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林族谱》是福建莆田林姓大宗族谱,全谱为线装木刻本,共24册、3000余页、齐全完整。此谱于1910年由莆田传入密云石匣镇林东明手中,一直保存至今。
此谱最早修于清康熙27年(1688年)。在此之前的旧谱均毁于战火或遗失。最后一次修谱为清光绪25年(1890年)。 在这中间曾有多次修谱, 现存族谱为光绪25年版。
全谱分为序、卷首、正文三大部分。
序的内容很丰富,记载了族谱的修订过程,记述了林氏的起源,林氏历代的功德、经历等。
卷首的主要内容是:御诗、御书。主要是历代皇帝给林氏的题诗、题字。其中有宋仁宗赵桢亲书的"忠孝"二字。还有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于宋淳熙元年(1774年)手书的"长山世谱"四字。
卷首的其它内容是:纪略、策问、恩纶、谢表。
纪略:实际是皇帝御书、御诗题写的过程和扼要说明。
策问:是林氏在科举考试中写的较好的文章或参加殿试时回答皇帝提问时的记录。
恩纶:是皇帝给林氏的各种敕命、制诰等。
谢表:是林氏中举升迁之人给皇帝的谢恩奏折。
卷一至卷十四,为族谱的正文部分。
卷一主要录入了康熙27年之前旧谱的序及重修序。 旧序最早见于唐贞观六年(632年)、最晚见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
卷二为记,共有8篇。主要是后代写的较好的颂扬前辈功德的文章。这8篇记分别是:《梯云齐记》、《林氏九牧图记》、《梨岭登云记》、《九牧铺记》、《十德堂记》、《前棣林氏科第题名记》、《前棣林氏 恩岁贡题名记》等。其内容相当丰富,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卷三为像赞。共有38个林氏县以上官员的画像及简历。其中有殷商少师、林姓始祖比干;比干的儿子、周武王赐姓的林坚;孔子弟子、比干十二世孙、长山侯林放;林氏入闽始祖、晋安郡王林禄等。
卷四由续像赞和墓考两部分组成。
续像赞共有296名官员的画像、简历。
墓考是林氏名人墓地的画图、介绍及考证。基中较为著名的有殷少师比干墓介绍、周武王封比干墓的铜盘铭的考证、先圣孔子给比干墓刻写的墓碑的摹写等。
卷五为祠考,本卷较为详尽地介绍了林氏大宗祠的建立年代、修建过程、祠内摆设等并附有图表。本卷最后还介绍了修建于康熙壬午年(1702年)的莆田林氏祖祠的情况并附有图表。
卷六为世纪,主要记载林姓从殷比干起至晋安郡王林禄入闽止林姓的起源、发展、迁徙过程及主要官员的职务等情况。
卷七为林氏入闽世系总图。即从入闽始祖、晋安郡王林禄起至唐贞观时林氏九兄弟任九州剌史止。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本卷附有一册前棣林氏列世诗抄。收录了历朝历代林氏的诗作数百首。其中不乏文学价值较高的佳作。
卷八为世系图。从端州剌史林苇起至21世孙止。
卷九至卷十四为贡元世系和监薄世系。详尽记述了莆田林姓的繁衍历程。一直至光绪25年(1899年)。
《莆林族谱》中的几处重要记载:
一、关于林姓起源
在卷一“林姓源流总序”中,有如下记载。林氏祖先在黄帝时姓高辛、尧时姓司徒、舜时姓契、禹时从姓昭明至姓天乙共有14代。从夏至商纣王时期历四十六代而生比干。
比干官居少师,又是纣王的叔父。他亲眼目睹纣王“暴虐无道、杀害生民”加之“微子去、箕子囚、累谏不听,乃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谏非勇也,即谏不从且死,忠之也。乃奋而进谏,不去者三日。纣问:何以自持?比干曰:善行仁义所以自持。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遂杀比干。刮其心、焚其面。下令曰:宗少师说妖言惑众故诛之。又剖比干次妃胎而观之。”就这样,忠臣比干死于非命。
此时,比干的夫人陈氏已怀胎三月,为避纣王斩尽杀绝,带着四个婢女匆匆逃出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跑到淇河以西的牧野(今河南汲县的古地名),于长林石室中生一男孩,取名坚。
公元前1027年,武王伐纣,商纣灭亡。周武王感念比干忠烈,派人寻找比干后裔。得之消息后,比干夫人携子归周。武王以其居长林而生,所以赐姓为林氏。这样,林坚成了第一个以林为姓的人。而他的父亲比干则被尊为林姓的始祖。长林(今河南汲县)便成了林氏的发祥地。以后,武王又认为林?quot;其智足以任政",遂拜林坚为大夫,食邑博陵郡(今河北省安平县一带)。
《莆林族谱》关于比干的记载,与《史记》殷本记中的记述基本一致。
二、关于林姓的迁徙情况
从林坚食邑博陵郡至秦汉,林氏家族主要在博陵郡(亦称西河郡)一带繁衍生息。中国的林姓统称"西河林氏"即源于此。
东汉末年,由于北方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加之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因此,大量北民南移。当时,董卓向汉献帝进谗言“林氏门宗强于河北”,恐有镇主之患。汉献帝听其谗言,将林氏宗族744人同时流徙南方,时在东汉末,三国初。
晋永嘉之乱以后,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其随行有一位官居黄门侍郎的林禄,因讨伐杜 有功,升迁为“招远将军散骑常侍充河浦大守”。以后又敕守晋安郡(今福建莆田一带)。太宁三年(325年)追封为晋安郡王。他即被尊为入闽林姓始祖,莆田林氏始祖。
几千年来,林氏家族遍布全国各地。除福建的“莆田林氏”外,河北、陕西、山东有“西河林氏”,广东、上海有“海南林氏”,姑苏、南京有“江浦林氏”,河南、湖北有“光州林氏”等。另外,台湾、港澳以及美国、加拿大、法国、东南亚各国均有比干后裔。特别是台湾的林氏是个大家庭,多是在唐朝以后,陆续由福建、江苏,广东、安徽等地迁居过去的。而迁于福建者则以莆田最多。据《台湾府志》记载:台湾的不少学校、宗庙都供有比干第十二世孙林放的塑像,奉为先哲顶礼膜拜。关于林放,《莆林族谱》中有多处记载,除卷三画有林放画像、简历外,在各个时期的序中对林放均有较为详尽的记载。
林放字子丘,少师比干第十二世孙,周敬王时为大夫,宋高宗赐号清河伯加封长山侯。林放为孔子的学生,亦是七十二贤人之一。 关于林放是孔子弟子的问题,《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的正文中并无记载,但在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中有所涉及。
三、关于比干墓、武王铜盘铭及孔子题墓碑
比干墓、位于今河南省汲县北顿坊店乡。墓前还建有比干庙。《莆林族谱》卷四有关于比干墓的考证及图纸。其中记载:唐开元四年(717 年),有人在比干墓周围耕种,发现一方型铜盘,四尺六寸,有镂文,深二寸,其文十六字,不得而识。遂“命工淬之”,即用火加热,烧去铜锈。铜盘上有古文字出现,但“不成言句”,又命工匠重凿,方见得这十六字为“左林右泉、后岗前道、万世之宁、兹焉是宝”。在场的人观看比干墓四周,正如铜盘所示一样。后经考证,此铜盘铭是周武王封比干墓的。现《莆林族谱》中画有这十六个古文字及后人加的注解。
在比干墓前,还有一块“殷比干墓”的四字石刻,石刻的“墓”字稍有缺损,为先圣孔子所书。
谱中记载:“圣人以殷仁称之,其为之书墓也”。孔子在比干墓前祭拜时说:“丘也殷人也,故殷因于夏孔,殷有三仁,更不言商”,随即手书了“‘殷比干墓”四字。
出于对孔子和比干的尊重和爱戴,人们对此碑倍加爱护,所以在几千年时间里,随“兵火频频”,但此碑只有半字之缺。
在比干墓前,还建有一座占地130余亩的庙宇--比干庙。此庙初建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1500多年以来,庙宇遭受战火和自然的破坏,几经修葺, 已非原面目。历史上唐太宗、宋仁宗、元仁宗等都亲自下诏对比干庙进行过大规模的整修。现存的比干庙建筑,为明代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
比干庙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庙内有许多价值较高的文物。 除孔子剑刻《殷比干墓》碑外,还有北魏孝文帝的《节殷比干诏》碑、 唐太宗的《赠殷太师比干诏》和《祭比干文》碑、元仁宗的《延碑》、清乾隆皇帝的《吊比干》碑等。《莆林族谱》中分别记载了这几个碑文的内容并画有比干墓、比干庙和部分祭碑的正面图。
四、关于天妃妈祖
妈祖的传说由来已久,妈祖庙遍布世界各地。《莆林族谱》中有许多关于妈祖的记载。
一般的族谱,本族女子并不列入其中。《莆林族谱》用比较巧妙的手法,在介绍入闽二世祖林平乐及嫡孙林愿时,附有一篇《天妃灵异记》。以这种方式全面地介绍了天妃妈祖的情况。
妈祖原名林默,福建莆田人。晋安郡王林禄21世孙林愿之女。家住莆田沿海湄州湾的小岛湄州岛上。林愿有一子六女,妈祖是女儿中最小的一个。据《莆林族谱》中记载,妈祖生于宋太平兴国四年三月二十三日(979年), 卒于宋景德四年二月十九日(1007年)。关于妈祖的生卒年,《莆林族谱》中的记载与某些资料的记载有所差异。有的资料认为妈祖生于宋建隆三年(962年),卒于宋雍熙四年(987年)。
《天妃灵异记》记载,妈祖初生时,“室有异香,弥月不散。湄州之土三日之前皆骇紫色。”出生后“于襁褓中不轻言笑,稍长与女伴行井旁,戏以簪划涧中,水分裂为二。”继而空中降一神人“云衣月帔、手捧符篆数纸授妃,字皆蝌蚪文,乃至真微妙言通秘法。”常人不识,唯妈祖“一览即悟”。经异人指点,妈祖练就了一身本领,加之勤劳勇敢、心地善良、助人为乐,十几岁时即在当地名声大震。“远近有疾病来告者,施以药符,立效。水旱疠疫者多证应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