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在中华民族以千百计的姓氏中,有一个姓氏对自己的太始祖毋庸置疑的确认、肯定、崇拜和敬仰,他就是林姓的太始祖——比干。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一个忠良能似他那样为了社稷的安危冒死直谏而惨遭剖心,壮烈殉国,他就是林姓的太始祖——比干。
他生前殚精竭虑、忠烈善行,一腔热血为换取纣王的醒悟却回天无力,但他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却永留世间!在他身后,文王有封,魏帝有文,唐史有记,孔子有评。而他的子孙们,更是在战乱频繁,灾难不断的年代,执着而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延续了三千多年的嫡亲血脉,流淌着这位先祖生理基因和精神基因。
比干后裔,全球林氏华人,泱泱数千万之众,这是一支延续了三千多年的比干嫡亲血脉,研究比干文化,就是研究比干爱国、爱民、忠于职守、无私无畏的忠、勇、仁、公之思想,以善行仁义自持,为社稷和黎民百姓着想,正义凛然,感动天地。这就是比干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它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为万世敬仰。比干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中极有价值的精神财富,也是林姓宗亲最为宝贵的精神遗产,我们更应对自己的先祖比干文化进行认真的探研。
中华历史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家谱与正史、方志一起是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的三大支柱。“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谓“寻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河祖海,是谓:“问祖”。“寻根、问祖”,续修家谱,就是要正本清源,他不在于祈福于祖先,而在于明白我们自身,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我们林氏子孙是比干后裔,林氏文化是比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姓氏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研究林氏文化就是研究比干文化,也是研究中华姓氏文化,更是研究中华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天下林姓共认比干是其太始祖,皆属炎黄子孙。自比干之子“泉”武王授姓,距今已三千余年,历史久远,云蒸霞蔚,瑰丽璀璨,千载谱史,山障水阻,雾锁烟迷,多种传闻,难辨是非,急需后人,揭去面纱,正本清源,林氏宗亲,大宗小系,人人参与,众多人等,甄别论议,去伪存真,真容显仪。在比干文化的研究和林氏源流的研究,可以和睦宗亲,加强同海内外宗亲间的感情沟通,增强宗亲间的认同感,提高海外宗亲的归属感,同时还可以丰富我们林氏的谱系文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吸引外资都有极大的好处。
我在97年退休之后,原籍荥阳林氏准备续谱,这才初步接触林姓文化中的谱序内容,开始整理本村林姓历代人士辈分材料,又对荥阳林氏源流和祖传匾额进行考证,同时收集中华林氏源流资料,因老谱灭失,补编序言,在这期间个人所写材料实际上是一知半解,人云亦云。时间长了,接触书刊多了,逐渐发现对林姓源流林坚的赐姓、封爵、封地等说法众多,并不一致,在各地族谱和书刊中矛盾众多,真假难辨,引起个人兴趣,试图从中能找出一个较为合理,较为真实,族人能够接受的答案。
自此开始,经过二十余载,不分寒暑,坚持不懈,图书馆内查阅资料,新华书店内购买姓氏书籍,求助省内外宗亲索得多地林氏宗谱,依据陈建奎、王大良《中华姓氏通史(林)姓》、王胜昆著《中华林氏》、林伟功著《中华林氏》、黄河清著,2014年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林氏人文史纲》“林氏大迁徙”和余义芳著《百家姓书库(林)》、林乐志主编《比干文化与比干后裔》、李彩奎著《百家姓词典》、赵国成主编《根在河南》、河南商报编《我从哪里来?》、林宪斋主编《比干文化研究》、何光岳先生关于《比干封国》的论述、长乐比干研究会编《比干文化概览》、《福清林氏大宗普》、《平潭林氏通鉴》、《比干后裔宗祠》、《林则徐大典》、《天下林家》和《明清进士碑》索引,并参阅多地《林氏宗谱》等书刊的不同论述,经过反复阅读,分类摘录,反复对照,认真思考,不断考证,仔细斟酌,不断笔耕,几易其稿,写出《中华林氏探绎》30多篇专题论文,和《河南林氏考证与调查》(详见《探绎》部分目录)。上述论证的观点和结论,仅为一人之见,不少和专家、学者的论述向佐,错误也在所难免,因为本人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写作能力等有限和不足,本人有自知之明,推出己稿,敬请专家、学者和林氏宗亲不吝指教,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足矣!
当前,全国各地的林氏宗亲,陆续开展本族修谱活动,海内外林氏宗亲也在寻祖追宗,一定会在这个活动中挖掘和整理出林姓在这三千多年诞育和发展中某些新的证据和不同论述,必为林姓文化研究增添新的内容。或许经过认真研究和思考之后,突然发现,丢失了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祖先曾经在哪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不同说法?究竟真像是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使我们迷失了自己祖先的文化根基。这是一个有浩浩荡荡数千万之众的家族。然而今天,关于这个家族的历史,却成了我们模糊的场景,成了我们断层的记忆,成了我们略感伤感的语境。探寻一个家族的历史,寻找依然温热的家族使命,这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令生命真正丰实并得以延续的最终使命,续写家族的族谱和历史,以期不辱祖宗的使命。
在各地对比干文化研究和林姓宗族文化的研究活动当中,我们必须坚持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尊重学术研究中的道德标准,在研究活动中,对发生在历史久远的事件,由于记载混乱,说法不一,很难分辨真伪,再者研究人员个人资历不同,水平不一,拥有资料悬殊,立场观点也有差别,甚至受到利益影响,得出不同结论,甚至错误或失误也在所难免,引起争论和非议也属正常,这在学术探讨中也属屡见不鲜,切不可夹杂一点私心杂念,切不可为一时、一地、一己之私利,故意歪曲历史、编造谎言、移花接木、惟我所用、混淆是非,更不要自以为是,主观臆断,利用权威,容不得不同意见,不许争辩,这实在有悖于对待历史和学术研究中应有的态度,也是有伤风雅的。
林氏宗亲们!为解开林氏始祖和开基之后的疑难谜团,我们必须揭穿谎言和骗局,肃清流毒,还历史之真相,正本清源,驱散迷烟,去伪存真,人人有责,积极参与,发表见解,甄别论议,达到共识,真容显仪。
目 录
第一章:林姓综述
第1节、说文解字话林姓
第2节、“林”字方正中文书写与名家书写字样
第3节、林姓图腾
第4节、林姓的人口分布及数量
第5节、林姓溯源
第6节、林姓之根,根在河南
第二章:对始祖林坚封地之“西河、博陵、古冀州”地名的考证与辨析
第1节、对“西河、西河郡”之考证与辨析
第2节、对“博陵(邑)县、郡、国”地名之考证与辨析
第3节、对“古冀州与冀(县)州”地名之考证与辨析
第三章、对始祖林坚封地西河、食采之地博陵的不同论述及考证
第1节、西河在河南安阳一带“淇河之西”和博陵在今河北安平一带。之流行论述及批驳。
第2节、山东说:博陵邑,春秋战国齐邑。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北。西河位于齐鲁境内古黄河西河地区(见《比干文化与比干后裔》第89页和65页)的批驳。
第3节、陕西、河北说:“林坚被周武王封为西河或清河(在今山陕两省间黄河沿岸的西河郡),又封于博陵(今河北安平)。见《百家姓书库(林)第145页》之论述的考证与批驳”。
第4节、关于始祖林坚封地在“林鐘、偃师之说”武王赐坚公采邑林鐘,成王封坚公亳候(今河南偃师)之谬误及其考证
第5节、始祖林坚封地西河、食采博陵在陕西境西河郡之论证
第四章、关于始祖林坚封地西河、食采博陵之考证
第1节、关于林坚封地西河是如何变异为“清河”的考证
第2节、关于林坚食采之地博陵后面添加括号(河北安平一代)始作俑者
第3节、历代林氏族谱对始祖林坚封地西河,食采博陵之记述,《黄河文化》18页
第4节、始祖林坚封地西河,食采博陵在陕西境之说与考证(河师大主办《比干文化高端论坛》论文集57页)
第5节、林姓始祖林坚封地论说
第6节、林姓的第一郡望西河和西河林的考证与辨析
第7节、探研:林姓始祖林坚初封之地(2014年作)
第8节、林姓第一郡望西河应在何处(2016年11月作)
第9节、西河郡林姓始祖林坚封地辨析——第一郡望
第10节、始祖林坚封地变异为“初封西河、改封博陵”之由来
第五章、对林姓始祖林坚的其他考证
第1节、林坚之母姓陈还是姓“妫”的历史考证
第2节、林坚之母是比干的正妃还是“夫人”的历史考证
第3节、林坚被武王封爵是“公”还是“侯”的历史考证
第4节、关于林坚诞生之年份的论证与辨析
第5节、至今流传始祖林坚传略之乱象及点评
第六章 主要书刊有关林姓论述中的谬误
第一节陈建魁王大良著《中华姓氏通史【林姓】》一书中有哪些造假和谬误
第二节卫辉市群艺馆馆员耿玉儒在《林姓宗祖——比干》一书中的造假和谬误
第三节卫辉市市长何东成著《比干与林氏》一书中有哪些谬误
第四节林凯山先生在(林氏研究)中利用林坚学会有哪些造假和谬误
第五节北京学者林坚在《林氏史记》小册子中有哪些造假和谬误
附《林氏大迁徙》作者黄河清对林坚的批评
第六节黄河清在《林氏大迁徙》“后记”中对林氏有关的五个争议问题(第278--282页)的不同看法
第七章、对林姓其他人物的考证。
第1节、对林放被追封爵位的考证。
第2节、林放生卒年份和年纪的考证。
第3节、对林放是否是孔子弟子的争论和考证结论。
第4节、对林放究竟是林坚几世孙的考证。
第5节、对闽林始祖林禄到底是林坚几世孙的考证。
第6节、比干庙内存放《林氏发源及禄公入闽示意图》之考证。
第7节、对比干庙内“林氏姓源碑”文的考证与辨析。
第8节、对于林氏和史籍的考述及关于唐中书令温彦博撰《林氏正宗源流谱序》真伪考证结论。
第八章、对林姓历史上产生的十个郡望解读(梗概简介)
序言:郡望、堂号的基本知识:
郡望:是指某个郡中的显贵姓氏和望族。
堂号:多以郡望地名或先祖典故命名。并在堂联中加以阐述。
1:西河郡、西河林、西河堂解读:
西河衍派的堂联为:西河诞育;河溯受封。
周武王找到比干之子泉后,赐姓林,易名坚,封爵博陵候。食采博陵二千户。林坚即从黄河以北河溯牧野一带的殷墟迁徙食采之地西河博陵邑,在此定居生息、繁衍、历经西周、东周、春秋战国,七百余年的发育壮大成为西河一带的显贵望族,人称“西河林氏”。后来以望立堂,名“西河堂”。西河后来为郡,魏晋朝时代郡望兴盛,林姓后裔以西河为郡望相标榜。由于西河郡望是林姓始祖林坚开基创建的第一个郡望,“西河林氏”因此受到后来产生的各支林氏的尊崇。各支林氏也共同尊奉林坚为林姓的开基始祖,尊奉比干为太始祖。
2、济南郡、济南林、济南堂解读:
济南衍派(济南堂)的堂联为:济美衣冠承圣哲;南疆开发湧群英。
林坚封于西河食采博陵定居之后生息繁衍,有人在周都镐京伟官,到周平王迁都洛邑时,林材总六师以从,逐渐在山西、河北出现林姓人。林皋在赵国为相。春秋时期,天下纷争,列国争霸,为了生存,林姓向东迁播,当时鲁国和齐国有林楚、林放、林回等知名人士。林放鲁国大夫,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秦朝林姓有人迁居齐郡邹县,西汉初年林挚家族已成为当地有名望族,后来齐郡一分为二,邹县划归济南郡。平棘候林挚家族也成为济南郡人,这支林氏被称为“济南林氏”。除林挚外还有太子太傅林尊等名人,林尊被称为济南望族的开基始祖,他在林姓发展史上,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上承西河林。下启下邳林、晋安林的重要作用。济南林氏也成为各支林氏中地位最为尊崇、影响最大的支系,至今还有许多林姓人以济南作为堂号。
3、成都郡:
西汉末年济南林,林闾见政治腐败,不愿做官隐于成都,收扬雄为徒后来,成为文学大家和语言学家。后来汉室中兴林闾在光武帝时出任徐州刺史,家族兴旺为成都望族。
4、南安郡:
林姓的南安郡望是周平王庶子林开后裔迁往南安(在今甘肃陇西渭水流域之地,东汉置郡,治貊道)而形成的。并非王大良、陈建魁著《中华姓氏通史(林)姓》第225页所称:“林姓南安郡望的形成,林杞家族的昌盛是其主因。”把南安郡说成福建南安县。“敦煌残卷《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和《太平寰宇记》均有记载:南安郡五姓有林姓。”这是出自姬姓的一支林姓,其后裔不见经传,早已融合于比干后裔的林氏之中,也为天下林氏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5、下邳郡、下邳林、下邳堂:
东汉末年北方战乱,许多林姓人为避战乱南迁。西晋末年林礼的儿子林隶曾任徐州别驾,举家迁居徐州下邳梓桐乡。林隶之长子林懋任下邳太守,他有六个儿子,个个都有出自,号称六龙,世居于此,成为徐州之冠族。林懋被奉为下邳林氏望族之始祖。以望立堂为“下邳堂”,堂联是:
派出下邳声望远;支分八闽泽绵长。
6、广陵郡:广陵林氏:
东汉中期,济南林林尊后裔林道迁居广陵(治今江苏扬州),形成广陵林氏。林道成为广陵林氏的开基始祖。
7、晋安郡、晋安林:
西晋末年。政局动乱,林礼的孙子林懋开基“下邳林氏”。林懋之弟林禄随晋元帝南渡有功。出任晋安太守。举家迁居福建候官。卒于任上。追封为晋安郡王。成为有名可稽的林姓入闽第一人。后裔兴旺昌盛,名人辈出,成为显贵,人称晋安林氏,后裔奉林禄为晋安林开基始祖。福建林氏宗祠堂联为:
唐宋元明,千余进士九及第;父子公孙,十八宰相九封侯。
8、平原郡,平原林氏:
济南林形成之后,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林尊后裔有一支定居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林胜是这支林姓的代表人物,他在北魏时任平凉太守,其女贵为皇后,为魏孝文帝生废太子恂。对孝文帝有一定的影响,在林皇后支持下,孝文帝曾两次亲临比干墓祭吊,并在比干墓前建了比干祠庙。在林皇后大力支持帮助下,把都城从平城(大同)迁入中原洛阳,还比较彻底的进行汉化改革,其中把鲜卑族复姓后改为汉姓单字“林”。因林胜曾任甘肃平凉太守,被后人误称郡望为“平凉郡”和“平凉林氏”。应纠正为以林胜为代表的平原人士平原郡望
9:河南郡、河南林氏:
据《魏书-官氏志》载:北魏鲜卑族有复姓“丘林”,在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于太和二十年(496年)进行一系列汉化改革,下诏将鲜卑姓改为汉姓。共改了一百四十多个姓,其中有二字姓“丘林”改为单姓“林”,并注籍为洛阳人。因此被称为“河南林氏”和河南郡望(河南郡:汉置雒阳。故城在今洛阳东北辖境相当于今河南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泊河,贾鲁河上游黄河以北原阳等地)。
10、魏郡:
唐代中期,唐玄宗时林庭珉曾任率更令,其女是唐明皇李隆基的昭仪,生万春、宜春二公主。因林庭珉的祖上在南北朝时迁居广平郡任县,隋末又徙于魏州(今河北魏县)。林宝在《元和姓纂》中把魏郡列为林姓郡望之一。
第九章.科举制度下的林氏:
第1节、科举制度简介 第2节、林姓在科举制度下的表现
第3节、历代科举考试中的林姓状元、榜眼及探花简介
第4节、明清两朝《进士碑索引》书中的林姓进士共计180科,录取645名的相关资料
第5节、我对明清两朝林姓进士的探析
一、对比干文化个人研讨目录
1、试论比干封国之地
2、对比干墓之考证
3、探研比干之死与比干之墓
4、周武王封比干墓的意义
5、对比干历史定位的研探
6、看了“周武王封比干墓铜盘铭文”及猷羽撰“封比干墓铜盘考辩”一文个人观感
7、比干生卒年份之考证
8、比干与中华姓氏文化
9、比干与财神
10、林坚封地与比干封国之关联
河南林氏研究课题目录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林氏之根在河南
第二节河南林氏追溯
第三节
第二章河南林氏播迁
第一节子姓林受姓封爵去西河
第二节姬姓之林林开之后去南安成为望族
第三节济南林迁入光州固始成为大族
第四节固始林入闽成望族
第五节开封林氏入闽
第三章河南林氏分布现状及源流剖析
第一节唐宋以前林氏入驻河南昭穆失序
第二节福建林氏做官屯军举家迁豫定居
第三节明清以来山西移民经洪洞县入豫林氏
第四节福建林氏外迁他省又移民入豫林氏
第四章历史上河南林姓名人
第一节古代(明清以前)
第二节近代(明清至新中国成立)
第三节科举制度下河南名人林氏
第四节现代(建国以后)
第五章河南林氏寻根记
第一节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寻根记
序言山西移民河南历史考证
一、荥阳林氏寻根记郑州地区荥阳林氏源流探析
二、修武林氏山西寻根记
三、豫东林氏寻根记
四、豫北林氏林建设等寻根记
第二节福建林氏入豫寻根记
一、杞县林氏福建寻根记
二、睢阳林氏福建寻根记
三、鲁山林氏福建寻根记
四、商城林氏湖北黄冈和福建寻根记
第三节寻根考证始祖林坚封地西河二十年
作者:荥阳林氏 原郑州邮政局退休干部
林新合
联系电话:13937187300
2019年6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