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广告位招租:13727944447

曾氏源流

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更新时间:2009-6-3 0:54:31  返回首页

一、渊源

源出有二:
    (一)曾出自姒姓为夏禹后裔名为氏

据《世本》载:“系出姒姓,夏少康封少子曲烈于曾阝,后为莒灭,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相传帝舜时,鲧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赐予禹姒姓。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兴了夏室后,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鄫”(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至春秋周灵王泄心五年(公元前567年)被莒国所灭。鄫国太子巫怀着亡国之痛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裔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尊曲烈(鄫侯)为了曾氏得姓始祖。故有“天下一曾无二曾”的法。
    (二)少数民的土、彝、苗、黎均有此姓。

曾氏得姓于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一带。春秋时期,鄫国的边上有一个莒国。莒国地域属以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为中心的古代文化亚区,原为原始社会的部落。据郭沫若的《中国史稿》载:“伯益是早期融入华夏的又一支夷分支,传中伯益的后裔,有徐氏、郯氏、莒氏等14个民族。”至商代,莒地为姑幕侯国,周为莒国。春秋时,莒国通过不断兼并周边的小国,扩大自己的疆域,一跃成为在东夷诸国中,仅次于齐、鲁、宋、郑、卫等国的第二等大国。鄫国屡屡受到莒国的威胁。鄫国为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鄫国君时泰娶鲁僖公之女为妻,并生了公子巫。莒国也迫时泰又娶莒国公主为妻,生子后欲立为嗣。太子巫的地位受到了威胁。鲁宣公十九年(公元前590年),鲁国大夫叔孙豹与鄫国太子巫到晋国,商量鄫国归属晋鲁的事宜。莒国乘公子巫还未返国之际,派杀了时泰,立莒女的儿子为新君。公子巫无可归,只好逃到鲁国避难。据《左传》载:鲁襄公四年(公元前569年),“邾人、莒人伐鄫”;后二年,“莒人灭鄫”。鄫国被莒国灭亡后,鄫太子巫无可归,只好在鲁国为卿仕。春秋时的鲁国都曲阜,在泰山以南,其区域范围在今山东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苏、安徽三省的一部分。流亡鲁国的鄫国王室后裔,以故国为姓,去邑旁为曾氏。据《武城曾氏族谱》载:从曲烈受封于鄫至太子巫改为曾姓,共经历了54代。其世系为:曲烈—炫忠—坤仁—录—浩源—富材—焜—伯基—锐—汪—志梁—煌—相奎—世鉴—政治—模—瑞焕—垠—锦容—洪—桂茂—照—培元——允—杞—熹—埙和—成锐——椿—炯—垣—销—福波—时荣—炳—均祚—铃—仁— 一松——墅—镇玉—浥—祥樽—炷—方—宇銮—沛恩—朴—世美—时泰—巫。    

太子巫的在鲁国为官,其子孙也在鲁国从政。太子巫的儿子曾夭任鲁国季氏宰臣;其孙曾阜在鲁国为叔孙氏宰臣。因太子巫在鲁国居于武城(今济宁之嘉祥县境),故武城成了曾氏远祖的发源地。曾氏后裔以“鲁都”、“武城”为郡望,也以武城为堂号。传至太子巫的曾孙曾点。曾点,字子皙,亦称曾皙,春秋时期鲁国武城(今魏庄乡南武城)人,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是个鲁国大夫季武子死了,去吊唁“倚其门而歌”的鲁之狂士。据《论语》载:他和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谈个人志趣时,他突然“铿”然一声,停止鼓瑟,说是暮春时节,应该换上春装,去郊游。于是,他与五、六位志同道合的成年人,带上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歌回来。他的行为得到了孔子的赞赏。他的儿子曾参修身养性,以孝著称,相传《大学》是他所著,被后世儒家称为“圣”。以子为贵。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曾点追封“宿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莱芜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曾氏”,并且与颜回之父颜无繇、孟子之父孟孙激等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 曾氏后裔为了纪念先祖,以“三省”、“追远”作为自己的堂号,用每日“三省吾身”,“慎终追远”来缅怀自己的祖先。这一时期,曾姓以武城为基地,向四周地区播迁,使曾姓族人遍布于山东、山西、河北等地。曾元、曾申、和曾华

秦汉期间,武城曾氏人一直以“孝”著称,曾参尊为“圣”,因此声名显赫,家族昌盛。“圣”曾参有3个儿子:曾元、曾申、和曾华,繁衍了庞大的曾氏家族。西汉时,曾参长子曾元的第八世孙曾乐被封为都乡侯(封地在今山西山阴县)。曾乐的儿子曾涣有2个儿子:曾旃、曾光。曾光的后裔曾子方迁居长沙(今属湖南)繁衍发展了长沙曾氏一族;曾光的第四世孙曾顼迁居于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繁衍发展了扶风曾氏一族。他的两个儿子:长子曾玉为御史大夫,迁居冀州(治今河北省冀县);次子曾昌迁居于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西汉居摄三年(8年),王莽篡权称帝,改国号为始建国。始建国二年(10年),曾乐的第六世孙曾据原为谏议大夫,封关内侯。他遵祖训“爱国忠君,驱邪匡正”,辞官归隐,率族人千余人从山东南迁至江西庐陵。曾据的南迁,对曾氏南下,在江南一带的发展起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曾据卜居庐陵县(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的吉阳,称曾氏吉阳。曾氏迁居庐陵后,人丁兴旺,不仅播迁至江西的吉阳、永丰、峡江、上楼一带,其后裔分迁江西抚州南丰(今江西省广昌县东)、广东韶州(治所在今广东省韶关市南)、虔州(今江西赣州市)、交州(今广东省广州),乃之播迁至山东、河北、湖南、陕西、江西、广东等省。至此,曾姓逐渐成为国著名的大姓之一。

西晋“永嘉之乱”后,曾氏随中原士族渡江南下。他们分别迁徙至会稽(今浙江省绍兴)、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吴郡(治今江苏省苏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南阳(今属河南省)、江夏(今湖北省鄂城)、襄阳(今属湖北省)等地。

  唐圣历中(699年),江西庐陵曾据的第六世孙曾丞的次子曾旧迁居江西永丰县云盖乡望仙里。曾旧下传第六世有曾蟾、曾虫两。次房曾虫有3个儿子:曾权、曾恭、曾咸;其后裔居江西虔州,后繁衍至邻县广昌及赣中宜黄等地。长房曾蟾迁居江西赣南虔州。曾蟾有5个儿子:长子曾洪祥的后裔繁衍至广东增城;次子曾洪立的后裔繁衍至江西赣东南丰;第三子曾中立的后裔繁衍至江西宁都;第四子曾中美的后裔繁衍至广东的保昌、始兴、广州、南州、新会等地;第五子曾中彦由虔州迁徙入闽,卜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怀德乡郎马墩下橄榄树村。福建许多曾氏尊曾中彦为曾氏入闽开基始祖。曾中彦有3个儿子:长子曾美返迁江西新淦县;次子曾良则迁居江西石城石壁下;第三子曾俊世居宁化橄榄树村。曾俊下传第四世曾恩。曾恩的5个儿子曾江、曾淮、曾河、曾汉、曾海5兄弟先后从橄榄树村迁徙至上杭县茶地陈坑、兰溪磜头、庐丰扶阳、中都长岭下、紫金山曾坑等村,开基闽西曾氏一族。

唐光启元年(885年),王潮、王审知率军入闽。河南光州固始的曾延世随军入闽。据晋江《曾氏族谱》载:“唐僖宗光启间,王潮由光州固始入闽,中原士民 避难者皆徙以从。曾姓亦隨迁于漳、泉、福、兴闽。晋江之曾,始祖延世,为光州刺史也。”《武城曾氏族谱》载:曾延世原名曾延,生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是曾参的第三十六世裔孙。他自幼受慈母谕训,天资颖悟,14岁时中了秀才,在当时被誉为神童,唐咸通四年癸未(863年)中二甲进士,出任光州刺史。据《温陵曾氏族谱》的《始祖兄弟分居附录》记载:曾氏族人随王绪、王审知南征后,延构、延福、延铎、延谦、延晖、延曜分别徙居于江西上饶吉水、庐陵禾塘泰和、桂南丰、新涂永丰等地。而曾延世定居于晋江泉州城西的龙头山(为“龙山衍派”的曾氏一世祖。)曾延世于22岁时娶王潮之妹(王审知之姐)王婉贞(封郡主)为室,生两子:长子曾教,官至右卫大将军;其后裔分衍于福建、漳州、淮安、兴化、江西、吉阳、浙江等地。次子曾运,官至兵马都总官;其后裔繁衍为龙山衍派的 会、愈、介、俅,俗称“曾氏四大房系”。

至宋代,曾延世的曾氏在福建繁衍非常迅速,成为根深叶茂的一个大家族。尤其是曾延世次子曾运一支的“曾氏四大房系”遍布福建闽南全境。据晋江《曾氏族谱》载:曾运生曾宏;曾宏生曾瓒;曾瓒生曾峤;曾峤生曾穆;曾穆生曾会、曾愈、曾介、曾俅。曾会房系的开基始祖曾会(952-1033年),字宗元,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北宋端拱二年(989年)进士,初授光禄寺丞,累迁殿中丞、知宣州。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曾会由三司判官出为两浙转运使,历典七郡,擢刑部郎中,集贤殿修撰。他为官清正廉洁,慈严并著,著有《杂著》二十卷,《景德新编》十卷。《晋江县志》载:“以文章名世者,唐有欧阳行周,宋有曾宗元,文藻敏给。”清乾隆《泉州府志》有其传。曾会有6个儿子都有入仕为官,人丁兴旺;其后裔播衍至晋江内坑(右称梨坑)、后库、石湖潭、白垵、前洪、坑尾和罗山的罗裳、福埔、江宅、上部等地。曾愈房系的曾愈(960-1043年),字于义,晋江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进士,官秘书丞。曾愈为人忠厚狷介,处事谨严,秉持公正,砥节爱民。曾愈后裔分布于晋江的泉州、安海、西畴、青阳、陈埭、内曾、外曾等地。曾介房系的曾介(967-1054年),字两举,晋江人,官秘书丞。曾介为人刚正不阿,清廉自奉,能够体恤民艰,重视农业生产,同时以振兴文教事业为己任。曾介的儿子曾公敏,字省悟,号毓琼,官衢州录事参军,晋长史封大中大夫,肇基于晋江池店御辇;其后裔分居于晋江的泉州、紫帽、池店、洋茂、陈埭等地。曾俅房系的曾俅(970-1060年),字振兴,晋江人,官司禄参军,将仕郎。曾俅为人耿介正直,廉洁自律,秉公勤政,直言敢谏,善于体恤黎民。曾俅亦喜购书收藏,还精于书法,常为人作诗题联:“大学十章能治国,孝经一部可传家。”曾俅的儿子曾公稔,字平叔,居晋江,后徙南安白石,官将仕郎,肇基于上曾;其后裔分衍于晋江的青阳、陈埭、罗山、磁灶、金井、英、龙园、安海、池店、曾厝、永和、深沪、以及石狮、古山、祥芝、蚶江、泉州、南安、惠安、厦门、漳州、福州、江西、浙江等地,为“曾氏四大房系”中分布最广、人口最多的一系。据《温陵曾氏族谱》载:龙山曾氏有一族人入赘海澄新安邱(丘)姓。故,新安的邱(丘)姓与福建同安、厦门、海澄、漳州、龙岩、晋江、泉州等地的曾姓实际上是同祖同源。因此,新安邱(丘)姓奉曾子为始祖,并与“龙山”曾氏共用相同字辈的昭穆,彼此之间不能通婚。

江西庐陵曾丞一支的曾氏在江南一带也繁衍很快。除了曾丞次子曾旧一房继续在江西及福建闽西一带繁衍发展之外,曾丞长子曾珪有5个儿子:长子曾宽居吉阳,次子曾绰居泉州,第三子曾丰居袁州,第四子曾晖居广东,第五子曾隐居汀州。曾珪一房下传第十九世孙曾芝、曾兰俩兄弟同迁湖南宁乡麻田。明嘉靖十六年(1537),其后裔曾质、曾粹俩兄弟奉旨归山东嘉祥县袭翰博(翰林院五经博士),承接“圣”曾参的祭祀。曾 丞的第三子曾略一房下传第八世孙曾致尧(950-1007年),字正臣,南丰人,北宋散文家,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第,官至礼部郎中,后改任吏部郎中。曾致尧为官体察百姓疾苦,颇有政声,卒后赠谏议大夫、太子太师,封密国公。曾致尧一生著述甚多,著有《仙凫羽翼》30卷、《广中台纪》80卷、《清边前要》30卷、《西陲要纪》10卷、《直言集》10卷、《为臣要纪》3卷。曾致尧的裔孙曾巩、曾布都是杰出的人物。曾布为嘉祐进士,曾参与王安石变法,任三司使,在徽宗年间为相。曾巩也为嘉祐进士,世称南丰先生,官至中书舍人,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致尧的后裔曾广渊、曾广新昆仲同迁粤东兴宁县,分居九龙岗、龙归洞。曾致尧的第五子曾易占的后裔由赣入闽,在宁化短暂居住后,又直下汀江中游,迁入闽西上杭县十二铺水南里。闽西上杭县十二铺水南里的曾氏后裔又有分迁粤东镇平及闽中福州府的。

从北宋始,福建曾姓族人开始向处迁徙。曾参五十三世孙曾裕振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迁居广东潮州府程乡县徐溪乡。据香港新界《曾氏历代宗谱》说:“纡淳,官封鲁国公,宋政和壬辰年(1112年),徙福建宁化县石壁下居焉。生子仲辉,辉子桢孙、佑孙,因宋元兵扰,不能安居,由宁化徙广东长乐县家焉。”《江阴曾氏续修宗谱》载:“始迁祖孝宽,北宋宰相曾公亮子,自晋江迁江阴。”《海虞曾氏家谱》载:“始迁祖怀,世为晋江人,宋室南渡,自京城迁居常熟。后官至右丞相,赐第县治西衮绣坊。本族一世祖懈,明代自县城迁居东乡二十九都曾家湾”;

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曾有昌奉旨出仕琼州统帅,举家迁居于琼。曾有昌(1201-1294年),字仁伯,能文善武,具有儒将风度。他在琼举办学堂,抚庶安邦,政绩卓著。他的5个儿子都入仕为官。其长子曾元谨任督视江淮军马;次子曾元瑜任沿江招讨使;第三子曾元琮任徐闻县尹;第四子曾元琦任安抚使;第五子曾元珍授元帅府经历,元大德三年(1299年)海寇侵境时,仅只19岁的他仍率兵征战,殉职沙场。曾有昌一族在海南繁衍生息,其后裔遍布海南各地。因此,大都海南曾姓尊曾有昌为曾氏入琼始祖。

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年),“圣”曾参第四十五世鲁国郡的裔孙曾十三郎从山东曲阜迁徙福建上杭紫金山。这一支山东曾氏的继续南迁,形成南北两宗曾氏在汀江中游地域的汇合,使上杭成为客家曾氏繁衍外迁闽西南、粤东南、赣南、广西、台湾以及东南亚海外各地的幅射中心。

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原居福建莆田甘蔗园猪屎巷的曾悦出仕在琼州府昌化军任职,由于有政绩,提升为南宁军判,知南宁军,领三县。曾悦年老后没有回乡,与8个子女一起落籍海南,卜居于小塘北村。

至明代,曾姓在四川、湖南、广东、江西、福建、湖北、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等省交叉迁徙流动。据资料记载,这期间,又有多支江西庐陵曾氏后裔迁徙湖南。湖南湘乡大界《曾氏族谱》载:南宋时,庐陵吉阳曾氏曾略的后裔曾霸迁居湖南衡阳;明清之际,曾霸下传至第十七世孙曾孟学迁居湘乡大界(今属湘乡双峰),为迁湘乡的始祖。湖南湘乡、益阳《曾氏族谱》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原籍江西吉安泰和县的曾远胜(字高瞻)迁居湖南宝庆府武冈州陡溪铺。曾远胜有5个儿子;其中有2个儿(曾富、曾荣)迁居湘乡。曾富、曾荣的后裔分迁湘乡、益阳等地。湖南湘乡寨子房《曾氏族谱》载:明初,曾四郎由江西万载迁居湘乡,卜居谷水七里塘曾家边;其后裔分徙寨子冲、茅田、松树头等地。

清代,由于清政府的政策倾向,鼓励移民,大批曾氏族人向四川迁徙。清康熙十年(1671年),四川政府出台“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中垦者准入籍”的政策,外省移民纷纷迁入四川。清雍正五年(1727年)由于灾荒,“日以千计” “楚省饥民”携家眷从长江水路入川者,不下数十万,这就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曾姓族人也在这次西行之列。据四川富顺《西湖曾氏族谱》载:“始祖志诚,元时由赣入粤。始迁祖兰耀、集虞,清雍乾间由广东迁四川富顺。”民国《成都曾氏支谱》载,仅广东兴宁曾氏就有成都、崇宁、新津、彭县、彭山、嘉定、犍为、华阳、金堂、仁寿等地;民国《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也说,广东长乐曾氏分别迁往简州、金堂、成都、华阳、新都、新繁、资阳。值得一提的是,清政府后期的太平天国革命,使湖南湘乡曾氏一族成了人们注目的聚焦点。从某种意义上就,湖南湘乡曾氏的曾国藩、曾国荃兄弟挽救了清政府的命运。湖南湘乡曾氏开基始祖曾孟学的第八世孙曾国藩(1811-1872年),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曾任内阁学士、两江总督、史部左侍郎等职。他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被后世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因镇压太平天国有功,曾国藩被清廷称为“同治中兴”的第一功臣。他著有《曾文正公全集》。对清政权同样功勋卓著的是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曾国荃(1824-1890年),字沅甫,号叔纯,贡生出身,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因与太平天国作战有功,被封为一等伯爵。由于二曾的社会地位和影响,湘乡曾氏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从明代末始,曾姓族人开始向台湾以及海外迁徙。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漳州府海澄人曾振赐迁徙台湾开垦,为曾氏进入台湾第一人。明末清初,曾氏族人辅助郑成功东征台湾,其后还有几次移民。康熙、雍正、乾隆、光绪年间曾氏族人相继往台。迁居台湾曾姓族人的主要聚居地有新竹、南投、台南等地。台湾曾姓除“龙山”之外,还有兰溪派、大湖派、龙潭派、西门濠口派、太平寨派、清源派、惠安派等等。曾姓人口在台湾已成为排列第16位的大姓。曾姓族人在向台湾迁徙的同时,也开始向海外迁徙。据福建安海《武城曾氏族谱》载:“应助,明威将军,生于顺治己丑年(1649年)五月二十八日,卒康熙乙亥年(1695年)十月初四日,旅葬安南国(今越南)。”“毓萱,字秉可,号仕受,生康熙戊戌年(1718年)九月十九日,……少游东瀛……”“毓应,生雍正五年丁末(1727年)二月廿二日,往番邦;”“毓蒲,生乾隆丙辰年(1736年)七月初九日,往暹罗;”“毓宁,生雍正壬子年(1732年)九月初八日,卒乾隆甲寅年(1794年)七月十三日,葬在暹罗。”福建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载:“传龙,生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年)正月初二日,往南洋。子纪炉、纪案、纪坛均在南洋;”“传挺,生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年)七月二十日,在南洋。配连氏,生光绪十七年七月初十日,在南洋。子纪照、纪饯、纪墀均在南洋”等等。曾氏族人在海外的侨居地主要有南洋,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等国。

如今,曾姓族人遍布全国;其郡望有“鲁都”、“天水”、“庐陵”、“鲁阳县”、“武城”;主要堂号除“三省堂”、“武城堂”、“追远堂”之外,还有“鲁阳堂”、“敦本堂”、“宗圣堂”、“守约堂”、“养志堂”、“若文堂”等。曾姓在中国姓氏人口排列中占第38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9%,成为人口众多的一个大姓;尤其以四川、湖南、广东、江西4省最多,约占全国汉族曾姓人口的66%。

 

上一篇:邱(丘)氏源流
下一篇:叶氏源流
网友分享

站内搜索
相关文章
中国林氏宗亲网推荐榜
  • 世界林氏宗亲总会世界林氏网马来西亚林氏宗亲总会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柬埔寨林氏宗亲总会新加坡林氏九龍堂自治会雅加达林氏宗亲总会福建省晋江市闽南比干庙林茂光将军专栏中国林氏站长博客浙南寻亲归祖
    欢迎提供宝贵意见東井圓佛會超级品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