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渊源
邓姓源出有五:
(一)邓姓出自子姓。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概括为:“邓姓出自于子姓,商王武丁封其季父曼于邓国,迨至春秋被楚国所灭,后裔以国为氏,称邓氏。”《三元邓氏家谱》也载:“邓氏得姓,相传源于殷商武丁在位时,武丁因封其季父曼(字德阳)于南阳(今河南省境内)邓国,遂以国为姓。故皆尊曼公为我邓氏鼻祖。”曼季立国于颍川昭陵之间,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附近,国名为邓国。周桓王(公元前719~公元前741年)时,邓宣(字吾离),为了对抗虎视眈眈的楚国,与蔡、郑二国交盟,以尊周室面朝服于周。周襄王(公元前651~公元前683年)邓被楚所灭失去封国后,邓国王室后裔以封国为姓,如邓扈乐在周宫廷内任卿士,邓廖为良将于楚,邓季为贤大夫于吴。这就是《元和姓纂》所说的:“曼姓,殷时侯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有说邓氏出自子姓。其先世殷朝武丁封叔父曼季于邓,赐姓曼,一传至辟方,二传至云都,三传至吾离,—便以国名为姓。”
(二)邓姓出自仲康后裔。
据《姓氏急救篇注》载:“邓,古国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以国为姓,是为得姓受姓之始。传说炎黄二帝时,一个以邓(登)命名的远古部落就已出现在今邓州一带。这一部落的首领邓伯温曾在黄帝时加入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并跟随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到夏朝初年,夏王仲康把其儿子分封到了邓地。(今河南邓县)。周王胡齐四年(公元前678年),邓国为楚国所灭,其后裔以国为姓,称邓氏。
(三)邓姓出自李姓。
南唐后主李煜封自己的第八个儿子李从镒为邓王。南唐为宋太宗赵光义所灭后,赵光义曾经下诏,追捕南唐宗室。李从镒的儿子李天和死里逃生。南唐李氏王室后裔为了避难,改姓为邓,避居新淦(今江西新干县)桃溪村;其后世子孙亦称为邓氏。
(四)邓姓源于邓林。
也有一种说法,说邓姓源于邓林。夏禹的曾孙仲康,封自己的一个儿子在邓林,建立邓国。后来,商朝的时候邓国被灭,邓国的遗民就用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邓。《路史·国名纪四》载:“邓,仲康子国,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者,今之南阳。”古代的邓林即今的林扒镇,距邓州市西南30公里。邓林是中国古代的树林,《山海经·海外北经》说:“夸父与日逐走,人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列子·汤问》中也有类似的传说。
(五)少数民族中也有邓姓。
1.瑶族邓姓
瑶族主要聚居在我国南方6省(区)的140多个县市,居住地域十分广阔,东起江西南,西至云南勐腊,南达广西防城,北迄湖南辰溪。目前人口达 300万。邓姓是瑶族原始姓氏之一。瑶族人民信奉“盘王”,把他视为本民族的开山始祖。据汉文瑶史《评皇券牒》载:评皇欲与高王一争雌雄;可是,评皇屡败,于是出榜招募天下英雄。盘瓠扯下皇榜,使用计谋咬杀了高王。评皇特赐三公主与盘瓠为妻。盘瓠夫妇生育有6男6女。盘瓠死后,评皇敕赐盘瓠为始祖盘王。6男6女为王瑶子孙,并赐盘、沈、包、黄、李、邓、周、赵、胡、冯、雷、唐12姓,瑶族从此诞生。
2.水族邓姓
水族也有姓邓的,如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邓恩铭就是水族。
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
3.土家族邓姓
土家族也有姓邓的,如率部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的邓玉麟就是土家族人。
土家族主要居住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其余分布在湖北省恩施地区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宣恩等县和四川石柱黔江、彭水等土家自治县。
4.京族邓姓
京族邓姓是由越南迁入的。
京族是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共约18000人,百分之八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竹山乡京族邓姓是从越南辗转迁徙到此的,他们先从越南涂山迁到澫尾岛的海边居住,清光绪年间又从澫尾迁到竹山的三德村居住。
5.蒙古族邓姓
据《隆化县姓氏》载,隆化县有蒙古族邓姓。
蒙古人的姓是多音节的,后来受汉族影响,逐步演变成单音节的姓。有的由蒙古人干脆取用汉姓。
6.彝族邓姓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有自己的姓氏。据宇宪文《巍山彝族姓氏分布调查》:云南巍山彝族83771人的调查表明,149个姓氏中有邓姓,但人数不是很多。
7. 满族邓姓
满族邓姓多为汉人入满籍形成的。据《清朝通志·氏族略》载:满洲旗分内尼堪有邓氏(原为汉族),邓安明,镶黄旗包衣(满语,即家奴、奴仆)旗鼓人、世居沈阳地方,任骁骑校尉。《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也载,邓明安玄孙大章、茂忠俱任笔帖式(清代官员,负责翻译汉、满章奏文书)。
邓姓的发源地在河南,因此郡望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县)。汉代以前,邓姓后裔的活动范围大部在河南及湖北北部一带。春秋末年,郑国人邓析(公元前545~公元前501)为郑国大夫。据《吕氏春秋·离谓》载:“郑国多相县以书者。子产令无县书,邓析致之。子产令无致书,邓析倚之。令无穷,则邓析应之亦无穷矣。”他反对不许民知争端与禁止民有争心的礼治,做竹刑,主张刑(形)名之治。子产“铸刑书”,邓析则教人学诉讼,开启“刑名之辩”的先河。
春秋周景王(公元前544~公元前578年)时,邓氏第二十六世祖邓侃复出为徐州刺史。春秋战国开始,因为战乱和入仕等原因,邓氏后裔逐渐扩展至四川,陕西,广东,江苏等地。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邓吾离之子邓况,自楚迁南阳之新野定居,繁衍成为庞大的南阳邓氏。南阳也就成了邓氏最为重要的郡望地之一。郡望南阳的邓氏以邓况为其开基始祖。其后,南阳邓氏分衍出6个著名支派,即高密邓氏(始祖为高密侯邓禹)、安定邓氏(始祖为邓骘)、平阳邓氏(其始祖为西晋尚书右仆射邓攸)、陈郡邓氏(其始祖为东晋荆州刺史邓粲)、洛阳邓氏(为东汉大将军邓骘之后)。
西汉时期,邓氏第四十二世祖邓通因佐汉有功,汉文帝赐他铜山。东汉时期,邓氏第四十七世祖邓禹因辅佐汉光武中兴,被封为太傅,谥元侯。邓禹举家从新野迁徙南阳宛城。据《后汉书》载:邓禹(2-58年),字仲华。新野三泉阪(今城郊乡板桥铺村)人他少时在长安就学,聪敏好学,十三岁能背诵《诗》,与刘秀为学友。他听到刘秀在河北起兵,便北渡黄河,追至邺县。刘秀见到他十分高兴,说:“我有委官封赏之权。你千里跋涉而来,是想当官为宦么?”他回答说:“不愿。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开竹帛耳!”刘秀十分信任邓禹,把他留在身边,随时同他长谈。邓禹劝刘秀:“今日之计,不如延揽英雄,取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乐阳之战,邓禹奉命与盖延到清阳镇压铜马义军,大获全胜,平定北川。建武元年(25年),邓禹由箕关进入河东,大战十天,攻占箕关,近而围困安邑。更始大将军樊参数万人攻打邓禹,邓禹在解南大败樊军,斩杀樊参。接着,王匡、成丹、刘均等将领汇合十余万大军,共同攻打邓禹。他大败王匡,生擒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平定河东。东汉建武元年(25年)刘秀即位后,封邓禹为大司徒,食邑万户。建武十三年,邓禹被封为高密侯。因此,郡望高密的邓氏以邓禹为其开基始祖。东汉永平元年(58年)汉明帝刘庄即位,感激邓禹对汉家天下的功德,拜他为太傅。同年,邓禹逝世,谥元侯。永平年间(58-75年),汉明帝追念邓禹的开国功勋,诏画像绘其像于南宫云台,为二十八宿之首。因此,邓禹的13个儿子大都被封为高官,其中,震、袭、珍皆封侯。邓禹第六子子邓训(字平叔)“少有大志,不好文学”;“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刘炟命邓训代张纡绣为护羌校尉。邓训用恩惠和信义对待羌胡。湟中诸羌胡都说:“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他们都十分感激邓训,都来通好。元兴元年(89年),汉和帝刘肇赐策追封邓训为平寿敬侯。邓氏后裔以 “谦恕”作为自己的堂号。邓训有5个儿子:骘、京、悝、弘、阊。邓氏族人为中兴汉室立下汗马功劳以及与东汉皇室的亲戚关系,一跃成为东汉最显赫的家族。东汉元兴元年(106年),汉殇帝刘隆去世后,刘祜即位(即为汉安帝),由皇太后邓氏辅政,邓氏也登上了权利的巅峰,邓骘、邓悝、邓弘、邓闾皆为列侯。但是,不久宫廷的权利之争,也把邓氏拖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元初七年(120年),在皇太后邓绥的主持下把与阎姬有杀母之仇的李氏所生的皇子刘保立为皇太子,引起阎姬的极大不满。永宁二年(121年),邓太后病死,安帝亲政。阎姬便开始实施扶持阎氏,打击邓氏的计划。她通过东安帝将阎显、阎景、阎耀、阎晏4兄弟并列为卿校,典掌禁兵。随着阎氏家族的势力迅速崛起,邓氏家族遭到灭顶之灾。阎姬指使他人诬告黄门侍郎、侍中、西平侯邓弘等曾反对立安帝,引起安帝不满,邓氏或被贬或被捕入狱。南阳 邓氏为了逃避杀身之祸,被迫纷纷外迁。据《南雄南阳堂邓氏联修族谱》载:邓禹之后“避阉氏之乱,十三房后裔,散居各省,以闽、广、楚、浙、豫章之省之间为多”。 据安徽《邓氏宗谱源流序》载,汉末,邓禹后裔因避乱逃至南昌城南35里的梅南涯(地名叫三里川)。东汉末,邓晋生为武威太守。武威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邓晋生举家落籍武威,繁衍成庞大的安定邓氏。邓骘的曾孙邓芝由上蔡避乱入巴蜀。
两晋的动乱更加加剧了邓氏的迁徙,开始向甘肃和江南发展,其主要聚居地有:南阳,安定,高密,新野,庐陵,广安,义阳,南安,成固,平阳,长沙,陈郡,安化等。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有南阳邓攸迁至福建宁化石壁乡,其后裔分衍泉州等地。邓攸是邓氏最早入闽者。东晋咸和五年(330年),邓岳出任广州刺史。《晋纪》载,成帝咸和五年(330年),“诏以陶侃都督江州,领刺史;以邓岳督交、广诸军事,领广州刺史。”邓岳卒于广州刺史任所。其后裔落籍广东,后扩衍至河南、安徽一带。郡望陈郡的邓氏尊奉邓岳为其开基始祖。隆和元年(362年),邓禹后裔邓锦常(字遐)任竟陵(今湖北汉阳)太守,徙居湖南长沙府,为邓姓湖湘世系开基始祖。太元二年(377年),邓粲出任荆州别驾,繁衍为郡望长沙的邓氏一族。邓粲,字长真,出生于东晋时的一个官宦世家,是大司农邓骞的儿子。邓粲年少时,受两晋玄学之风的影响,以“高洁”知名,原先他“志存遁逸”,隐居于山林民间,不愿人世受命做官。太元二年,邓粲应车骑将军桓冲的邀请出任荆州别驾。邓粲在任职期间政绩,深受桓冲倚重。太元九年桓冲病逝后,邓粲以病为由告退,专门从事著述。邓粲的著述颇丰,主要代表作有《晋记》(又名《元·明纪》)。刘勰对邓粲《晋书》的评价很高,他在《文心雕龙·史传》中说:“案《春秋》经传举例发凡,自《史》、《汉》以下,莫有准的。至邓粲《晋纪》,始立条例。”
唐初时,李煜之孙李天和改邓氏避居于今湖南安化一带。邓骘的第十九世孙邓超因仕宦而迁居江西宜春,成为江西邓氏之开基始祖。至唐代,南阳邓氏分衍出的支派更多,分别居于甘肃、山西 、湖南、河南等省的一些地区。如邓思罐隐居临川(今江西抚州)麻姑山学道,他曾受玄宗征召入京,两次随玄宗出巡。据江西衡东《江边邓氏七修族谱》载,唐僖宗时(874-888年),邓韫玉任江西袁州刺史,留居宜春北芒;下传六世,邓梅魁迁安福县瓜畲(江西吉安)。唐昭宗时(889-904年),邓处讷为武安军节度使,落籍邵州龙潭(广东阳春)。
宋时,邓姓在南方已播及江西、湖南、湖北 、福建、广西等地。北宋乾德元年(963年),邓肆与从江西乐安招携迁居虔化(今江西宁都)毕家塘。据《宁都城南南阳邓氏族谱》载:邓肆与先祖邓原化从河南新野徙至江西抚州赤栏,裔孙邓迪哲又转徙至江西乐安招携。宋乾德元年,邓肆与从招携迁虔化(今江西宁都)毕家塘;其后裔分徙宁都县城西门、南门和瑞金及福建宁化、清流等地。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邓志斋从宁化石壁经长汀、上杭而入广东松口,为入粤之始祖。从南宋始,江西乐安严塘的邓氏迁徙至江西宁都上三乡。这一支迁入的邓氏被称为新邓,即为南唐后主李煜第八子邓王之后。南宋末年,河南邓州钳庐陂人邓世通因得罪贾似道,被贬至潭州(今湖南长沙),后迁居龙阳上林村端平塔。(见湖南龙阳《邓氏七修族谱》)
宋末元初,名士邓向游学粤东,落籍南雄,繁衍为南雄邓氏一族。
元至明时,邓氏在南方各省迅速扩衍。元代,原籍江西万年县的邓扶验为广东平远知县,举家迁居广东平远,后转迁至湖南宜章之八里排道士湾,子孙卜居邑内城隍祠前。所以,湖南宜章邓氏尊邓扶验为其始迁祖。(湖南宜章《南湘邓氏续修族谱》)宁化石壁邓志斋的第六世孙邓均迁居广东兴宁开基;其后裔分迁梅州等地。元末,邓琯的第七世孙邓志斋(号太乙)中进士后在广东任职,为避战乱,隐居于广东梅县松口镇;他的9个儿子分赴外地择居。邓志斋的长子邓文约在元末明初辗转迁徙至闽西武平县坑头村(现邓坑村)定居;其后裔分布于武平邓坑、湍下峰村、小坪坑村、贤溪村及江西会昌县、瑞金和四川等地。元末至明初,邓君瑞自江西省鄱阳县瓦屑(土付)避地入皖,迁居于安徽安庆府怀宁县的白鳞坂。(见安徽怀宁《邓氏宗谱》)
明初,邓尔那从江右 (今江西省的别称)迁楚,在巴邑(今湖南岳阳市)龙湾定居下来。所以,邓尔那为湖南巴陵邓氏的始迁祖。(湖南巴陵《邓氏族谱》)洪武初,新建(今江西南昌)邓氏一支迁徙至湖南宁乡;迁居宁乡的邓氏后分衍为六个分支,即邓祥泽居玉堂铺,邓祥学居枧坪,邓祥业居石板,邓祥仕居清溪,邓祥任居善化塘赤,邓祥儒居大河前横。(见湖南宁乡《沩宁邓氏三修族谱》)洪武八年 (1360年),邓定庵从湖南茶陵迁居湖南衡山的赦田村。邓定庵原籍吉安(今属江西),后迁徙至茶陵,后转徙至湖南衡山。(见湖南衡东《江边邓氏七修族谱》)洪武十三年(1380年),邓鹤轩以兵部侍郎入蜀,从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迁居四川广安州北姚平家。邓鹤轩系南宋时爱国人士、江西吉安邓氏邓郯、邓光荐一支的族人。(见四川广安《邓氏家谱》)明代,陆续有江西石城、瑞金、宁化等县邓氏徙居江西宁都(习惯上称之为老邓)。成化年间(1465-1487年),邓思明自江西吉水迁居湖南常德府龙阳县大围堤,为六甲派始祖。(湖南龙阳《六甲邓氏族谱》)嘉靖年间(1522-1566年),邓信自湖南茶陵迁居湖南湘潭严冲。(见《湘潭严冲邓氏五修族谱》)明代时,邓朝相自湖南长沙迁居湖南湘阴的邓家坝。(见《湘阴邓家坝邓氏族谱》)
清初,清朝廷为了四川地区人口锐减的的问题,特颁布招垦条例,实行种种优惠政策,吸引两湖及闽粤等大批农民入川开垦。据《广汉邓氏族谱》载,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邓炀从原籍福建长乐携妻带子入川,定居于川北遂宁。《渝北邓氏崇孝堂续修族谱》载,雍正元年(1723年),邓登班从祁阳(今湖北祁阳)城山头徙居渝北。
邓姓迁徙台湾最早的历史在明末。明末时,江西宜黄县籍的邓显随郑成功入台,去世后葬于现在彰化县的八卦山。尔后,约于康熙 (1662~1722年)末年至雍正初年(1662~1735年),又有广东饶平的邓禹善携长子邓复利(字伯礼)、次子邓复扇(字伯铙)和族人一起入台开垦。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广东省嘉应州镇平县(今蕉岭县) 的邓彦拔携眷渡海移垦台湾,初居于海山堡彭福庄(今之树林镇);其后裔邓缙光(义钟)移居于新竹县穹林乡,自设私塾教化乡里,后又移教于龙潭。穹林乡亲为了感念他作育英才,有教无类的贡献,特由郑、林二姓合建今之穹林乡文昌庙,以为纪念。邓姓在台湾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已成为台湾较大姓族之一,有2200多万人口,列台湾第56大姓。邓姓在台湾主要分布于台北、宜兰、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屏东、花莲、澎湖等县;其中以苗栗、新竹、嘉义、台北 4县邓姓人口为最多,占全部台湾邓姓总人口的60%。闽、粤邓氏族人迁徙台湾之后,有一些人进而又徙居海外者,其族人的足迹已经遍布东南亚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
如今,邓姓已繁衍至全国各地,主要郡望地有:南阳、安定、高密、 平阳、长沙、陈郡、洛阳、宜春、南雄等。其主要堂号有: 平寿、谦恕、南阳、南雄、讲学、集文、两秀等。而且邓姓人口众多,分布很广,总人口约864万余,在中国姓氏人口中排列第34位,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原地区、长江流域及沿海一带;其中以四川、广东、湖南3省邓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邓姓总人口的56%;其次是湖北、江西、云南、广西4省,其邓姓人口约占全国邓姓总人口的24%。四川省为邓姓人口最多的第一大省,其邓姓人口占全国邓姓总人口的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