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广告位招租:13727944447

五十年风雨教师情 访全国优秀教师林芬—林雪枫人物专访之(六)

作者:林雪枫  打印本页   更新时间:2009-6-2 14:51:34  返回首页

  那一年芬还不到18岁她整天地唱着:“嗨啦啦啦啦嗨啦啦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蹦蹦跳跳地快乐小燕子

  那是1952年,新成立伊始,芬考上了平原师资培训班。那时候,天是新,地是新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时朗、欢快,年轻的林芬完全陶醉在将要做“民教师”的美丽幻想。她看了一遍又一遍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流了一次又一次眼泪,为自己将要从事的神圣职业而感动着。毕业后,她被分到新乡市三完小任教,后又去师范学校进修,1956年来到新乡市育才小学任语文老师。

  当时的育才,是河南省一所名校,干部子弟占了多数。年轻的林芬在教学实践中,较早地迈进了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的步伐。为了便于开展全方位、主体式的教学改革,她主动担任了一届又一届班主任。冬去春来,正当她在教坛踌躇满志、大展宏图之时,突然而至的“文化大革命”的狂风暴雨,摧毁了她玫瑰般的梦想。什么“资产阶级教学法”,什么“白专道路”,一顶顶大帽子,随着铺天盖地的大字报,一齐向林芬压来。于是,她与同患难的丈夫,被强行下放。那是一个风雨如海的夜晚,她们夫妻两个,拉扯着两个六七岁的孩子,再看一眼她战斗了十余年的熟悉的学校和讲台,来到一个陌生的天地武陟县圪挡店乡冯村。割麦子、插秧、摘棉花,她什么农活都干。简单的生活使她有较多的时间重新勾划语文教学的各个细节,许许多多大胆的设想在酝酿、在成熟。接受“改造”的林芬,比任何时候都渴望重新登讲台,去实现她的梦想。

  机会终于来到了,乡们看到林芬是一块教学的好材料,就向大队和公社推举“林先生”教们的孩子。于是她又走上了心爱的三尺讲台。虽然在农村下放的时间冻长,但对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林芬是宝贵的。与乡们的接触使她开阔了眼界,艰苦的劳动锻炼了她的意志,文革期间教育领域存在的陋习,又使她更加坚定了立志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信念。但那个年代的她,一位刚过而立之年的“弱女子”,又能做些什么呢?一回到学校,便让她教了很长一段时间音乐。在音乐中她仍然在寻觅那始终鲜活的新思路。虽然在那个年代,不准这位语言与音乐联为一体的思考者去弹奏勃拉姆斯、肖邦的作品以及《梁祝》、《二泉映月》,但那一个个踊跃的音符,不都可以形象地化为富于意趣的文字符号吗?林芬从内心感激这一时期,因为她终于找到了劳动的节奏、音乐的节奏和文字的节奏。在那个苦难年代,她以平常而欢快的心去与她崇拜的乡村女教师乌尔瓦·玛丝洛夫斯托娃作倾心的对话,就如克利斯朵夫沉醉于音乐与大自然所构成的辉煌与畅想的狂欢之中一样。

  当历史揭开新篇章,祖走进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神州大地的时候,更加成熟的林芬以崭新的面貌,开始将她多年的思考化为现实。她重新走上了语文教学岗位,重新当上了班主任。仅仅几年,她就拿出了小学语文改革的“四步法”,即对课文学习的四个步骤:先是注意,然后找出优美词,接着画出好句子,最后写出自己的感想。这“四步”,看似平易而夫奇,主要是大大地拓展了小学生的想象空间。因为对优美词与好句子的选择,其本身即是对语音的感悟和审美过程。而“四步法”的落脚点在于写出自己的感情,就更充分发挥了小学生们的主体意识,将领悟、分析、想象、谋篇融为一炉,熔练成课文训练的两大情趣盎然,富于创造性。
林芬喜欢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孩子们更喜欢林老师,喜欢上林老师的语文课,那是一个多么令心醉的热烈企盼啊!在80年代的最初几年,焕发了青春的林芬,如疾如醉地沉迷于语言教改的实践之中。她的教学成就令人瞩,外市外省的教师们,纷纷前来取经、观摩,200人的大教室常常挤得密不透风。前面的是受教的学生,后面则是前来观摩的教师。要知道这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小教界,这样的大规模、长时间的学习交流,一下子使新乡市育才小学名声大振,进入省名校之列。每一节观摩课都浸透了林老师的辛勤汗水,每一位能够参加听讲的学生都感到极大的荣幸。现在任教于河南师大的童玉花清晰地记得,是林老师让她解释什么是“清脆”一词,当玉花憋红了脸回答不出来以后,林老师不仅没有丝毫责备,还亲切的告诉大:“童玉花的回答,不就是最‘清脆’的语言吗?”从此以后,玉花的语言变得真正“清脆”起来。现在是新乡广播电台主任记者的高兴建也清晰地记得,从小最怕朗诵。他是在多么羞怯而又狂热之中,用那稚嫩的童音大声领诵的啊!今天他那富于磁性的主持人风格,不正是得益于林老师的“逼上梁山”吗?

  随着教改成就的推广,林芬声名雀起。1983年,她获得全国优秀班主任光荣称号;1984年任育才小学校长;1987年获“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1988年获河南省劳模;1989年再获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2001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同时,社会兼职也越来越多。中国教育协会会员,全国小学管委会委员,河南省学校管委会常务理事。各誉的提高和地位的改变,使吃惯了粉笔屑的林芬寝食难安,她觉得被称为“老大难”的语文教改,才刚刚起步,远未成功,仍需努力。因此,她加快了语文教改的步伐,开始攻坚战的第二个阶段:冲击小学作文教改的顶峰。

  眼前这本装帔扑拙的《小学生作文选》,就是林芬教改实验的成果。她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抓学生的写作训练,学生一入校就开始写日记,二年级又增加了“读书笔记”。用林芬的话: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在林老师的班上,每位同学都喜欢写作文,这不是负担,而是乐趣。她常带领同学们走进大自然,春天观雨,秋天赏菊,夏季上公园写生,冬日堆雪人、打雪仗。大家都养成了善于观察的好习惯,领悟生活,涉笔成趣。林老师培养的学生,有不少已成为名字屡见报端的小作家。仅牛旭同学,小学六年里就在各种报刊发表习作一百多篇。对写作的热爱,带支了各科的全面发展。林芬带出的学生,每期都有考上新乡市一中少儿班的,每期都有在数学、语文、英语、微机等多种竞赛中屡获大奖的超常儿童。在林老师的辛勤培育下,素质教育结出了累累硕果。

  今天,年逾花甲的林芬老师,已退出教学第一线,她最感欣慰的是收到一封封从世界各地飞来的学生信。这里有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后,有在国内名校任教的教授,有城市的副市长、计生委主任,更多的则是奋战在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爱林老师、想念林老师;林老师也更爱他们,想念他们。林芬老师在教育战线上走过了近半个世纪,她永远与她魂牵梦绕的教育事业在一起。退休以后,创办了新乡市第一所民办新乡市专家树人小学,她的青春在这里继续,仿佛又回到了五十年前刚踏上讲台那个永远令人难忘的时刻……

 

本文源地址:http://news.xxrb.com.cn/2009/0515/article_23538.html

上一篇:厨师歌星林依轮剪影—林雪枫人物专访之(七)
下一篇:访我国著名山水画家林之源先生-林雪枫人物专访之(五)
网友分享

站内搜索
相关文章
中国林氏宗亲网推荐榜
  • 世界林氏宗亲总会世界林氏网马来西亚林氏宗亲总会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柬埔寨林氏宗亲总会新加坡林氏九龍堂自治会雅加达林氏宗亲总会福建省晋江市闽南比干庙林茂光将军专栏中国林氏站长博客浙南寻亲归祖
    欢迎提供宝贵意见東井圓佛會超级品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