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广告位招租:13727944447

苏氏源流

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更新时间:2009-6-3 1:07:36  返回首页

一、渊源

苏姓出源有二种法:

(一)苏出自己姓为周代昆吾之后以封名为

据《元和姓纂》载:颛顼帝裔孙吴回为帝喾火正,生子陆终,陆终生樊为昆吾(故城在今河南省许昌,后迁至今河南省濮阳)儿子又封于苏。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颛顼裔孙:陆终生礬,封于昆吾,昆吾之子封于苏,其地邺西苏城。” 邺西苏城即今河北临璋一带。“苏”史称有苏氏。有苏氏是以苏草为图腾,苏草即紫苏,是一种草药。商时,苏被帝辛所灭。据《今本竹书纪年》载:“王师伐有苏,获妲己以归。” 《晋语》也有相同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 帝辛得到美丽的妲己后十分宠爱,《国语》说“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西周初,周武王对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据《左传·成公十一年》载:“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与檀伯达封于河。”杜预注解为:“苏忿生,周武王司寇苏公也,与檀伯达俱封于河内。苏国的境域,据《括地志·卷二》载:“故温城在怀州温县西三十里,汉、晋以为县,本周司寇苏忿生之邑。”苏国国都在今河南温县西安乐寨与招贤一带。周惠王时期(公元前676-公元前652年),苏国卷入了周王室间的宫廷纷争之。惠王继承王位后,强取芜国的菜园子,边伯的子,还夺取了子禽、祝跪、詹父的田地等。这些利益受到侵害的王公大臣便联合起来,奉立子(秃贵)为新君,以苏国为后盾,以武力征讨周惠王。五大夫的势力远不及周惠王,战败后便逃到苏国国都城温。苏国国君协助子颓逃往卫国。后来,卫国与南燕国的军队联合攻打周都,赶走周惠王,正式立子颓为周天子。可是,王子颓并不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只贪图享乐,不勤政事。周惠王阆四年 (公元前673年),郑、虢两国联合出兵攻入王城,杀了王子颓和五位大夫,拥护周惠王复位。苏国怕遭到周惠王的报复,投奔了杂居中原的狄。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0年),狄攻打并灭亡了苏国。周王室按兵不动,苏君逃亡到与苏国有姻关系的卫国。苏国为狄所灭;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苏氏(河内苏氏);其后裔散居于河南的杞县、原阳、沁阳、南阳、洛阳、嵩县等地。因此,《苏洵谱·后录》说:“苏氏之先,出于高阳,高阳之子曰称,称之子曰老童,老童生重黎及吴回,重黎为帝喾火正曰祝融,以罪诛,其后为司马氏。而其弟吴回复为火正,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长曰礬,为昆吾;次曰惠连,为岑胡;次曰篯,为彭祖;次曰耒言,为会人;次曰安,为曹姓;季曰季连,为 毕姓。六人者,皆有后,其后各分为娄姓,昆吾始姓己氏,其后为苏、顾、温、董。当夏之时,昆吾为诸侯伯,历商而昆吾之后无闻。至周有忿生为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周公称之,盖书所谓司寇苏公是也。司寇苏公与檀伯达皆封于河,世世仕周,于其封,故河南、河内皆有苏氏。”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也说:“苏氏出自己姓。颛顼裔孙吴回为重黎,生陆终。生樊,封于昆吾。昆吾之子封于苏,其地邺西苏城是也。”

(二)少数民中有苏姓或改汉姓姓苏。

1.据《汉书》载:辽东乌桓在汉武帝时附汉,他们分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地,其中有人改汉姓姓苏。

2. 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改鲜卑族代北复姓跋略氏单姓苏。

3.清代苏佳氏、苏都哩氏、苏尔佳氏改苏姓。

4.锡伯族苏木尔氏、裕固族苏勒都斯氏、土族苏卜氏、羌族苏蟒达名、        彝族阿苏氏,汉姓为苏。其他少数民族亦有姓苏的。

 

苏姓发祥于河南温县,尊颛顼后裔陆终长子樊为得姓始祖。周幽王宫渥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灭西周。翌年,周平王宜臼迁都至洛阳,史称东周。苏姓族人随之迁徙至洛阳,并在当地繁衍为望族。所以,苏姓以洛阳为自己的一个郡望之地。苏从入仕于楚庄王。据《史记·楚世》载:楚庄王三年(公元前611年),庄王不理朝政,日夜寻欢作乐,并下令有敢于劝谏者,立即处死。大夫的苏从冒死去劝庄王。楚庄王问他:“没有听说下的命令吗?”苏从说:“知道,只要大王能够听我的意见,我就是触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愿的。”楚庄王非常高兴地说:“们都是真心为了国家好,我哪会不明白呢?”从此,他停止寻欢作乐,认真处理朝政,还任命苏从、伍举等上批忠臣辅佐朝政。因此,苏氏在荆楚繁衍为当地名门望族,族人定居地扩延于两湖一带。著名纵横家苏秦就是洛阳轩里人(今洛阳东郊太平庄一带)。苏秦,字季子,虽然出身农家,但素有大志,曾“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后来,燕昭王筑黄金台,延揽四方贤士。“苏子闻之,由周归燕;邹衍闻之,从齐归燕;氏毅闻之,从赵归燕;屈景闻之,从落归燕;四子毕至,果以弱燕并强齐。”(《说苑·君道》)在苏秦的游说下,五国合纵攻秦。苏秦同时兼有齐、赵、燕三国之相,并同封为武安君。

战国时期,苏氏族人也相继入关中,像苏角、苏胡、苏驵等都久居关中,在秦军中担任军职。其中,有一支苏姓族人南迁湖北、湖南,另一支苏姓则西奔入陕西。至秦汉朝时苏姓已经东播迁到山东,西部陕西的苏姓已发展成为望族。

西汉时,苏氏族人为西汉政权的建设,有过重大贡献。据苏砒《苏氏世谱原序》载:“汉兴,天下混一。苏氏封侯者四人:江阳侯息、海常侯弘、薄侯昌、平陵侯,而史失其传。”

江阳侯为苏嘉。孝景六年(公元前151年),赵国相苏嘉因平定吴楚之乱,而受封,食邑2541户。其封国在今四川泸州一带(《史记》载其地在“东海”,即今苏东北、鲁东南一带)。江阳侯国历苏嘉、苏序、苏明(《汉书》作“苏朋”)、苏雕四代。

海常侯为苏弘。汉武帝平定南粤王叛乱,伏波将军苏弘抓捕获南粤王赵建德。西汉元鼎六年 (公元前111年)七月,苏弘因此功受封为海常侯。海常侯国在琅琊(今山东胶南县西南)。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苏弘死,无后而国除。

蒲侯为苏昌。延和二年 (公元前91年)十一月,苏昌在囝县(河南杞县西南)以县尉的身份参与平定淮阳王谋反有功,受封为蒲侯,食封1026户。他的儿子苏夷吾后继封为侯。据《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载:蒲侯苏夷吾“鸿嘉三年,坐婢自赎为民后略以为婢,免。”其侯国历汉武、昭、宣、元、成帝等5帝共73年。

平陵侯为苏建。苏建为苏秦后裔,从河内徙扶风。据《苏氏族谱源流四修序》载:苏秦子“廷奇,居相位。奇五世孙胜,徙居杜陵。越十世,建为平陵侯,后为游击,复为右将军。” 苏益的《吾族渊源》也说:“汉兴,高祖徙天下豪杰以实关中,苏氏亦由河南河内而迁秦,遂家于长安杜陵间。至汉武帝时,建公官校尉,从卫青大将军,西汉元朔二年,匈奴人寇击退之,收河以南之地。西汉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立大功,封平陵侯,居长安而葬武功,其后遂家其所封,是为武功人 。” 平陵侯国治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

苏建的后代遂在平陵安家。苏建生三子:长子苏嘉,次子苏武,季子苏贤。其中,苏武在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匈奴羁留19年,牧羊于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啮雪吞旃,而仍杖汉节,不屈不挠,保持民族气节。

此后,此支苏姓又派生出扶风苏姓、武功苏姓、蓝田苏姓。苏嘉的第六世孙苏纯曾南阳太守,后擢升为中陵公侯,在“三辅”一带受人尊敬,被时人称为“大人 ”。 苏纯的儿子苏章(字孺文)是东汉有名的廉吏。萝章任冀州(今河北冀县)刺史时,到属下的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去查办贪污案。清河太守是苏章的老朋友。清河太守见是老朋友苏章承办案件十分高兴说: “人头上都有一重天,惟独我有二重天。”苏章正色地告诉他说:“今晚我苏孺文与老朋友聚饮,是我们的私恩;明天冀州刺史查案,那是执行国家的公法。”苏章公私分明,依法办案,冀州百姓都说苏章执法无私。州境风气为之一清。后苏章迁为并州,子孙落籍赵郡,繁衍了赵郡苏氏一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苏姓族人活动区域以陕西、河北、河南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播衍。陕西扶风武功苏氏以苏则家族最为显赫。苏则是扶风武功(今陕西扶风东南)人 ,苏建的第十二世孙,曹魏时期曾在西北边地酒泉郡、安定郡(今甘肃镇原县一带)、以及金城郡(今甘肃榆中西北)作郡守,后为曹魏东平(今属山东省)相,而居山东。他有3个儿儿子:苏怡、苏愉、苏慎(有的族谱为苏遁)。苏愉在西晋时曾任太常、尚书。苏愉的儿子苏绍为西晋著名诗人。西晋时,苏则的后裔苏拥曾任秦州抚军司马。西晋末年,苏拥的儿子苏湛举家避难河西,北魏时回归故里,并在北魏孝庄帝时(528年―530年)任尚书郎、散骑都尉和中书侍等职。北周时期,苏绰家族也名扬一时。苏绰在西魏、北周政权中官拜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他提出的《六条诏书》是一个纲领性的治国施政方略,为北方实力增强,以及北南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弟苏椿曾在武都郡、西夏州、弘农郡任郡守,后进爵为侯。苏绰的堂兄苏亮在西魏时任职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车骑大将军等要职。在河北不仅有“中山大商”有苏双家族,“平陵六派”中的“武邑”、“武疆”苏建后裔,更有世居武邑郡(今河北武邑)的苏侃家族。苏侃祖父苏护曾任武邑太守。苏侃与萧道成关系交往甚密,在南齐政权中任黄门郎、射声校尉等要职。 当然,北魏殿中侍御史的河北武邑的苏淑家族、东魏乐陵太守的河北武强的苏琼家族都是不可小视的。作为“苏氏世族”的河南陈留功氏更是人才辈出。陈留外黄(即今河南民权西北)的苏是三国时的著名大儒。他长期在京师担任散骑常侍、太中大夫等要职。苏由曾为袁绍的儿子袁尚守河南河北交界处战略要地邺都。苏铄曾任黄门监。魏晋时,苏姓族人随中原士民的南迁也逐渐向江南迁徙。如:苏代在东吴任长沙太守,苏马据长沙、零、桂等三郡。长广挺县(今山东莱阳南)的苏峻南下广陵(今江苏扬州)为膺扬将军。

隋唐时期,苏姓在陕西、河北、河南古老家族依然保持着其显赫的士族地位。如:扶风苏氏的苏孝慈在隋朝任大司农、兵部尚书等职。他的长兄、原北周眉州刺史苏顺的儿子苏沙罗任隋朝资州刺史,检校利管总管事。京兆武功苏氏的苏源明玄时为国子司业,肃宗时为考功郎中知制诰。长安(今西安)苏氏的苏元策唐宪宗时为神策军都;苏发贵为驸马,娶唐玄宗的寿安公主为妻。平陵六派中武邑苏氏、武疆(强)苏氏、赵郡苏氏都出过达官新贵。尤其是赵郡苏氏的苏味道以文才出名,武则天当政时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跻身相位。隋朝时,苏则三子苏慎(遁)的第八世孙苏威因忠谏而为隋炀帝除为光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光山)刺史,开基光州固始苏姓一族。但是,隋唐时期,苏姓族人也大量向江南移民。唐神龙初(705年)中宗即位后,苏味道因阿附张易之被贬为眉州(今四川眉山)刺史。他离任眉州时留一子居眉州,繁衍了眉州苏氏一族。这就是苏洵在《苏氏族谱》中提到:“苏氏出自高阳,而蔓延于天下。唐神龙初,长史味道刺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据《福建通志》载:王潮入闽时,河南固始苏威的第五世孙苏益随王潮到福建开基,在泉州同安繁衍成为当地望族。因此,《同安苏氏族谱》载:“先祖益,字利用,任州刺史(作者注:这可能不实,因为当时连王潮都没有刺史之职),世居光州固始,唐僖宗光启元年,同王潮王绪入闽,居同安葫芦山下。” 河南固始苏山堂理事会2003年10月重修刊发的《苏世宗谱》也载:“苏奕(义)、苏羡、苏益三公又于唐末随王潮、王审知入镇福建。” 苏益有3个儿子:长子苏光谊的子孙分布在福建德化、永春一带;次子苏光谓的子孙分布于莆田一带;第三子苏光诲的子孙仍居同安。苏奕一支居同安阜阳。据《台北苏氏族谱》载: “远祖有苏奕者,于唐宪宗时,授光州刺史,传三世至僖宗时,为泉州押衙都统,其后遍布闽南。” 据同安阜阳《苏氏族谱》载:苏奕入闽镇泉关涧埕,为阜阳苏氏一世;其子苏罕。苏罕有3个儿子:长子苏逊回光州顾祖;次子苏希,第三子苏臻留居南安廿都阜阳。北宋时,苏臻的孙子苏衢翁、苏明翁、苏衡翁仕宋分守惠、永、德关隘。苏奕的第五世孙苏荣宗世袭戍涧埕;其堂弟苏衢翁、苏明翁、苏衡翁分镇惠、永、德关隘。苏奕第九世孙分东西两房:苏端、苏仪为东房;苏达、苏事为西房。苏仪的子孙居埔上(今前埔)。苏端、苏事的子孙居枫亭。南宋开庆元年,苏奕的第十一世孙苏敔金榜提名,为朝议大夫。对于苏益是否是闽南一带的苏氏入闽始祖,也有不同的看法。漳州苏氏认为,苏道才是苏氏入闽的始祖,而同安苏姓是漳州虎溪大宗的一部分。理由是:《漳州府志》载,唐总章二年(669年)陈政入闽时,58个姓氏中的123名部将中唯一一名姓苏的将官就是苏道。苏道,河南固始人,入闽时为府兵队正,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授封昭德将军,附祀陈圣王庙(俗称漳州北庙)。现在离漳州城区不远的下洋村,还供奉着一尊过去保存下来的苏道塑像。在漳州苏姓族群大本营虎渡村不远的合浦社的开漳圣王庙的大殿正中也供奉着苏道的坐像。明代,苏松、师旦、苏基三人撰写的《重修同安苏氏族谱序》的序言中,始终没有提到与苏颂、苏益的因缘关系,倒是认同漳州青礁开基祖,也是同安的始祖。

唐代,福建一支苏姓迁徙至广东潮州。世居福建莆田白石乡的苏琳(809-888年),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贬谪潮州,于唐开成四年(839年)定居潮阳兴仁乡,成为苏姓入潮始祖之一。苏琳后裔分衍广东各地: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苏琳后裔苏禄迁居海阳县鹤陇东门;裔孙分创枫洋等地(现住在枫洋一带的眉山派)。嘉定十一年(1218年),苏镜迁居普宁南径碧屿;明初时,其裔孙分衍青洋山。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苏赫迁居惠来神泉。明正德五年(1510年),苏东洲迁居普宁下架山。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苏义存迁居陆丰甲子镇湖东。嘉靖四十二年,苏一传迁居普宁占苏村。明隆庆六年(1572年),苏挺岭及其后裔由碧屿、青洋山分衍潮阳和平、赤寮(谷饶)、陈店内围等地。

唐末,武功苏氏的一支迁徙至安徽,其开基始祖为苏检。苏检,字圣用,武功(今江苏武功)人,唐乾宁元年(894年)状元,任洋州刺史、中书舍人等职,天复二年(902)拜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末年,朝政混乱,群臣倾轧,苏检为崔允、朱全忠所害,遭流放环州,随之被赐死。苏检后裔分布于浙江萧县周围的苏、鲁、豫、皖地区。

至宋代,苏氏仍为陕西、河南、河北、四川等地的名门望族。如: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苏氏的苏易简(958~997年),字太简,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庚辰科状元,官至参知政事。苏易简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官,其数代子孙都定居于汴京。苏易简与儿子苏耆、苏叟去世后都葬于汴京。苏易简的孙子苏舜元(1006~1054年),字才翁,旧字叔才,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先后任殿中丞、太常博士、部员外郎、三司度支判官。他在江吴一带任职后,去世时葬于润州丹涂县(今属江苏)五老山下。四川眉州苏氏因苏洵父子的才华而名声大振。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北宋著名散文家。嘉祐年间(1056~1063年),其文得到欧阳修的举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他的儿子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官至翰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苏轼的弟弟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晚年自号颖滨遗老,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官至大中大夫。苏洵父子3人称“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宋神宗任命章惇为察访荆湖北路农田水利常平等使,负责经营南北江地区,平定梅山蛮。据《宋史·梅山蛮传》记载:“上下梅山峒蛮,地其千里,东接潭(潭州,今长沙),南接邵(邵州,今邵阳),其西则辰(辰州,今沅陵),其北则鼎(鼎州,今常德),而梅山居其中”即以今天的新化、安化为中心的洞庭湖以南、南岭山脉以北、湘水与沅水之间成西南——东北走向的资水流域——雪峰山区。土地面积将近5万平方公里。“梅山蛮”分为十峒;峒民有扶、苏、向、兰、青、赵、卜等姓。早期为逃避战祸迁至湖南新化、安化一带的苏姓被称为梅山蛮。梅山蛮的首领苏方,峒主苏甘。章惇平定梅山蛮时,留居新化一带的梅山蛮,成为汉族,并成为当地大姓;也有部分苏姓梅山蛮与其它梅山蛮一样,被迫逃亡于两广、云南一带,也有逃到越南、老挝、泰国的北部山区。

至宋代,苏氏族人继续向四周扩衍,并且在南方形成了福建、浙江、江苏,为中心的聚居区域。福建同安苏氏成为福建的大姓这一。苏益后裔苏颂(1020~1101年),字子容,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 官至右仆射兼中书门下侍郎,为著名科学家。他设计制作了自动化天文台“水运仪象台”,被誉为世界第一座天文钟,其著作《新仪象法要》在古代科技史上占重要地位。他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钟水运仪象台,有《新仪象法要》遗世,叙述水运仪象台的结构和制造。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颂在润州(今属江苏)去世,次年葬于丹徒县五洲山。苏颂去世后,南宋朝廷赠他为司空,后又追封为魏国公。福建同安苏氏也因苏颂的功绩而门楣光大,后裔子孙以“芦山”为堂号,纪念先祖。“芦山”苏氏子孙因仕宦等原因扩衍于江南各地。据苏基《重修同安苏氏族谱序》载:芦山苏氏在闽、粤地区徙迁,其最早在仙游,后又分衍至同安田头,以及青礁。宋时分居虎溪,至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分迁太江、合浦;后又从太江分迁到碧浦、广林、松浦、洪福等地。如今,“芦山”堂苏氏后裔在福建有60多万人,散居于车田、黄山之麓、漳浦、南靖、上平、龙溪、海澄以及广东海丰、东计、兴化等地;同时,还有30多万“芦山”堂后裔迁居世界各国。

约在北宋末南宋初,苏轼的两个儿子居江苏。苏轼长子苏迈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常州、以及常州西北的安家舍、薛家乡、新闸镇等地。苏轼幼子苏过的后裔分布在常州城,及城东武进洛阳、崔桥、戴溪、运村、郑陆等地,以及无锡、苏州、江阴、常熟等地;苏北地区盐城、建湖、阜宁、响水、滨海等地苏氏大都是苏轼的后裔。南宋时,苏轼的第四世孙苏甲原为国学博士、余姚县尉,举家迁居于余姚。南亡国后,苏甲原隐居于四明的月湖,繁衍成为江南苏氏重要的一支——四明苏氏。他有6个儿子 :苏江为直学,居董溪;苏河为学正,居余姚;苏淮为提举,居董溪;苏海为学正,居奉化;苏溪为乐正,居于鄞县。如今,江苏成了苏姓人口比较集中的省份,其中,大都是苏轼后裔。

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苏轼弟弟苏辙的后裔迁徙至广东,繁衍了广东眉山派一支。据太平、石埭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刻本的《眉派苏氏族谱》载: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苏辙的第四世孙苏继芳,“因遭时变遁迹太平吉岭,是为南迁始祖。阅六世有讳裕泽者,复由吉岭迁石埭之盖山。”差不多同时,同安芦山苏氏苏颂的裔孙苏孟容(宣教),于由福建兴化州(今福建莆田)官迁潮州府任宣教郎,居府城北门外(即凤城潮州之北廓,故又尊称他为“凤廓公”)官邸。眉州苏氏与芦山苏氏入粤相汇聚,形成庞大的苏姓人口,广东省也成苏姓人口最为集中的居住地,在普宁、海丰、潮州、怀集、罗定、顺德、南雄、东莞南海、佛山、阳江等地均有苏氏宗联谊组织。尤其是潮汕地区就有苏姓人口20余万人,在顺德、梅州、汕尾等地都是潮汕支派,有许多后裔已迁居海外。

明、清时,闽、粤两省有大批苏氏族人迁徙至广西,分居于藤县、梧州、岑溪、容县、北流市、平南、蒙山、昭平等地。

虽然,自宋始,福建沿海已有苏姓族人迁移至海外谋生。据福建德化的苏钦撰写于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的《德化使星坊南市苏氏族谱序》载:苏氏一族,“分于仙游南门、兴化、涵头……永春、尤溪、台湾,散居各处。”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福建同安的苏鸣岗(明光) 与人结伴到东南亚谋生,后定居巴达维亚,从事制糖业与商业,被当地华人推为华人领袖。泉州府南安县苏泽恩入垦今台南安定(直加弄)。但是,大批苏氏族人迁徙至海外还是从清代始。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大批苏氏族人随军入台后落籍台湾。清政府收复台湾后,鼓励沿海百姓移民开垦台湾。福建、广东两省都有大批苏氏族人移居台湾。据福建、广东等地族谱载: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福建泉州府同安县苏嘉祉入垦今高雄湖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福建永定的苏颂之子苏诒的后裔苏昌龙入垦台后里;苏禄进、苏乾秀、苏乾德入垦今新竹香山;苏章焕、苏周琮入垦今苗栗头份;泉州府同安的苏武入垦今台北市土林区;漳州府龙溪的苏共入垦今嘉义市;广东揭阳的苏笑入垦今嘉义市;广东大埔县的苏扬武入垦今嘉义民雄,苏挺秀入垦今苗栗公馆。嘉庆年间(1796~1820年),福建永定县的苏新长入垦今苗栗铜锣(铜锣湾);苏进魁入垦今新竹芎林(九芎林);苏湖宗入垦今桃园芦竹(桃仔园芦竹厝)。泉州府同安的苏全7兄弟入垦今台中大肚;广东惠州府陆丰的苏嘉七、苏嘉清兄弟入垦今新竹香山。道光年间(1821~1850年),福建永定县的苏拔益入垦今苗栗公馆;苏成昭入垦今新竹关西;苏开全入垦今新竹东。泉州府同安的苏进入垦今桃园市;苏宗信入垦今台北淡水;苏圆入垦今台北三芝等等。台湾许多地方都留下苏氏移民台湾的历史记录,如云林县有“苏秦眉”、“苏秦村”;嘉义县有“苏厝村”,旧称“苏厝”、“苏厝寮”;台南县安定乡有“苏林村”、“苏厝村”等。如今,苏姓在台湾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姓,约有19万余人,在姓氏人口排列中位第23位。

同时,自清始,苏氏族人继续向海外拓展,远涉重洋,侨居菲、新、马、泰、印尼以至欧美、澳洲。各地《苏氏族谱》也都有苏氏族人移民海外的记载,如《岩山衍派苏氏族谱》载:该族从清代始,就有族人迁徙海外。如其第十四世祖苏光成 (1689-1746年),“往夷邦柬埔寨无回”。与苏光成同辈的苏光生,“往夷邦卒”;苏光辉,“殁于夷咖哕吧”;苏光端,“往外夷,不归”等。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旅缅的苏氏宗亲还在缅甸仰光建筑“芦山堂”,又称“正简公宗”。在缅南重镇毛谈棉也设有“芦山堂”,堂联为:“芦山南渡衍派分支溯源祖国”,“山川北向钟灵蕴结发展他邦”。如今,在菲律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印尼以及非州、韩国都有苏氏宗亲的组织。

如今,苏姓族人遍布全国各地,为中国姓氏排行第41位的大姓,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苏姓的郡望地有:武功、扶风、河南、河内、洛阳等;苏姓的主要堂号有:“芦山”、“忠孝”、“武功”、“扶风”、“蓝田”、“洛阳”、“白玉”、“路阳”、“嵋山”等。全国以广东省苏姓人口最多;广东省的苏姓人口占到全国汉族苏姓人口的20%。

上一篇:魏氏源流
下一篇:蔡氏源流
网友分享

站内搜索
相关文章
中国林氏宗亲网推荐榜
  • 世界林氏宗亲总会世界林氏网马来西亚林氏宗亲总会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柬埔寨林氏宗亲总会新加坡林氏九龍堂自治会雅加达林氏宗亲总会福建省晋江市闽南比干庙林茂光将军专栏中国林氏站长博客浙南寻亲归祖
    欢迎提供宝贵意见東井圓佛會超级品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