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广告位招租:13727944447

李氏源流

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更新时间:2009-6-3 1:00:51  返回首页

一、渊源

出源有五:

(一)李出自“嬴”姓皋陶之後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皋陶,字庭坚,为舜大理(掌管刑法官),遂以理为姓(古字理与李为通用字)。皋陶之后理征(字德灵)继承父志为商朝执法官。理征执法不阿,为纣王所不容,终遭亡身之祸。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幼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今河南省安阳地区)时,饥饿不堪,见一棵李树上结着果子,便摘下来充饥,母子得以活命。为感激李子的活命之恩,便指树为姓,为幼子取名为李利贞。李利贞为李氏得姓始祖。

也有资料认为“春秋时道的创始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李”为氏,称李耳。”但据永安《陇西李氏谱》载:李耳为贞利的第十世裔孙。“耳,名聃,号伯阳,又名老子、太上老君。……籍苦水县(含河南鹿邑县)。生于春秋时期周定王三年(公元前604年)二月十五日。李耳是富于神化似的,“相传其母精敷氏,梦太白金星入怀,怀孕九九八十一年方生耳于李树下,出生时,广额隆  ,耳长七寸,五官异人,啼声宏亮,毛发皆白,犹如老人,故名老子。”李耳曾为周守藏柱下史,52岁时为楚宰相,后陷于秦修道,著《道德经》上下五千言,留传于世。也有不同的法,如:《剑沙三元李氏谱》将李耳列为第十六世祖,广东梅州《要氏族谱》则把李耳列为第十七世祖。

(二)据《北史》载:赵郡李氏为赵将武安君之后,李左车其先也。

(三)据《魏书》所载: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叱李”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四)其姓氏改李姓。

唐初,开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16姓(其5为复姓)赐与国姓“李”。

少数民族一些姓氏改为李姓。如:清代满洲八旗姓富察氏、李佳氏、萨克达氏、伊喇氏、罕楚氏、乌库里氏大部分改为李氏。瑶族勒雷氏,拉祜族黑苦聪人阿李氏、黄苦聪人亥扣氏,哈尼族哈斗氏,德昂族(原称崩龙族)红崩龙居荣劳氏、花崩龙劳够氏,傈僳族饶利时氏,佤族也龙氏、鲁赛氏、英龙氏,景颇族木日氏、梅普氏、恩孔氏,鄂伦春族尼力吉尔氏,裕固族鄂盖尔氏,白马藏族娃鲁氏等,汉姓均为李。

(五)少数民族有李姓。

明、清时,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土司及巡检中有不少姓李。

台湾土著、云南兰坪若若人、回、苗、壮、瑶、白、畲、土、侗、水、彝、傣、满、氐、黎、羌、奚、怒、京、朝鲜、契丹、靺鞨、党项、鲜卑、回纥、沙陀、突厥、高车、布衣、仡佬、毛难、仫佬、土家、纳西、蒙古、阿昌、保安、东乡、锡伯、达斡尔等民族中均有李姓。

 

大多汉族李姓以李利贞为得姓始祖。李利贞的父理征被纣王杀害后,其妻子契和氏带幼子利贞避难于伊侯之墟。伊侯之墟的地理位子在今河南省安阳地区。据《新唐书》记载:李利贞也是娶陈国契和氏家的女儿,生儿子叫李昌祖。李昌祖后在陈国任大夫,居于苦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李昌祖的儿子叫李彤德。李彤德的曾孙叫李硕,被周康王赐采邑于苦县。所以,李利贞的第十一世孙李耳(号老子),生于苦县厉乡曲仁里。李耳在周平王时做过管理藏书的史官。可见,在商周时,李姓最早的生息在河南一带。李耳之后,李姓族人,扩衍至山西、四川、河北、陕西等地。春秋晋文公时(公元前636-公元前621年),李离在晋为理狱官;战国魏文侯时(公元前446-公元前397年),李悝在魏为相。晋与魏都城分别在今山西翼城、山西夏县。们的后裔都落籍于山西境域。战国秦昭襄王末(约公元前256-前251年),著名水利专家李冰为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太守。据《华阳国志·蜀志》载,李冰在都江堰安设石人水尺,在今宜宾、乐山境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庆县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以及修索桥,开盐井等。百姓建庙宇纪念他。李冰也成了这一支李氏入蜀的先祖。李耳世系的李氏分衍于今河北、甘肃等地。李耳以下的几代世系为:李耳之子李,字尊祖,入仕于魏国,为干术大夫。李宗之子李同为赵国大将军。李同之子孙李兑为赵相。李况之子李跻为赵国阳安君。李跻有两个儿子:李云、李恪。其中,李恪之子李洪为秦国太子太傅;其孙李兴族为秦将军。李兴族之子李昙,字贵远,入仕于赵国,封柏人(今河北唐山)侯,后又入秦任御史大夫。李昙有4个儿子:李崇、李辨、李昭、李玑。其中,长子李崇,任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守,封南郑公。陇西李氏后来分衍为39,为李姓最重要的一支,固又有“李氏根基在陇西”之说。因此,陇西成为李姓的重要郡望地和堂号。陇西的李氏尊李崇为开基始祖。李昙的第四子李玑在战国末任秦国太傅;他的次子李牧在赵国做官,定居在赵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称赵郡。赵郡房后又分衍出东、南、西三支,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因此,邯郸李氏尊李玑为开基始祖。

战国周赧王延十五年(公元前300年),巴人李姓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巴人原为商朝时期周姓(当时姬姓)的后裔,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巴人以虎为图腾(堂徽),巴人读虎为李字,以虎图腾为姓氏,遂依音为“李”。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周慎靓王定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国灭巴国。巴人流离失所,一部分人留于在四川,成为板楯蛮;另一部分人南徙至湘西,成为武陵蛮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人迁徙到鄂东的称江夏蛮和五水蛮。成汉国,后灭于东晋。巴人李姓也逐渐演化为李姓的一支。

 西汉时, 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即《史记·老子列传》中说的:老子后裔李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中太傅,因家于齐焉”。 李解留居胶西的高密,即今山东高密县。也有一支李姓迁入江西。西汉更始年间(23-23年年),李淑任军师将军,落籍豫章(今江西南昌)。东汉时,李姓族人扩衍至辽宁(抗击海贼的李久为辽宁辽阳人)、宁夏(车骑将军李催为宁夏吴忠人)、江苏(占星家李南为江苏句容人),至广东(交趾刺史李进为方东高要人)、湖北(丹阳太守李衡为湖北襄阳人)。也有一支李氏继续徙居西南,进入云南(三国蜀汉兴亭侯李恢为云南澄江人)。入滇的一部分李姓族人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

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尤其是李暠在河西地区的敦煌建立李氏的西凉国,大大地提高了李姓的声望。李暠(351-417年),字玄盛,小字长生,汉族,陇西成纪人,为李昶的遗腹子。这一支李氏称是西汉李广之后,李氏先祖自汉代移居狄道,世为西州大姓。东晋隆安元年(397年),李暠为北凉的效谷县令,隆安四年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是年,李暠据敦煌称王,建立西凉国。李暠统治西凉,尚能崇尚儒学,兴办教育,建初十三年(417年)去世,谥武昭王,由其子李歆继位。

隋末,隋炀帝昏庸无道,引起天下大乱。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北)乘机起兵反隋。陇西成纪的李氏世代显贵。李渊的父李昞(字光华)南北朝时入仕北周,任安州总管,被封为唐国公。李昞去世后,其长子李渊(字叔德)袭唐国公。李渊后又受隋炀帝弘化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大权。他与其子李世民等从太原起兵,翦灭群雄,统一全国,开创大唐伟业。李渊称帝9年后去世,由其次子李世民继任皇位。李世民即位后,分封李氏兄弟和儿子为王。李氏大唐统治中国近300年,李氏作为“国姓”,显贵之至,因而人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陇西李氏也就遍及全国。

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封其二十弟李元祥为闽越江王。李元祥,字仲瑞,生于隋大业十年(614年)。唐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封他为许王,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又改封他为闽越江王,是陇西李氏入闽最早的一支。因此入闽李氏有一楹联说:“分宗大理始,开派江王来。”贞观十三年,李世民又下诏实行宗室勋贵世袭州刺史的制度,令皇子21人任州刺史,子孙世袭。唐载初元年(689年),武则天对李姓皇族大肆籍除,黜夺封爵。李元祥的孙子李祖丛被黜夺“武阳郡王”封爵,流放岭南。李祖丛流放途中在福建南安落脚。次年,武则天又谴特使将李祖丛杀害。李祖丛有两个儿子:李万寿、李万康。李万康生有4子;其长子李楚圭在“天宝之乱”时被召募入卫,授漳浦郡参军,乾元二年(759年)任廉防五州节度使,因讨寇有功升为云麾大将军,宝应元年(762年)封为陇西开国公,食邑七百户。李楚圭有4个儿子;其长子李尚昊,字上瞻,号崇明,唐上元二年(761年)授游击将军,守左武尉,封上柱国,赐紫金鱼袋。

唐代,李姓族人有过三次大举入闽:第一次是在唐总章年间(668-670年),陈政父子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往闽南镇压“蛮獠啸乱”。河南固始籍将佐李伯瑶随陈氏父子入闽开发漳州,功绩卓著,留居当地,其子孙散处龙溪、漳浦诸县。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中原鼎沸,衣冠南走”,又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营州柳城契丹族人李光弼任河东节度使与郭子仪一同平定“安史之乱”。宝应元年(762年),李光弼出镇徐州,进封临淮王,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李光弼的子孙蕃盛,形成庞大的金陵李氏,其后裔分衍于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第三次为唐光启元年(885年)王绪、王审知入闽时,河南籍将佐之入闽,后落籍于莆田、晋江等地,其后裔分衍宁化、上杭、邵武、清流以及广东的五华、揭阳、潮州、惠来、梅州等地。

唐末,也有一些李氏族人是因避乱南迁的。如大中二年(848年)因“牛李党争”失利,两度为相的李德裕(今河北赞皇县人)被贬崖州(治所在今琼山区大乡附近)。大中四年正月,李德裕卒于贬所,其部分子孙留居崖州,成为最早徙居海南的李姓人。据江西《宁都陇西李氏九修族谱》载,其先祖李熙煦避战乱,由中原南徙江西抚州赤南门。其后裔李子鱼为御史大夫,于唐后期从抚州赤南门迁居江西宁都清泰乡琳池。唐末,李子鱼的后裔又从清泰乡琳池迁徙至宁都石上湖圳口、宁都东山坝等地。

宋代,一方面是原已南下的李氏继续在江南一带扩繁。据福建、广东李氏族谱载,李氏后裔于宋代由赣南迁往汀州、宁化、永定、武平、始兴、连平、平远、大埔、兴宁、蕉岭、南雄等地。另一方面北方的李氏继续大规模南迁,尤其是“靖康之变”之后,大批中原人士纷涌南下。南下中原人大都以寓居浙江、江苏者为多,其次是迁居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如宋代名相李纲的重孙李孟、玄孙李珠,因避宋元之乱,南迁至浙江,后又迁居江西石城。李珠再迁入福建,定居汀州宁化石壁李家坊。李珠生金、木、水、火、土5子。李金德留居宁化;李木德、李土德迁居长汀河田;李水德迁居邵武;李火德从石壁入长汀,复下上杭定居丰朗村。治海制置使李曾伯(今河南武陟)举家南下定居嘉兴 (今属浙江);潭州知州李芾从开封徙居衡州(今湖南衡阳)等。

从明代始,闽、粤李姓族人陆续进入台湾。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郑芝龙设寨于台湾的笨港(今北港),福建籍的李魁奇入台为郑芝龙守寨,这是入台最早的李姓人。清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许多福建、广东籍李姓将士随同入台,后落籍台湾。据《台南市志•人物志》载,李姓人物就有:延平郡王府兵都事李胤,思明知州李景,右先锋镇李茂,守卫澎湖的右先锋镇领兵副总兵李锡,右冲镇李昂,为郑经袭位立有大功的李思忠,水师二镇先锋营副将李富,总理官李瑞,中提督下副将李芳,果毅中镇下部司李升,游兵镇中营守备李忠,游兵镇管炮守备李受等多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置台湾府后,大批闽、粤李姓移民入台垦殖。日本侵占台湾期间,台湾李姓曾被迫改用玉理、岩理、理光、中里、金里、里见等日本姓,直至民国34年(1945年)台湾光复后才全部恢复李姓。李姓为台湾大姓,占台湾省总人口的4%强,名列第5位;台湾各地到处都有李姓,并且有景仙李氏、兑山李氏、金山乡李氏、燕楼李氏等。

李姓迁徙海外的历史也比较早。

汉代时,中国五岭以南地区称交趾。交趾的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的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治所在今越南河内西北,东汉移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唐代,交趾为安南都护府地。五代后晋时,安南才为独立封国。清嘉庆七年(1802年),安南改国号为越南。中国与越南有这种特殊的密切关系。朝中叶,有唐太宗之子曹王李明的后裔李象古,任安南都护,其子孙留居安南。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黎卧朝帝死,李象古的裔孙李公蕴被拥立为帝,建立李氏越南。李氏越南历8朝216年,许多有功的文武大臣赐封李姓,使李姓人口急剧扩充,发展成为越南的大姓。中国与朝鲜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据朝鲜著名地理学家李重焕《择里志》载:五代十国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建立高丽国后,“始仿中国民族,颁姓于八路,而人皆有姓。”由于,两国长期关系密切,不少中国人移居朝鲜,其中就有李姓。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李成桂即位,改国号朝鲜,都汉城。据说李成桂的先祖就是辽东李氏,因躲避战乱而迁至朝鲜的。李氏朝鲜历27王519年,统治达500多年,同样有大批的功臣被赐封姓李。李姓成了朝鲜的第二大姓。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赐给琉球国“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其中有李姓人。这些李姓人后来定居于今冲绳岛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带。清代始,更多的福建、广东、海南岛等地李氏族人到东南亚一些国家去谋生,甚至远涉重洋,到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各国求发展。所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日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李姓族人。

如今,李姓已成为中国人口乃至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人口超过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9%。其中,又以河南、四川、山东三省的李姓人口最多,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29%。李姓重要郡望地有:陇西、赵郡、广汉、顿丘、渤海、中山、江夏、梓潼、范阳、梁国、南阳等。李姓堂号为“陇西堂”。

 

上一篇:吴氏源流
下一篇:罗氏源流
网友分享

站内搜索
相关文章
中国林氏宗亲网推荐榜
  • 世界林氏宗亲总会世界林氏网马来西亚林氏宗亲总会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柬埔寨林氏宗亲总会新加坡林氏九龍堂自治会雅加达林氏宗亲总会福建省晋江市闽南比干庙林茂光将军专栏中国林氏站长博客浙南寻亲归祖
    欢迎提供宝贵意见東井圓佛會超级品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