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渊源
郭姓源出有四:
(一)郭氏为夏代的郭支和郭哀之后。
郭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最早出在上古夏后氏部落领袖禹的时代(约公元前21世纪)。据古书记载“禹乘二龙,郭支之御”。“上古有郭侯,夏朝的禹即有驭手郭哀。”郭支与郭哀是中国有史籍记载的最早的郭姓人。因此,我国历史上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东)等地的夏代人郭支与郭哀,被后人认为是郭姓人的始祖。
《姓氏考略》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据此认为“商代郭崇,也被认为是郭姓人的另一位始祖。”其实不然。据《三一经》载:商有郭崇,是郭哀的后裔。可见,商代郭崇仅是郭哀后裔的一支,在春秋战国时生活在古郭国的封地——博之聊城(即今山东、辽东半岛广大地区),后世所称之中山郭氏、馆陶郭氏即其支脉。
(二)郭氏出之出自姬姓,为黄帝后裔,以封邑为氏。
周初,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周文王的两个弟弟虢叔、虢仲分别为古虢国国君,一个为雍地的西古虢,一个为制地今河南荥阳的东古虢,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因此,《汉书·地理志》载:“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州。”古虢国是西周时的重要诸侯封国。东虢君自周文王时即为王室公卿。周孝王辟方时,东虢君曾为执政大臣,曾参与周王的册命典礼,还代表周王处理下级贵族间的纠纷。西虢君历代也在王朝任要职,如周穆王时的虢城公;周夷王时伐太原之戎的虢公;周历王时伐淮夷的虢仲;周宣王时谏不籍千亩的虢文公;周幽王时败坏朝政的虢石父等。约在西周晚期的周宣王时,西虢因不堪犬戎的侵扰而被迫东迁。西古虢国虢东迁后,徒居下阳(分属山西平陆县)者,因位于滨河之北,称为北虢;徒居上阳(今河南陕县)者,称为南虢。据《元和姓纂》载:“郭,周文王季弟虢叔,受封于虢,或曰郭公,因以为氏。”《公羊传》载:“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其后裔便以郭为姓氏。
(三)以居住地为姓氏。
据《风俗通》载,姓氏取自“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
(四)为少数民族改姓郭姓。
据《五代史》载:后梁有成纳,后冒姓郭氏;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改姓郭。明朝,朝廷赐元人喀尼姓郭名以诚,赐达都姓郭名美。清代满洲八旗姓郭啰罗氏、郭尔佳氏、托尔佳氏、郭佳氏,后均有改为郭姓者;世居易州的高丽人姓汉姓为郭姓;贵州贵阳府开州土司为郭姓;裕固族的巩鄂拉提氏,达斡尔族的郭戈勒氏、鄂尔根千氏、瓦勒克氏,鄂温克族的郭包勒氏,锡伯族的郭尔佳氏、郭罗罗氏、果尔齐瓦等汉姓均为郭姓。
彝、回、黎、壮、蒙古、朝鲜、土家、鄂伦春、台湾土著等少数民族均有郭姓。
郭姓发源于今河南、山西一带。
周宣王静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周宣王静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史称郑桓公。郑桓公见西周日渐衰落,便把财产、部落、家属连同商人迁到东虢和郐之间。春秋周平王宜臼四年(公元前767年),郑武公趁着周平王东迁不久,时局混乱之机,先后攻灭了郐和东虢。周平王被迫将虢叔之地正式分封给郑武公。郑庄公灭东虢之后,东虢族人流散于河南中南部地区,形成以郑州和许昌一带,禹州为中心的东虢后裔的郭氏族人的聚居地。这一支郭氏后来以 颖川为郡望地。东汉时刑法世家、一门七廷尉的郭弘家族就是出于颖川郭氏。
周平王的做法引起诸侯的不满,楚庄王领头起兵伐周。在众诸侯的压力下,周平王不得不将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今山西太原市北部定襄县一带),号曰“虢公”。郭序的后裔世居河东,逐渐形成河东郭氏一支,晋代学者、著名风水理论家和实践家、文学家郭璞就出自这一支。
徒居上阳的南虢凭借着东周王室的恩宠和强大武力,逐渐强大起来,很快把领地扩大到今天的河南灵宝、卢氏、陕县、渑池及山西平陆,并在桑田(今灵宝市西阎乡稠桑村)打败了妄图继续东扩的犬戎大军(事见《左传·僖公二年》“虢公败戎于田”)。 周惠王阆十九年(公元前658年)夏,晋献公假道子虞(虞,国名,故址在平陆县北,今称古城),奇袭古虢国得手,一举攻取南虢国的下阳。周惠王阆二十二年,晋国又攻占了古虢国都邑——上阳城,南虢灭亡。据《春秋左传》、《史记·晋世家》、《竹书纪年》等史书记载:晋灭虢之后,南虢公丑带领族人出奔京师,依城郭而居,有东郭、西郭称谓。晋国在灭虢国班师回国时,乘机灭了虞国。晋国灭虢、虞两国后,将其子民迁居瓜衍(今山西汾阳、孝义一带)。虢人聚居地,称虢城;虞人聚居地,称虞城。因此,《太平寰宇记》载:“虞、虢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民于此,筑城以居之。”虢亡国后,一部分郭氏族人被迫迁徙至雁门关。据《崞县郭氏源流》载:“远祖为东虢贵族一支,最先被迫迁徙,当在战国时代,迁居雁门关之南,即秦始皇所筑内长城之崞山。崞字为远祖所创。盖有失封邑迁至一山地之慨。故在郭旁去邑加山,命名崞山,立堂号郭阳堂。”也有一部分郭氏族人被迫迁徙至甘、凉(甘肃、宁夏)一带,被称为西平郭氏和 敦煌郭氏 。因此,战国时,山西崞县、陕西宝鸡虢镇(原西虢故地)、河南荥阳虢亭成为郭氏族人最大的聚集地。至战国时期,郭氏族人除留居于今河南、陕西、山西省外,播迁至山东、河北等地。战国时,东周洛阳郭氏出了一位著名的纵横家——郭隗。战国周赧王延四年(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他立志图治,改变燕国处于被齐国侵略后的残破局面。郭隗劝谏燕昭王说:“卑射厚币,俱招贤士。”并提出:“王必欲致士”,请“先从隗始”。 于是,燕昭王建宫室,曰金台,拜郭隗为师。果然,引来乐毅、邹衍、剧辛等一大批能人贤士投效燕国,经28年励精图治,终使燕国强盛起来。郭氏后裔为了纪念其先祖的业绩,以“尊贤”为自己的堂号。
至两汉,山西的太原成为郭姓族人繁衍生息的中心。 太原设郡是在秦庄襄王时,治所晋阳(太原),当时的地域范围包括雁门关以南,霍山以北的忻州、晋中地区。太原郭氏当以大司农郭全为代表。郭全为世居阳曲之郭序的后裔。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郭蕴曾为雁门太守,他的儿子郭淮即为三国时曹魏政权的重臣,由于功勋卓著,魏嘉平二年(250年)被封为阳曲侯。魏正元二年(255年)郭淮逝世后,他的儿子郭统袭爵阳曲侯,官至荆州刺史。郭统之后,又有其子郭正袭其爵,魏咸熙年间(264-265年)改封为汾阳子(《三国志·魏书》卷26)。郭氏世代为太原名门望族,也为大多数郭氏族人共认的发祥祖地。
东汉时,郭氏族人在阳曲、冯翊、华阳、京兆(今陕西省西安附近)、中山(今属河北省)、彭城(今江省苏徐州)、馆陶(今属河北省)、曲沃(今属山西省)、河内、广平、邯郸、河东闻喜、敦煌等地形成望族。太原郭氏分衍出冯翊郭氏、乐昌郭氏等分支。冯翊郭氏以郭孟儒为开基始祖。原籍太原的郭孟儒出任冯翊太守,举家落籍冯翊,繁衍为郡望冯翊的郭氏一族。 乐昌郭氏以郭泰为开开基始祖。郭泰(128-169年),字林宗,东汉大原郡介休人(今山西介休)。他虽然家世贫贱,但素有大志。他拜当时享有美誉的饱学之士的成皋屈伯彦为师,三年之后,竟博通“三坟五典”。 郭泰虽然不求仕进,淡于名利,但却有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精辟的政治见解。桓帝延熹九年( 116年),郭泰游太学时,针对当时宦官专权、肆行无道的腐败朝政,与贾彪等偕同太学生,大加挞伐,编顺口溜扬清激浊,褒贬朝臣。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一时朝野成风,“竟以臧否相尚”,致使“公卿以下”均惧其贬议而不敢登太学之门。东汉建宁二年( 169年)“党锢之祸”又起,汉灵帝被宦官挟持,下诏捕杀李膺、杜密等名士百余人,仅太学生被抓捕者就达千余人。郭泰自己虽然“不为危言覆论”,但他异常悲痛于许多名士君子惨于枉死。悲愤交瘁的郭泰病卧家中,弥留之际且言“汉朝的天下恐怕不会多长了”,终年42岁。郭泰去世后,四方文人学士纷沓而至,为其送葬者竟达千余之众。闻名海内的文学家兼书法家、大学士蔡邕为其亲撰铭文。事后,蔡邕说:“我一生为人撰碑铭很多,而多有虚饰之辞,唯郭有道之碑铭,文副其实,我毫不愧色。”
西晋时,郭氏在河南洛阳已发展为当地的名门望族。洛阳郭氏的郭象(约252-312年)为著名玄学家,官至黄门侍郎 、太傅主簿。他好老庄,善清谈,反对有生于无的观点,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据;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他调和二者,认为名教合于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也应符合名教。他著有《庄子注》。由于,他知识非常渊博,讲解问题时能够把事情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又喜欢发挥自己的见解,所以,当时的太尉王衍称赞他说:“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两晋时,由于北方连年战乱,郭氏族人与中原百姓一样纷纷南迁。如东吴散骑常侍郭踔、广州刺史郭纳、广州部曲都督郭马等,都是这一时期从北方迁徙至南方的。两晋时,南迁的郭氏族人日渐增多,如湖北武昌的郭翻、山西闻喜的郭璞于西晋末避乱徙居建康(江苏南京)。
隋代时,太原郭氏又分衍出华阴郭氏一支。原籍太原的郭荣为蒲城公,后迁居华州,繁衍成为华阴郭氏。郭荣,字长荣,自称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约生于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卒于隋大业十年(614年)。郭荣的父亲郭徽为西魏同州(今陕西大荔)司马、北周洵州(今陕西汉中)刺史、隋太仆卿,与北周武帝字文邕、隋文帝杨坚交情深厚。郭荣在隋朝为右候卫大将军,隋大业十年(614年),病逝于怀远镇(今河北怀远县)。郭荣儿子郭福善曾为唐兵部侍郎。郭荣的堂弟(叔父郭进之子)郭宏道为同州刺史。郭宏道生郭敬君、郭广敬兄弟;郭广敬生郭昶;郭昶生郭通;郭通为美原尉,生郭敬之。郭敬之天宝初年(742年)为渭、吉、寿三州刺史,退休后回到京城长安,住常乐坊(位于长安城最南,约在今西安市丈八东路东段一带),唐天宝三年因病去世,享年78岁。他有郭子秀、郭子仪、郭子英等11个儿子,最为著名的为郭子仪。郭子仪(687~781年)唐代大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以武举积功官至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等。安禄山反,他以朔方节度使率兵与李光弼合军击败史思明。并与李率师五万至灵武,拥立肃宗,拜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升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说服回纥与唐共击吐蕃。德宗嗣位,尊为“尚父”。郭子仪的后裔以汾阳为郡望地,尊郭子仪为汾阳郭氏的开基始祖。郭子仪“八子繁衍,遍于天下。”唐末五代及宋元时期,其中郭子仪后裔南迁支派最多。长子郭曜有4个儿子。其中次子郭锋生二子:郭岩、郭嵩。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4年),郭嵩自固始县随王审知从弟王想入闽,居于新宁(今福建长乐芝山乡),子孙传衍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岛乡。郭嵩后裔分布堪广,据福建南安《蓬岛郭氏家谱》载,郭嵩传郭贽,郭贽传郭恂,郭贽徙迁至福建兴化的仙游大蜚山下。其第三世孙郭质迁居于泉州府城高贵坊后,再徙北门、朝天门。郭蒿的一支后裔郭起从福建侯官迁居于德化下涌团的伯坑,因郭起是侯官人,故将伯坑改为侯伯坑。南宋宁宗年间(1195~1224年),郭起的后裔郭德昭原居德化山坪头(今大田县屏山乡),他将长子郭荣景留守山坪祖里,自己携次子郭祖发、第三子郭祖旺迁居南安蓬岛乡。如今,郭氏在南安蓬华镇为主要族姓之一,上万人口,分布在蓬岛、山城二村,许多后裔旅居台、港、澳及东南亚各国。五代时,郭锋的一支后裔郭在徽迁居南京,后代迁居江西吉州,聚居庐陵(吉安麻冈)、吉水(杜源、相木塘)、安福(白石)一带。南宋时又有郭亮迁居湖南桂阳。元代,郭益埙由吉州迁居广东(南海)、海南、海外。第三子郭晞的后裔在五代时入闽平乱,定居福建兴化府(今莆田)。其后裔分三支:一支为郭柳江居泉州惠安白城;一支为郭柳海居漳州龙溪之大棚;一支为郭柳溪居龙溪之涂仔里。 第六子郭暧有3个儿子分别迁居山东单县、枣庄、汶上;其后裔又分7支裔脉分迁于江西太和、杭州富阳、江苏南京、泰兴、丹徒、润州、镇江、安徽亳县、湖南麻阳等地,播衍至福建、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等地,以至海外。第七子郭曙从汾阳迁居河南光州息县,其后裔分衍浙江宁波、鄞县等地。南迁的郭氏形成:郭春江苏丹徒世系、郭英南京世系、郭永清湖南麻阳世系、江西庐陵郭氏、安徽肥东郭氏、湖南三湘郭氏、广东大麻郭氏等。
唐代还有一支河南郭氏进入福建。唐总章二年(669年),河南固始的陈政率64姓军士入闽征剿“蛮獠啸乱”。河南光州固始人郭淑翁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龙溪郭埭乡安家落户,又有将佐郭益,亦随陈氏父子人闽。唐代,休介郭氏、郭林宗的后裔郭庆善为齐州刺史,开基馆陶郭氏一族。郭庆善数代都官职显赫,他自己贵为齐州刺史,他的作子郭元振官至兵礼刑三尚书、平章事、代国公;他的孙子郭晟为鸿胪卿、左骁卫将军;他的曾孙郭箴、郭膳都为兵员外。
五代十国时,郭姓已为邢州(今河北邢台)的大姓。郭简为后晋的顺州刺史,后为刘仁恭所杀。他的儿子郭威(904-954年)从小依靠姨母韩氏提携抚育,18岁应募入伍,后为刘知远(后为后汉高祖)的侍卫亲军都虞候。后晋天福十一年(947年)契丹灭后晋时,郭威和苏逢吉、杨邠、史弘肇等力劝刘知远自立,为后汉。因此,郭威成为后汉的开国元勋,“时百度草创,四方犹梗,经纶缔构”,是刘知远最重要的辅弼功臣之一。刘知远即位二年就得重病,临终前以郭威与杨邠、史弘肇等为顾命大臣,辅佐年仅18岁的刘承祐继位。刘承祐继位后,以郭威为枢密使。后汉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刘承祐为了摆脱顾命大臣的控制,与舅父李业等定计,先杀在汴京的史弘肇、杨邠、王章等,又派人去各地杀郭威、王殷、王峻等人。于是,郭威以清君侧、杀李业为名在邺都起兵,渡河南下。几天后,郭威兵临开封城下,刘承祐为乱兵所杀。郭威立刘知远的侄子刘赟为帝,自己任监国。郭威监国不到一个月,于次年正月正式即帝位,仍建都东京开封府,定国号为周(史称后周),改为广顺元年(951)。郭威即位后,立即着手革除前朝弊政,减轻赋税和刑罚:“凡仓场库务掌纳官吏,无得收‘斗余’、‘称耗’。旧所进羡余物,悉罢之。” “犯窃盗及奸者,并依晋天福元年(936)以前刑名,罪人非反逆,无得诛及亲族,籍没家赀。”广顺三年(953)正月,又“敕悉罢户部营田务,以其民隶州县,其田、庐、牛、农器并赐见佃者为永业,悉除租牛课。”他在整治朝纲,惩治贪官等方面都有所作为。可惜,他在位仅4年,于后周显德元年(951年)病逝。后周历三帝,共10年。
南宋时,原居福建莆田的郭子仪后裔郭元吉、郭元音兄弟出仕海南,定居文昌;后裔遍布全岛,一部分琼崖郭氏子孙飘洋过海,远涉新、马、泰。南迁郭姓在赣、闽、粤等地经过数百年的生息繁衍,亦成为客家代表性姓氏之一。据广东惠阳《郭氏族谱》载,明代时,原居江西信丰的郭子仪后裔郭朝玉的第九世孙郭少吾徙居东莞厦村乡开基另起支派,为东莞郭氏一世。其3个孙子:长孙后裔移居广州和石龙;次孙郭朝仰迁居广东归善县鸭子步白云山(今属惠阳县陈江镇陈江管理区)开基创业;第三孙子移居惠城区。
明末清初,有福建郭氏族人随军入居台湾。郭怀一作为郑芝龙部的重要部将,定居台南士美村一带。荷兰统治台湾时,郭怀一任侵台荷兰官厅的翻译。他对异族的极权暴政深恶痛绝,决心推翻荷兰殖民地统治。南明永历6年(1652年)8月12日,郭怀一计划利用中秋节,把文、武两班所谓荷兰“同事”全都请到家里吃饭,以事先埋伏的人马将他们一网打尽,然后占据荷兰官厅,光复台湾。不幸的是他的弟弟胆小怕死,为求得自保而在临事之前向荷兰人告密,结果,郭怀一被捕杀,壮烈牺牲,受牵连残遭杀害的竟达2万余人。南明永历年间,又有龙溪县人郭由抱迁居台南麻豆;郭由抱的第四世孙郭焕为有下传有八房(称郭八房),其后裔扩衍台湾各地。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福建同安人郭贞一渡海到台湾,在郑经属下任都察院副都御史。此后,陆续有福建、广东等省郭姓族人渡海入台。在日本侵占台湾期间,台湾郭姓曾被迫改用香久、鹤田、贺来等日本姓,至1945年台湾回归后废除日本姓,郭姓恢复原来的郭姓,也有一部分台湾土著选择汉姓郭为氏。郭姓为台湾的大姓之一,均称汾阳王郭子仪后裔,并以太原、汾阳、冯翌、华容为其郡望堂号,人口约26万,占台湾总人口的11.3%,名列第14位,主要分布在台北、高雄、台南、台中等地。
如今,郭姓已遍及全国各地,其主要郡望地有:太原、冯翊、河内、广平、敦煌、中山、馆陶、昌乐、阳曲、颖川、曲沃、河内、西河、云中、洛阳、邯郸、闻喜、敦煌、晋昌、京兆等;主要堂号有:尊贤、太原、华阴、冯翊、汾阳等。全国郭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15%,列全国姓氏人口的第18位。尤其以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5省郭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郭姓人口的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