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渊源
罗姓的主要出源有三个方面:
(一)罗氏出自妘姓,为黄帝的孙子颛顼的后裔,祝融之后。
《元和姓纂》载:“罗、祝融之后,妘姓国。”
据《说文通训定声》、《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通志·氏族略》等有关资料所载,“妘”姓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据《说文通训定声》记载,鄢、郐、路、逼阳、鄅等姓,都是古时的妘姓国。“罗”字在古汉语中的创意即为“捕鸟的网”。相传在原始社会后期,在今鄂豫皖三省交界的荆楚的境域上,生活着一支擅长畜牧、以编织罗网捕捉鸟兽为主要生活来源的部落,人们称之为“罗部落”。荆楚诸部落都奉黄帝为其始祖,而罗姓人也称自己为黄帝的后代。据司马迁的《史记·楚世家第十》载:“楚人的祖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高阳氏是黄帝的孙,昌意的子。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又名老童),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氏主掌火政,很有功绩。能使天下光明,于是帝喾就封他为祝融(主管火政的官称祝融)。后来共工氏作乱,帝喾派重黎去讨伐共工氏。但没有成功,为帝喾所杀。后来帝喾又命重黎之弟吴回去平叛,吴回平定共工之乱后,帝喾又命吴回主掌火政,也称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了六个儿子,都是剖开母亲的左肋而生的。长子名昆吾……六子名季连。季连姓芈,楚人就是他的后代。……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以后就再没法写出他们的世系了。”(这里的人名均系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据说穴熊的后人中有一部分后来发展成为楚国的王室,有一部分就是后来罗姓的先民。所以,罗部落与荆楚同宗。夏朝时,罗部落为夏王朝的臣民,依附夏天子。商汤王消灭夏桀王后,罗部落随荆楚诸部避祸西迁至荆山楚水之北的今甘肃省正宁县附近的罗山罗水一带。周武王九年(公元前1068),罗部落一位叫匡正的,奉周武王之命南征有功,被封为安南“罗国公”。周武王十一年,周武王率领八百诸侯征讨商纣王。罗部落因灭商有功,被封为子爵,为罗子国。传说,当时罗子国的首领称大罗氏,在朝中为掌鸟兽的官。约在公元前10世纪中期,大罗氏失宠于周王室,被迫率子民越过秦岭,沿着淅水向南迁移至今湖北荆山西北的宜城、房县一带,成了楚的属国。楚国一直想吞并罗子国。据《左传·桓公十二年》载:鲁桓公十三年(公元前699年)春天,楚武王派大夫屈瑕率军讨伐罗子国。屈瑕因骄傲轻敌,在楚军渡鄢河时,挣先恐后,队伍大乱。罗子国班公指挥大军乘机反击,一举大败楚军。为此,周王室还嘉封班公为“罗侯”。罗子国与楚国相比,毕竟国力相差太大,于公元前690年,终为楚国所灭。罗国被楚国所灭,一部分子孙遂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宋人邓名世所著的《古今姓氏书辩证》一书对这段史实有记载:“春秋时,楚莫敖伐罗,罗人乘其不备,与卢成夹攻之,屈瑖不能克,其后楚复伐罗,并其国,子孙以为氏。”
(二)少数民族中改汉姓姓罗。
1.春秋时,赖氏族人被楚灵王迫害,逐改姓罗、傅二氏。
2.据《魏书·官氏志》中载:北魏孝文帝时,推行汉化政策,下令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姓,其中叱罗氏、破多罗氏皆改成汉姓罗姓。
3.据《通志·氏族略》载:唐朝时,西突厥可汗斛瑟罗在大唐圣历二年(699年)率部族约六七万人内迁,后其客死长安。他的后裔逐渐汉化,遂改姓为罗姓。
4.清代时,满族八旗姓中爱新觉罗、萨各达氏、罗佳氏、鄂穆绰氏等后裔均有改姓为罗者。
(三)少数民族中有罗姓。
1.中国少数民族中苗、布衣、彝、土家、瑶、蒙古、满、土、京、拉祜、哈尼、白、黎、仡佬族、侗族、东乡族、回、壮、朝鲜、羌、布朗、俄罗斯、仫佬、佤族等民族及台湾土著人中均有罗姓。他们原来是汉族的罗氏子孙,因长期与少数民族交往中逐渐融入少数民族中。如据《北胜府志》载:清乾隆时期,罗氏子孙有一支西迁到云南的北胜州,成为当地彝族大姓之一但仍保持罗姓,逐渐形为彝族的罗姓。又据《贵州府志》载:贵州水西彝族的安氏,本姓罗氏。
2.土族中的罗姓为土族罗古尔氏汉译。在土族语言中,因罗古尔地方因出产油菜子而闻名,而称罗古尔地方的土族人为罗古尔·孔,即种油菜子的人。土族语言译成汉语后,罗古尔氏人便取第一个字罗作为自己的姓,为罗姓。
古代罗部落活动和繁衍生息地在今鄂豫皖三省交界的荆楚的境域。商灭夏后,罗部落随荆楚诸部西迁至今大别山西北的河南省罗山县和东南的湖北省罗田县。西周初年,罗部落被封为诸侯国。春秋时,罗子国为小国,“代隶襄阳之宜城”,后迁都于湖南长沙。春秋周庄王佗七年(公元前690年)罗子国传至第24世罗万通时被楚国并后,罗万通与次子罗苍噩逃至襄阳黄龙洞避隐,其长子罗芳噩逃往四川。其遗民被迫迁徙至丹阳附近的枝江,开始以罗为姓。楚文王时(公元前689-公元前676年),楚国把都城从丹阳迁到郢(今荆州城西纪南城),再次将罗子国的遗民驱赶四散。战国周显王三年(公元前370年),罗子国的建国君主匡正的第31世孙罗凌甫在枝江复国。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20年),罗凌甫的孙子罗守陇由枝江再迁今天湖南长沙附近的汨罗一带。因此,汩罗一带被历史地理学家家称之为“古罗国地”或“春秋罗国地”。也有一部分罗氏人与卢、庸遗民一起向西进入川东,定居阆中,成为“板楯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载,西汉时板楯蛮有七姓,罗姓为七姓之首,即为罗子国王室后裔。
秦末期,罗氏第四十一世、长沙人罗君用,任武陵县令。罗君用督运官铁时,溺水于洞庭身亡。这是历史上罗姓的又一次崛起。因此,唐天宝元年(742年)清徽殿大学士、罗氏后裔罗颖为《豫章郡闽沙罗氏族谱》撰写的“罗氏族志”载:“罗氏出于重黎,为黄帝司徒,曰祝融,是时以火号曰赤帝。”罗氏“本姓妘,周初封其后于罗国,因以以为氏。凡罗皆其后也。至春秋时,罗为小国,代隶襄阳之宜城,徙荆州之枝江,末徙长沙。秦武宁令罗君用为督运官铁,溺于洞庭。” 西汉时,“君用遗孤珠,仕汉为治栗内史。”罗君用的儿子罗珠奉命驻守九江郡。罗珠在今南昌一带修筑一座城堡,并亲自在城墙周围栽种豫樟树。豫章罗氏尊罗珠为始祖。豫章罗氏不断的繁衍壮大,很快成为当地望族。因此,有罗姓“望出豫章、长沙”之说;据《太平寰宇记》载,当时豫章五大姓中罗姓居首位。
三国至两晋时期,罗姓主要繁衍地还是以长沙、豫章、襄阳三郡为主,活动范围的湖南东部和南部,江西省锦江流域、南昌市清江区域,湖北襄阳、南漳、宜城、当阳、远安等区域。三国时,湖北襄阳罗氏的罗宪出仕为蜀汉的太子舍人;晋代时,豫章罗氏的罗企生曾任武陵太守,襄阳罗氏的罗友曾任襄阳太守。据《世说新语》载:“襄阳罗友有大韵,少时多谓之痴。尝伺人祠,欲乞食,往太蚤,门未开。主人迎神出见,问以非时何得在此,答曰:‘闻卿祠,欲乞一顿食耳。’遂隐门侧,至晓得食便退,了无怍容……” 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年),罗友为荆州从事时,荆州刺史桓温为车骑将军王洽饯行。罗友不请自来,说是有事禀报。桓温只好让他入席做陪。酒足饭饱后,罗友要起身告辞。桓温问他说:“你不是有什么事要禀报吗?”罗友摩挲着肚子说:“听说白羊肉鲜美,从没吃过,就来了,哪有别的事?”说完扬长而去,毫无愧色。这位浪漫可爱的饕餮者罗友深受桓温器重,委以襄阳太守。此时,罗姓族人也已流入四川,成为四川一个大姓。四川罗氏出了一位名士叫罗衍。据《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九》载:“罗衍,字伯纪,成都人也。为述郎,说尚书解文卿、郑文伯,使谏述降汉,为子孙福。解、郑从之。述怒,闭二子于薄室六年。二子守志不回,遂幽死。衍卒察孝廉,征博士。(比六百石,相当从四品)。” 西晋元康九年(299年),天水、略阳、扶风、始平、阴平、武都六郡流民数万户十余万口在巴氐酋领李特、李庠、李流率领下经汉中入蜀“就谷”。益州刺史赵廞杀死李庠及子侄十余人,特、流率众攻破成都,杀廞。西晋王朝命罗尚为益州刺史率兵万余入蜀,限令流民还乡,并图谋镇压。《晋书·李特传》载:“罗尚贪残为百姓患,而特与蜀人约法三章。……百姓为之谣曰:‘李特尚可,罗尚杀我!’”晋西晋永兴元年(304年),李特之子李雄攻下成都,击走罗尚。晋代,豫章罗氏进入全盛的发展时期。豫章罗氏罗瑭的第四世裔孙罗企生、罗遵生以忠孝闻名。据《晋书》载:罗企生(363-400年),字宗伯。初以母命师从袁崧,崧授以仁义礼学,诗词音律。企生勤学并悟性敏捷,学业超群,崧曰:“罗子刚不激,柔不靡,可造栋材。”初拜著作佐郎,荆州刺史殷仲堪引为别驾,迁功曹,政声大振,擢升武陵太守。未至,桓玄攻仲堪,仲堪留企生为谘议参军,参与军政事宜。仲堪为人多疑少决,企生深感忧虑,对弟遵生曰:“殷侯仁而无断,事必无成。”果中其言。桓玄军逼,仲堪败走,文武无送者,唯企生随从。路经家门,弟遵生曰:“家有老母,将欲何之?”企生挥泪曰:“今日主事,义必死之,尔等奉养母孝不失子道,一门之中,有忠有孝,吾愿足矣,夫复何恨!”罗企生被桓玄捉获后,有人劝他投降。罗企生说:“始焉蒙晋之恩,不能全君臣之义,继焉蒙殷以国士之遇,而又不能共殄丑逆,何面目复其生乎?”恒玄闻之大怒,遂执其兄弟曰:“尔将何言?从吾,释耳!企生曰:“昔文帝杀稽康,其子仍晋忠臣,吾若效之,乞释弟以养老母。”恒玄答应了,杀害企生,释放了弟弟遵生。罗遵生遵照兄长的意愿行孝义,事母胡氏至孝,朝夕勤菽水,问寒嘘暖,事事亲躬。他母亲去世后,“遵生结庐守墓三年,衣不解带,孝感神明,世称大孝子。豫章太守胡藩、邑宰鲁樊重其孝行,表其门曰:‘一门忠孝’。” 唐元和七年(812),由长安少尹罗绍慎主持在江西南昌柏林修建豫章罗氏的“报本堂”(又称柏林罗氏大宗祠)纪念先祖。 南唐后主李煜还为其亲笔书写“乔木世家”的匾额。罗企生、罗遵生的后裔形成两大支脉,不断发展壮大,向外扩迁。他们先是向南进入两广地区,向西进入湘西和湘南,再向西进入川东、贵州、云南等地。到了唐朝以后,这两大支脉已经分布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广东、福建、四川等地。
西晋“永嘉之乱”后,罗姓族人大举南迁,由原聚居地湖南,迁至江西、广东、福建等省,成为南方一大姓氏。江西《罗氏大成谱》称:“(豫章罗氏)在晋、宋、齐、梁之际,散居天下……”
南北朝时, 在北方山西等地也有一支罗氏家族十分显赫。据《魏书·列传第三十二》载:“罗结,代人也,其先世领部落,为国附臣。刘显之谋逆也,太祖去之。结翼卫銮舆,从幸贺兰部。后以功赐爵屈蛇侯。太宗时,除持节、散骑常侍、宁南将军、河内镇将。” 魏帝为了表彰罗结的功绩,特“赐大宁东川以为居业,并为筑城,即号曰罗侯城。” 罗结的儿子罗斤、孙子罗敦、罗拔及罗敦之子罗伊利、孙罗阿奴,罗拔之子罗道生、孙罗延等先后承袭爵位,任朝廷要职。从北魏道武帝至东魏武定年间160多年里,罗结一族世代为宦,功高位显,为当地名门望族。
隋至唐时期,罗姓族人人才辈出,著名的有隋末幽州总管罗艺、罗士信。罗艺(?-627),字子延,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人,寓居京兆云阳(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隋末任虎贲郎将,驻守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罗艺父亲罗允刚,在北齐时因功高被封为燕公。罗允刚中年早亡,罗艺就袭燕公之职。隋大业十二年(616年),罗艺起兵反隋,取得柳城(今河南省西华西,位于漯河市东北)、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位于蚌埠市西)等地,自称幽州(今河北省涿州市)总管。唐武德元年底(619年),罗艺归唐后被赐为姓李,封燕郡王。罗士信(595-622年),齐州历城人(今山东济南)。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大业年间(605-618年),罗士信为齐郡(即齐州)通守张须陀属下一员战将。张须陀被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所杀后,罗士信随同裴仁基等归降瓦岗军,被授以总管之职,后又率所部千余人降唐,被拜为陕州道行军总管。罗士信作战勇猛,带兵有方,治军严格,赏罚分明,深受部下拥戴。在随秦王李世民攻伐王世充中,罗士信屡立战功,被授予绛州总管,封郯国公。同时,罗姓族人自湖南、湖北和豫章逐渐向全国各地播迁已遍及江西、湖南、湖北、山东、山西、浙江、河北、四川、安徽、福建、广东、陕西、江苏等地。如,唐朝名儒罗道琮为蒲州虞乡(今山西永济)人,著名诗人罗隐为新登(今浙江富阳)人,节度史罗宏信为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人等等。唐末战乱,与日俱增加剧了罗姓族人南迁。唐总章年间(668-670年),河南罗氏军士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后落籍福建。据《江西罗氏大成谱》载:唐僖宗年间(874-888年),由于战乱,豫章罗氏始祖罗珠的第二十八世孙罗景新先是迁往江西赣州府宁都州;罗景新的第三世裔孙中有两支分别徙居广东大埔、兴宁。后来,罗姓族人沿汀江南下进入广东梅州、兴宁,成为客家罗姓一族。广东兴宁《东门罗氏族谱》也曾提及五代时期,“元杰公者,遍往永平、襄阳、长沙、豫章、山东、浙江等处,访问宗族。”可见五代时期罗姓已经播迁这些地方。
至宋代,罗姓子孙更是遍及全国各地;其归为集中的是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豫章罗氏又一次受到世人的注目。北宋徽宗赵佶特为柏林的罗氏大宗祠书写了御制宗祠诗:“罗氏大宗祠,晋唐柏垂丝,始代不迁祖,万古常如斯”。北宋乾德中(965年),豫章罗氏罗遵生的第十七世裔孙罗彦瓌携家迁广东南雄府保昌县牛田坊沙水村珠玑里,为入岭南南雄定居始祖。罗彦瓌(923-969年),讳瓌,名彦,字宝兆,号万庄,罗应通的长子,山西临川人,后迁祥符县尚德里居,为北宋开国元勋。据《宋史》第二百五十卷·列传九载:罗彦瓌后晋时补内殿直,后周世宗时累迁散指挥都虞侯。北宋建隆元年(960年),罗彦镶拥立赵匡胤为帝有功推为内外马军都军头,从太祖平李筠,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建隆二年出为彰德军节度使,改安国节度使,先后击败契丹、北汉军、后移镇华州,乃宋朝开国功臣。开宝二年(969年),罗彦瓌卒,赐忠烈王,溢英武侯。北宋政和间(1112-1117年),豫章罗氏罗企生的后裔罗富仁老奉命出使高丽。罗仁老,字富,罗廷重的次子,生于宋嘉祐八年(1063年),萍乡县令,大观二年(1108年)明堂恩进武骑尉加云骑尉升奉议郎。罗富奉命出使高丽时,碰上了高丽受外侵内乱而南逃亡命。罗富未能返国复命,只好定居高丽。高丽平乱后,高丽王朝敬慕罗富的才华,任命他为高丽正议大夫,擢监门卫三品上将军。罗富落籍高丽后荫妻育子,世代绵绵。高丽罗氏的位、桂、硕、世、源五大派系均是罗富的后裔。罗富遂成高丽罗氏一派肇基始祖。在江西省内除豫章罗氏外,还有南昌东坛罗氏、庐陵 村罗氏、吉水罗氏、丹山罗氏、永丰水东罗氏等宗支。
元代始,由于战乱,许多罗姓族人逃亡至四川、贵州、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域。长期与少数民族一起生活、逐渐融入少数民族的大家庭,土家族、彝族、苗族、布依族、瑶族、侗族等都有罗姓后裔,并逐渐发展成为各少数民族中的大姓。豫章罗氏第四十五世裔孙罗尚立由江西虔州迁居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明代又迁往上杭县扶阳;其子罗新松徙居广东梅州。
明洪武元年(1368),豫章罗氏罗企生的后裔罗思聪,讳仕谦,号汉明,由江西吉水县徙迁湖南衡山二十八都黑田开基立业,为湖南黑田罗氏基祖,世称黑田罗氏。
罗姓族人迁徙海外的历史比较久。春秋时期,罗子国被楚国灭亡后,一部份罗姓族人漂洋过海,在海外寻找生根发展之地。他们迁到湄南河下游,进入赤土国(即后来的罗斛国)。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年),罗斛国吞并了暹国,建立暹罗国(即今泰国)。暹罗国以吉蔑族人为主,占其全国人口的80%;而吉蔑人中有一部份人即是罗子国灭亡后逃往赤土国的罗姓后裔。清雍正初年(1723年),福建漳州罗姓人与郭、何二人一道到台湾基隆开垦,这是目前所能见到文献记载罗姓族人外迁海外最早记载。雍正八年,广东人罗朝章又赴台湾新竹红毛乡开垦。雍正十一年有福建泉州人罗合泉在台湾彰化县东螺西堡新庄仔庄开垦。此后,大批罗姓族人远渡重洋进入台湾谋生。如今,罗姓成了台湾大姓,其人口在台湾排名第十八位。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祖籍广东嘉应梅县石扇堡的罗芳伯在西婆罗洲(今加里曼丹岛)建立了一个共和国式的兰芳公司,实行“兰芳大总长制”,立国时间达108年(1777年—1885年),是海外罗姓影响最大者。在海外的罗姓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东南亚等国。
如今,罗姓人口排行中国姓氏人口的第2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6%。其分布广泛,其郡望地有豫章、长沙、 襄阳,堂号有 尊尧堂、豫章堂、“嘉德堂”、“贻谷堂”、“柏林堂”、“明德堂”、“锦厚堂”、“崇文堂”、“永祭堂”、“归厚堂”、“光裕堂”、“火龙堂”、“敦睦堂”、“丕振堂”、“渝德堂”、“尊敬堂”、“崇彝堂”等。但是,罗姓分布比较集中的还是四川、广东、湖南、江西、贵州、湖北6省;6省的罗姓人口约占全国罗姓总人口的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