县城隔着东溪,使其既受城市风尚的熏陶,又多少能葆有自己的乡野特色。村落北依东溪支流浒溪,南临由国道变更的商业街。浒溪水被橡胶坝拦蓄着,长年清波荡漾、碧水迥环;商业街是县城大街的延续,街道两边店铺栉比,市场繁荣。在浒溪和商业街之间,坐落着林家巷人世居的传统村寨,漫步其里,繁盛的榕树随处可见。在古老的巷陌中游走,看看那古老的宅院、祠堂、庙宇,让人有时光倒流之感。村边岸渚,杂树生花,竹影摇风,果园飘香,鹅寮、鱼池、菜园错落,为这个古村平添了些许的诗情画意。
林家巷的耕地,大多在商业街以南的桥东洋。这里在公社化时期是诏安的水稻主产区,改革开放后成了诏安的蔬菜主产区,也是漳州市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改造建设,桥东洋近万亩土地实现了“田成方、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园区内种植蔬菜50多个品种,坦荡的平畴上,一年四季滋黄润绿、如锦似绣,观之让人心旷神怡。(撰稿:黄家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