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渊源
徐姓源出有四:
(一)徐氏出自嬴姓,为伯益的后裔。
伯益,姓嬴,名益,为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禹之大臣。他善于牧和狞猎。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载,伯益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虞舜封他的儿子若木为徐伯,统领淮夷。当时,夷族分为畎夷、于夷、兰、夷、自夷、赤夷、玄夷、风夷、黄夷、方夷九夷;一部分南移到海滨,称东夷,一部分移到淮河一带,称淮夷。若木即为统领淮河一带夷族小部落的首领。商朝后期,九夷内侵,把武乙赶到邢地(今河北邢台),并在今山东泰山和河南洛水一带建起许多小方国。徐夷分别在今山东中部曲阜一带建立奄国,在山东南部邹山一带建立徐国。周成王诵即位第二年,商纣王儿子武庚与徐、奄两国一起兵反周。周成王诵命伯禽领兵讨伐。徐国和奄国战败后,奄国君主被放逐到蒲姑(今睢宁县北),徐人被赶到海滨(今淮阴涟水一带)。周成王诵为了监视徐人的活动,特封伯禽在奄国故址曲阜建立鲁国,并把徐国邹山一带土地分给鲁国管辖。周穆王时,徐人又逐渐强大起来。据《东夷传》载:“武乙衰微,东夷侵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徐国当时相当强盛,据《东夷传》载:“徐氏退保淮水之后,犹为东方大国。”徐偃王时,徐国一部份国民迁徙至舒城、庐江一带,建有舒国,以国为姓,舒姓,偃氏,都舒城,故有徐舒相通的说法。“后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管东方诸侯,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周穆王六年(公元前996年),周穆王封徐族首领徐子诞为“伯”(当时诸侯国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让他重建徐国,号称偃王。徐子诞不满所封,僭越称“王”,同时逾制建筑徐国都城。据《帝国纪略》、《泗州志》载:“(徐偃王)周穆王时为东方诸侯,长行仁义,欲霸上国。获朱弓彤矢(在一次开挖连接陈、蔡间的河渠水利工程时,挖出一副赤弓朱箭,众人以为祥瑞,献给徐偃王),以为天瑞,乃僭称王”。周穆王喜爱巡游四方,至使国政无人管理,朝野上下皆有怨言。周穆王十三年(公元前988年),徐偃王乘机率东夷各诸侯国联军向周进攻,当东夷联军进至周王朝东都洛邑附近时,周穆王正在巡狩西戎的征途上,惊闻徐戎率东夷联军侵洛,火速回兵。据《史记》载:“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穆王……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穆王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周穆王令楚国乘徐国兵将远徙洛邑,国内无备,大举伐徐。《淮南子·人间训》十分详细地记载了穆王与楚王的一段对话:“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曰:‘臣闻之: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据《徐偃王志》描述说,徐偃王不愿与穆王为武,落得一个“作乱”之罪名,主动退让,北走彭城(今徐州市)北武原(今邳州市戴庄镇)东山下。但仔细一推敲,这说法有点站不住脚,既然徐偃王敢公开率东夷各诸侯国联军向周进攻,又何惧落个“作乱”的罪名呢?所以,这“北走”的原因应该是败退的可能性比较大。据说,徐偃王“北走”时,“百姓跟随者万有余家,聚族而居”。由于,楚军紧随的进逼,徐偃王又从武原折转东南渡江,到达浙江。最后,徐偃王卒于浙江嘉兴。鉴于,徐偃王对东夷各族的影响,周穆王降封徐偃王的儿子徐宗为平爵,继承徐国王位,“续掌其地”。徐国的国土也从下邳南移至淮水。西周周宣王静五年(公元前823年),徐国又与周王室发生矛盾。周宣王命程伯休父率师攻打淮浦(今安徽泗洪、涟水县一带)。徐国不敌,只好委屈与周王求和。至春秋中期之后,徐国国势已趋于衰落,鲁、齐、宋、楚多次侵犯徐国。徐国失去了下邳及泗水中游广大土地,偏安于淮浦(今安徽泗洪及淮阴涟水县一带)。春秋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吴王夫差北渡淮河伐徐。徐宗的第十一世孙徐王章羽(也有的作禹)带着王室族人逃亡楚国,被安置在夷城(今安徽汝阳)居住。至此,徐国失去国号。周敬王四十三年,楚惠王封徐王为徐君,迁住徐城(今泗洪徐城县劭里大徐城故址)。所以,《通志·氏族略》载:“自若木至偃王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复封其子宗为徐,子宗十一世章羽,昭三十年,为吴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二)徐氏出自子姓,商人的后裔。
徐氏是商族东夷的一支,子姓,以玄鸟为图腾。玄鸟,就是黑色的燕子。《诗经·商颂·玄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产产”的记载。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鲁(今山东曲阜)。因周公旦要留京辅政,于是派周公旦的长子伯禽代其就国。周成王则下令将奄国和“殷民六族”赐给伯禽,并送他许多典册文物、宝器仪仗。“殷民六族”,即为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六族。
(三)其他姓改姓徐。
据《百家姓溯源》载,五代时,李升改姓徐,名知诰,其后代亦以徐为姓。
清代时,世居抚顺、沈阳等地的一批满洲人改姓徐。满洲八旗中,姓舒禄氏、徐吉氏、舒穆禄氏等后代均有改徐姓的。
清代时,世居噶山的高丽人改姓徐;云南丽江府石鼓土把总为徐氏,系纳西族;广西思恩府(今广西武鸣西北)75千米土司姓徐。
( 四)少数民族中有徐姓。
景颇族勒托氏,汉姓为徐。
土族徐卜氏,汉姓为徐。
侗、哈尼、彝、回、土家、锡伯、达斡尔、蒙古、东乡等民族中均有徐姓。
汉族徐姓大多以“徐氏出自嬴姓,为伯益的后裔”为正宗。其先祖最早生息繁衍地以若木被封徐国的地方,即今天以安徽省泗县为中心的安徽省东北部、山东省西南部、江苏省西北部一带。春秋时,山东是徐姓族人主要的生息地。《春秋左传》所载的徐姓名人中就有邾臣徐钮和齐妃徐赢,邾国和齐国都在今山东地区。
徐姓族人以“东海”为郡望地,表明其姓氏的渊源。“东海”是秦时置郡的;其境域相当于今天的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灌南以北 的地区,治所在山东郯城县的西南。故有“天下徐氏出邳州”之说。徐国亡国后,一部分族人留居原地,当了吴国的臣民,如徐承还当上了吴国大夫。据《左传·哀公十年》载:公元前485年,吴国大夫徐承率吴国海军从海上进攻齐国,这是中国战争史上最早有关海战的记载。随徐章羽到楚国的徐氏族人则定居于安徽各地,以及扩衍至江西西部的余干、高安、临江一带,即今天的信江流域。还有一部分族人西迁和北迁再次进入今山东、河南、山西一带,战国时期鲁仲连的老师徐劫、孟子的弟子徐辟、东海贫妇徐吾、著名的美男子徐公,都是齐国人,而当时的齐国疆域扩展到山东东部,西到黄河,东到大海,南到泰山,北到无棣水。据南朝齐王险的《姓谱》载,徐姓东海、高平、东莞、琅玡、濮阳五个较早的郡望中,除濮阳在河南之外,其余4个都在山东。章羽的十三世孙徐诜,曾为秦庄襄王的宰相(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徐诜的次子徐矩(字弘深)为山东高平一世祖。还有一部分徐氏族人渡江南下,进入苏南、浙江、江西、湖北境内。其中一支族人进入东南部地区,繁衍为今天的少数民族畲族。据《路史》载,畲族中的钟姓,原为复姓钟离氏,即是徐姓的支族。
秦始皇时,山东人徐市(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求长生不老药,后徙居日本。据《史记》载:秦始皇羸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山东人徐市(福)为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带三千童男童女和大批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许多徐姓家谱认为徐福是徐偃王的第二十九世孙,本名议,字君房。也有的《徐姓家谱》认为他是徐无鬼的徒弟。但徐巿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秦始皇羸政三十七年,秦始皇东巡至琅岈,找到徐市。徐巿推托说出海后碰到巨大的鲛鱼阻碍,无法远航。秦始皇派遣射手射杀了巨大的鲛鱼后,徐市再度率众出海,最后到了“平原广泽”(可能是日本九州),便在此地定居。因此,徐福被视作日本的开基始祖。
两汉期间,徐姓族人继续向南迁徙。据《东海堂徐氏族谱》载:东汉桓帝时(147-167年),徐稚迁居江西南昌府(今江西丰城白土乡隐溪村)。徐稚(97-168年),字孺子,东汉隐士。他家境贫穷,自幼勤耕,兼事磨镜, 求知好学,熟读《严氏春秋》、《京氏易经》、《欧阳尚书》等经典著作,精通天文,历算,但淡泊名利。“公府征辟,皆不就。时称‘南州高士’”, 向他求学者数以千计。陈蕃任豫章太守时,礼待贤士,特在衙门为他设一榻,其他人不能坐,称之“悬榻”。王勃《滕王阁序》中所说的:“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即用此典故。徐稚逝世后,葬于南昌市进贤门外东潭巷铁树坡旧城壕沟边。徐稚为“东海堂”徐姓的始祖,其后裔迁居今浙江绍兴、信安,江西的南昌,江苏的苏州、吴县一带。其中,徐稚儿子徐洎后来迁居浙江衢州龙游县;东海徐氏第三世祖徐永迁居浙江绍兴,徐盛迁居江西南昌,徐奇迁居苏州新阳县,徐洪迁居浙江信安,徐樊迁居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徐氏族人在江浙一带得到期迅速发展,郡望地有“东海”、“长城”、“于潜”等。
但是更多的徐氏族人则是进入两汉时政治中心的关中。如西汉虢(今陕西宝鸡)人徐敖为大儒。据《尚书正义》载:“三家之学传孔业者,《汉书·儒林传》云,安国传都尉朝子俊,俊传胶东庸生,生传清河胡常,常传徐傲,敖传王璜及涂恽,恽传河南桑钦。至後汉初卫、贾、马亦传孔学,故《书赞》云:‘自世祖兴後汉,卫、贾、马二三君子之业是也,所得传者三十三篇古经,亦无其五十八篇,及传说绝无传者’。”东汉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徐干(171-218年),字伟长,东汉末北海郡(今山东寿光境内)人。他14岁开始读五经, 20岁之前已能背诵五经,而且博览传记,言则成章,操笔成文,与孔融、陈琳、王粲、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曾任过司空军谋祭酒掾、五官中郎将文学等官府下级属吏。后无意仕进,辞职归乡,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授门徒。其著作颇丰,但除《中论》外,其余大都散失,后人将他零散的文章收集编辑为《徐伟长集》。徐姓在关中逐渐繁衍为关中大姓,新丰成为徐姓十大郡望地之一。东汉时,徐姓族人还有播迁于今天津、甘肃、广西、福建一带。
西晋“永嘉之乱”后,加速了徐氏南徙的步伐。据专家们研究,这次中原汉民迁徙形成三大支流:一部中原汉民分居于今的陕西、甘肃、山西一带,被称为“秦雍流人”。他们辗转迁徙,沿汉水流域顺流而下,渡过长江到达洞庭湖地区,最远的沿湘水逆流而上,到达桂林,沿西江移入广东的中部或西部。另一部分居于今河南、河北的人民,被称为“司豫流人”。他们沿汝水而下长江,渡过长江后,迁于江西的鄱阳湖地区,或沿长江顺流而下,到达安徽、江苏的中部,或沿赣江逆流而上,到达广东、江西、福建三省交界地带。还有一部分居于今山东、江苏、安徽的人民,被称为“青徐流人”。他们也辗转迁徙,沿淮水而下,越过长江后分布于太湖地区,更远的则到达浙江、福建沿海一带。徐姓族人南下以 “青徐流人”为最多,如三国魏东莞(今山东诸城县)的徐奕、广宁海西(今河北涿郡)的徐宣都曾避难江东。“永嘉之乱”时,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县)的徐澄之与同乡人臧琨率本家子弟和乡里族众一千多家南渡长江,定居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成为当地望族;彭城(今江苏徐州)的徐庆、徐文盛父子也率领宗族一千多人渡江南下,入梁朝为官;东莞的徐謇南迁后定居丹阳(今江苏南京)。这些南下的徐氏在落籍的当地都发展为当地望族。
唐代,中原徐姓族人有过4次大举南徙:第一次是唐总章二年(669年)河南固始的陈政率64姓军士入闽征剿“蛮獠啸乱”,其中不少是中原徐姓军士,后落籍福建。第二次是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不少中原徐姓族人为避战乱被迫迁居南方。第三次是乾符五年(878年)黄巢入闽时不少徐姓族人随起义军到南方后,有一部分徐姓军士便在当地落籍。第四次是光启元年(881年)王潮、王审之入闽时,有大批徐姓军士相随入闽。但是,入闽的徐氏,后来繁衍为名门望族的,都不出于这4次大规模的南徙,而是出自浙江龙游徐泊一门后裔的南徙。徐泊的第四子徐洪的曾孙徐晦(760-838年),字大章,唐贞元十六年(年)状元,建中二年(781年)入闽任都团练,举家落籍福建泉郡(今泉州)徐公店。徐晦为原籍浙江信安的衢州剌史徐洪的裔孙。徐洪有3个儿子:长子徐柔,次子徐矜,季子徐务。徐晦为徐矜的儿子。所以,泉州徐氏后裔尊徐矜为入闽始祖。徐晦长子徐潘承父命,遂举家迁居泉郡徐仓长房聚众成村(今徐公店);次子徐湖经延寿迁居连江徐仓;三子徐江留居泉郡徐仓,后析居安海状元巷徐公店、晋邑卅三都龙首山常泰里妙峰堂徐宅、泉郡华洲徐公店。徐晦一门共出了22名进士。“安史之乱”时,徐洪的季子徐务也浙江龙游县入闽卜居莆田县崇仁里徐州村(今名滁阳村)。徐务,人称“崇仁居士”,据《莆田徐氏宗谱·序》载:徐寅“务公(洪公子,洎公孙)子三:长珍公,寅大父;次玖公;季珖公。徙建安与松畎,大父居岩麓溪南(今延寿村)是也。”徐务的曾孙徐寅(858-929年),字昭梦,乾宁元年(894年)进士,授秘书省正字(九品)。徐寅是晚唐重要诗人,尤其是他的赋名重一时。据说,他的《人生几何赋》,时人竞相传阅抄写,“长安纸价为高三日”。他写的《暂蛇剑赋》、《御水沟赋》,传到朝鲜、日本等国,被用泥金书写,列为屏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他的赋“句雕字琢,不出当时程式之格,而刻意锻炼,时多秀句。”《全唐诗》收录他的诗222首。他的赋诗被雅称为“锦绣堆”。后来,他投闽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梁开平元年(907年),朱全忠朱全忠废掉唐哀帝,自立为帝后,开科取士。徐寅再次应试,中状元。朱全忠原十分赏识徐寅的才华,但是徐寅为人耿直的性格,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不愿投朱全忠所好,引起刚愎自用的朱全忠不满,当即被取消状元。徐寅只好归隐延寿溪。徐寅著有《探龙集》五卷、《钓矶集》八卷,并传于世。 徐务一门花繁叶茂,传至第五世开为柱史,中秘、长史、寺丞、簿尹六个派,至16-20世,繁衍为泉郡、漳郡、武荣、玉屿、庄余、长乐、龙江、凤岭、儒山22个房,其后裔遍布闽台浙粤以及东南亚诸国。
宋靖康二年(1127年)宋室南迁后,江北大批移民也随之南迁。原居江南的徐氏族人也进一步扩衍江南各地。据《东海堂徐氏族谱》载,宋末, 江西南昌徐樨的后裔徐一郎,由江西石域迁居福建上杭;徐二郎迁居福建连城。至元代时,这个徐氏家族开始向广东迁徙,如徐福禄、徐寿春迁居丰顺,徐应福、徐应禄移居海丰,徐友旺等徙居梅县,徐胜堡迁徙陆丰,徐景山迁居博罗,其子徐云崖又迁至镇平(蕉岭)开基,形成云崖派。同一时期,另一支徐姓族人也从江西宁都迁至广东五华县(见《崇正同人系谱》)。元初,又有一支徐氏从江西吉水出发,随南宋皇帝由福建入广东,迁居和平县(见《和平徐族谱》)。
南宋末至明代,福建莆田徐氏多次迁徙广东。如南宋末年,福建莆田徐氏族人迁徙广东,定居潮阳县丰恩乡河腰村,至元延祐元年(1314年)其后裔分衍西平(今关埠镇)。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徐博士(进士出身,曾任浙江绍兴训导)由福建莆田迁徙入潮,定居潮州府海阳县东陇乡(今澄海东里镇),为澄海东陇博士派始祖。成化四年(1468年),福建漳浦的徐长溪从漳浦迁徙至广东,定居潮阳县贵山都仙陂;传至第五世孙徐可庭为避祸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移居贵山都深岭村(今铜孟镇)。嘉靖元年(1522年),徐松庵(曾代理过安徽桐城县正堂)由福建莆田迁入澄海县东陇乡,为东陇徐氏开基祖之一。
清初,徐姓族人开始迁徙台湾。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徐阶的曾孙徐孚远随军入台。徐孚远,字间公,号复斋,松江华亭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与同乡夏允彝、陈子龙组织几社,以道义文章闻名于时。清军入关后,他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也有不同的说法,说徐孚远并没有去台湾,而是在清军攻破恩平城时,他逃入广东提督吴六奇的府中。康熙四年(1665),福建诏安人徐远入垦嘉义县的朴子。康熙十三年,福建渔民徐阿华出海捕鱼时,遭遇风暴,漂流到高雄的旗后—,后回乡又邀同乡6人迁居该地,并建成妈祖宫。之后,陆续有大批广东、福建徐姓族人迁徙台湾,如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有广东人徐立鹏、徐里寿、徐锦宗、徐里树等分别入垦新竹县的红毛港、员山顶、茄冬坑等地,乾隆年间(1736-1795年)有徐树方入垦新竹县的关西镇、徐熙拱入垦桃园县的大溪(土乾)、徐翼鹏等率客家籍移民分别入垦新竹县的南势、四脚亭等地。入台的徐氏族人出于多源,其在台湾的家族堂号就有东海、东莞、高平、琅砑、濮阳等。据《台湾区姓氏堂号考》载,徐姓为台湾第 20大姓,大约有人口2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桃园县、台北县、台北市、苗栗县、新竹县等地。
徐姓族人移徙海外也较早。最早的有 秦始皇时,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出海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留居日本。最早明确记载徐福东渡至日本的日本文献是宝町时代延元四年(1339)北(自田)亲房编撰的《神皇正统记》。至今在日本还保存着许多有关徐福遗迹,如歌山县新宫市车站附近建于天保五年 (1834)的徐福墓。徐福墓附近的“七冢之碑”,新宫市还成立了“徐福保存会”和“徐福事迹显彰会”。 清代始,陆续有徐姓族人迁居越南、朝鲜、缅甸和南洋各国。
如今,徐姓为中国姓氏人口排行中列第11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66%。其族人遍及全国各地,有东海、高平、东莞、琅琊、濮阳、东阳、长城,于潜、新丰、瑕丘十大郡望地和“东海”、“五桂”、“五凤”等上百个堂号。徐姓人口大都集中在江南,以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山东、江西、安徽7省人数最多,约占全国汉族徐姓人口的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