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渊源
余姓出源有五:
(一)余 氏出自姬姓 。轩辕黄帝之五世孙夏禹 的三子少康 氏,又名罕,封于无余;为无余王 ,余氏即由此始 。据有关谱籍记载:后稷数传至周武王,其子叔虞被封于唐。叔虞子燮封为晋侯。再传至晋哀公,其子由余,目睹朝政紊乱,遂远走西戎,而后入秦,辅佐秦穆公,称霸西戎,其 后裔遂以名为氏。宋真 宗咸平二年(999年),礼部尚书余奭向宋真 宗进《呈谱表》也 说:秦穆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23年),由余以伐戎之策《兵法六篇》献秦穆公。“秦穆公则用由余之谋,伐戎王,益 国十二,拓地千里,遂霸西戎。”由余是余氏得姓始祖, “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 族,望出下邳、吴兴”。(见《风俗通》)
(二)余 氏出自姒姓,为夏禹小儿子姒罕,封姓为余氏。据《姓考》所载,相传夏禹之后有余氏。大禹生有三子,大儿子启,姓姒,小儿子叫罕,封姓为余,其后代相传为余氏。禹妻是绍兴涂山之女,禹封小儿子姓余,有纪念妻子之意。
(三)余 氏出自赤狄 族,为隗姓之后。据《 国语》载, “潞、洛、泉、余、满五姓,皆赤狄隗姓。”
(四)余氏系铁木复姓所改,为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 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 家。据《余氏总谱》载:云南镇雄县余姓,系铁木复姓所改。相传铁穆宰相乃是忠臣,太祖听信谗言,要捉拿铁穆宰相的五个儿子。五子星夜出城,逃至贵州,见太祖 亲领追兵前来,就躲在凤锦桥下。追兵到来时,有 人见桥下水波动荡,提出可疑,太祖未加细查,随口 说: “江中有水,水中有鱼,何必大惊小怪,快快继续向前追赶。”铁穆氏五兄弟逃脱后,原想改铁穆氏为金氏,最后决定改为余氏。“余”比金字少一横,又是“水中有鱼”的鱼字的谐音,堪称一字双关。
(五)少数民族余姓。
1、 傈僳族以鱼为图腾的挖饶时氏族,汉姓为余。
2、 羌族余约志 房名,后改为余。
3、 四川、甘肃一带白马藏族之严茹氏,热则氏、陪茹氏等汉姓为余。
4、 锡伯族余木尔其氏汉姓为余。
5、此外,如苗、彝、布依、满、土 家、白、保安、羌等民族均有余姓。
不过,大多余姓把由余当着得姓的血缘始祖。
春秋时的秦国,建都于雍(今陕西省风翔东南),因此一般都认为余氏发源干陕、甘一带。由余的 后裔也繁衍于这一带。秦汉以后,余氏后裔开始东迁,迁至青、豫、兖等州。西汉时,余氏后裔迁居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东汉顺帝元年(136年),居下邳郡的由余后裔余珠杰官拜平虏将军,并被加封东骑将军,发殿成为下邳的旺族世家。余珠杰的裔孙余祯因佐汉光武有功,被封为新安侯;其后蕃衍于歙州新安(今安徽歙县),成为当地名门望族。汉朝以后,余祯的部分后裔徙迁蜀瓘口峨眉州(今四川省峨眉山市)。三国时,余氏后裔迁徙江浙,散播今浙江省临安、余杭、德清一带,形成一支强大的郡望“吴兴”的余姓子民。魏晋南北朝时,余姓已是新安郡(今浙江省淳安以西,安徽省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一带的望族。所以,余氏有:“秦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 族,望出下邳、吴兴”之说。(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
东晋明帝时,因余姓忌讳,于太宁元年(323年)奉命敕改为佘。直至唐代,国宁监余泳上秦唐肃宗,才于上元二年(761年)二月准予复姓为余。因此,余、佘两姓可谓同源一脉。同时“永嘉之乱”后,由于中原战乱,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迁。余氏后裔继续大举南迁。其中有一部余姓族 人进入湖北、湖南等地。南北时,余氏出了一位以孝行著称的人物。 他就是余齐民。据沈约的《宋书·孝义》载:“余齐民,晋陵晋陵(今江苏省常州)人也。少有孝行,为邑书吏。父殖,大明二年,在家病亡,家人以父病报之。信未至,齐民谓人曰:‘比者肉痛心烦,有若割截,居常遑骇,必有异故。’信寻至,便归,四百余里,一日而至。至门,方详父死,号踊恸绝,良久乃苏。问母:‘父所遗言。’母曰:‘汝父临终,恨不见汝。’曰:‘相见何难。’于是号叫殡所,须臾便绝。”地方行政长官将 他的事迹向上奏报。上司认为:“收贤旌善,万代无殊,心至自天,古今岂异。齐民至性由中,情非外感,淳情凝至,深心天彻,跪讯遗旨,一恸殒亡。虽迹异参、柴,而诚均丘、赵。方今圣务彪被,移革华夏,实乃风淳以礼,治本惟孝,灵祥归应,其道先彰。齐民越自氓隶,行贯生品,旌闾表 墓,允出在兹。”于是,余齐民的故乡改名为孝义里,,有关部门还“蠲租布,赐其母谷百斛。”
唐初,有余氏族人自河南固始随陈元光入闽,落籍福建。唐开元八年(720年),余钦出任太常博士。余钦为唐目录学家,初官为四门直讲,唐开元六年受秘书监马怀素之聘,任修书学士。他与韦述、毋煚治总辑和史部图书,于开元九年十一月,修成唐代最大的一部官修目录——《群书四部录》200卷。书目修成后,余钦擢升集贤院学士。据余氏族谱的有庆资料载,余钦是“由闽徙江南徽州之休宁官昭武都尉。”他的儿子余让曾在四川任太守,后由四川峨眉迁江西饶州白塔。唐天宝年间(742-755年)因避安史之乱,余焕随其父余青由江西饶州鄱阳迁徙福建建阳,随后迁居福建上杭、古田杉洋开基。唐广明元年(880年)起,四川峨眉州的余氏后裔为避战乱,逃徙饶州(今江西省上饶市)、抚州(今江西省临川市)、盱江建昌路(今江西省南城县)。唐乾符五年(878年),黄巢起义军攻陷建州(建欧)时,居于建阳的余镐避居莆田,后耕隐壶山以终;原居福建同安的余渊海因避黄巢兵从同安迁居邵武,后又转入韶州曲江县(今属广东省)武溪。余渊海成了余姓入粤的始祖。唐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兵陷长安后,世居新安江畔休宁县的良、从、衮余氏三兄弟,分别徙居于分宁(江西修水)、韶州曲江(广东韶关)、杭州之钱塘(浙江杭州)。他们后裔又有迁江西之奉新、临川、广东省之五华、梅州、大埔、平远、海丰等地者。后唐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李存勋死于兵变后,时为长公主附马的余良的曾孙余烈,挈妇将雏,避走湖北广济双城铎白免山“隐居野处,繁衍生息”,成为广济的始祖。
至宋代,余姓基本涵盖了全国各地。而且余姓后裔也人才辈出。北宋仁宗时,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并称 “四谏”的曲江(今属广东省)人余靖名动朝野。他以敢直言著称。余靖(1000-1064年),字安道,号武溪。宋天圣二年(1024年),余靖中进士,初为赣县尉,后到京任秘书监,负责掌管典籍文书,入崇文馆主持校勘《史记》、《汉书》、《后汉书》,并写出了《三史勘误》四十卷。景祐二年(1035年),天圣年间(年),范仲淹被贬。朝野百官不敢替范仲淹辩护。余靖挺身而出,为范仲淹说话;结果,他与尹洙、欧阳修一同被贬。庆历三年(1043年),余靖任右正言,与欧阳修、王素、蔡襄一起被擢为谏官。他多次上书建议严赏罚,节开支,反对多给西夏岁币。他曾三次出使辽国,后因用契丹语做诗被人弹劾,贬出返乡。皇佑四年(1052年)侬智高造反,余靖被任命为广南四路(即今广西)经略安抚史剿灭侬智高,并且解决了交趾(今越南北部)入侵事件。他随及被授尚书左丞知广州。余靖在南海做官十年,离任时不带走南海一物,因此以“风采清华”称颂于世。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余靖病逝。英宗念其辅先皇有功,谥号“襄”,后人称他为余襄公。广东百姓修建一座“八贤堂”,将余靖列为“八贤”之一。故余氏也有一个堂号称“八贤堂”。南宋理宗时(1225-1264年),浙江舟山的余氏的“忠惠堂”,成为江南余姓中昌盛的一支。其始祖为余天赐。余天赐(1180-1241年),字纯父,号畏斋,昌国县甬东村监桥(今浙江省舟山市城关镇蓬莱新村)人,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进士,任宰相府幕僚。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六月,宋宁宗立弟弟沂王赵抦的儿子赵贵和立为皇子 ,改名赵竑。宰相史弥远与皇子赵竑,想废立。他密嘱与他有世交之谊的余天赐物色皇族子弟入宫。是年,余天赐自临安(今杭州)回乡,在越州(绍兴)找到了宋太祖的十世孙赵与莒、赵与芮兄弟。次年,史弥远秘密将赵与莒接至庆元(今宁波),命余天锡的母朱氏教他学习宫廷礼节。同年八月,史弥远设法将赵与莒入宫任秉义郎,不久封为济国公。嘉定十七年宋宁宗病重时,史弥远矫诏封赵竑为济阳郡王,出居湖州,立赵与莒为皇子。宁宗逝世后,赵与莒即位,改元宝庆,是为理宗。余天赐因拥立赵与莒有功,擢升十分快,嘉熙二年( 1238)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嘉熙四年又授资政殿学士,后又被封为奉化郡公。他的母亲朱氏被封为周楚国夫人;他的弟弟余天任为兵部尚书。淳佑元年(1241),余天赐逝世后被谥为“忠惠”。浙江余氏以“忠惠”为堂号,成了江浙一带显赫的名门旺族。
明洪武年间,余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河北、安徽等地。
清代,福建、广东等沿海余姓族人开始迁徙至台湾。如清初,福建安溪县长埔乡来苏里的余姓迁居台湾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广东嘉应州镇平县(现蕉岭)北角埔文居乡黄田头大下屋的余相简携妻和二子二女入台。余姓在台湾姓氏人口中列第 40位,入台余姓多集中居于台北、北县、高雄、台南、新竹、苗栗、基隆、桃园、屏东、南投、彰化、云林等地。其中以台北市余姓人口最多,北县次之。
如今,余氏后裔遍及全国各地;其主要郡望地有:新安、下邳、吴兴。主要堂号有:清严、忠惠、八贤、下邳、敬义、敦睦、亲睦、敦本、四谏堂、风采、绍贤、永言、丰乐、端本、维新、锦乐、致和、明德、雍肃、笃亲、宝善等。余姓在全国姓氏人口中列第40位,约550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0.43%;又以四川、广东、江西、云南、河南、湖北、安徽7省最多,约占全国余姓总人口的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