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渊源
池姓出源有五:
(一)池氏出自殷姓。
西周时,黄帝之胄第四十一世、殷商后裔第二十三世殷姓讳民,因扶佐周穆王有功,王封民食采于渑池(今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遂以地为姓,其后转居西河。据广州石碑《池氏西河族谱》载:周穆王封吾池姓太祖民公于池(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后代子孙以封地为姓。渑池,原属北虢。因此,《姓考》载:“池,曾为古侯国,其后人有以国为氏。”公元前665年(即春秋周惠王阆十二年),北虢为晋所灭,吾池氏先祖居于渑池约三百多年后,迁徙西河,在西河繁衍昌盛,其后裔繁衍在闽、粤、湘、赣等地。
(二)池氏出自嬴姓,为秦司马公子池的后裔。
据平阳池云亮先生在《池姓源流考》中载:平阳池姓始祖公子池系嬴秦公子。上古五帝之一少暤之女名女修,生子大业,大业在舜帝朝中任大理之职,创制有“五刑律法”,为社会做出贡献,舜帝封他于皋,叫皋陶。皋陶长子名伯益,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帝赐伯益为羸姓,授他为羸姓部落首领,少暤应是羸姓始祖。战国时,公子池在朝为大司马。他家族昌盛。秦、汉之际天下大乱,池姓自咸阳京兆迁往河南陈留。公子池的裔孙公子华,在秦为丞相,食禄汝南,封西平郡(今河南开封市辖范围)公。《姓氏考略》载:“陈留有池氏,秦丞相池子华是,望出西平。”因此,《百家姓考略》琅琊王相晋升笺注:“池”,徵音,西河郡,系出赢姓,秦司马公子池之后。汉有池仲鱼。
(三)以住地为姓。
据王大良编著的《当代百家姓》称:池姓是一个由居住地所在位置而来的姓氏。古代城墙称作城或垣,城外护城河称之为池。有世居于护城河畔的人,便以池为姓。因此,《风俗通》载:“氏于地者,城、郭、园、池是也。”《元和姓篡》载:“池,以所居为姓,汉有中牟令池瑗,魏有城门侯池仲渔。”
(四)少数民族中有池姓。
如蒙、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中有池姓氏族。
(五)其他姓氏改为池姓。
据春秋左传载:晋公以婿池质于郑,而池之为姓。
西周周宣王时(公元前827年-前782年),程伯休父率军征伐“徐夷”(古族名,在今江苏西北和安徽东北部),“因上嘉其功,以城池赐姓”。福建尤溪县邹宦和中仙两地的《池氏族谱》均载:池姓肇自周程伯休父之后抵汉环公官池州望中牟循吏,奉命忠征,凯还之日上嘉其功,以城池赐姓,遂改程为池。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福建省尤溪县二十都云盖(今名珠峰村)的陈代澄因避乱,随母改池姓,名源澄。
池姓最早发源于河南渑池。这一支池氏后迁徙至西河。周惠王姬阆二十三年(公元前655年),渑池池氏转居西河(今山西省西南部离石县以南,临汾河以西,临汾市以内);其一支后裔从西河迁徙到西平(今河南省西平县,东汉建安年间分置西平郡)。因此,《元和姓篡》载:“池,以所居为姓,汉有中牟令池瑗,魏有城门侯池仲渔。汉延康元年(220年),池瑗为中牟令。他有2个儿子,长子居西平,次子迁西河。迁居西平的长子池世昌的一支后裔移居河南光州;迁居西河的池瑗次子的后裔历晋而唐,后裔南迁。西平、西河二郡池氏本是一脉相承,所以,后代池姓族人有联谱之举。
战国时,另一支池氏的始祖公子池在秦为官,世居河南咸阳京兆。秦汉之际,公子池的裔孙公子华在秦为相,食禄汝南,封西平郡(今河南开封市辖范围)池姓族人开始从咸阳京兆迁徙至河南陈留。因此,又有池姓出于陈留的说法。
西晋“永嘉之乱”后,西河池氏族人随中原各氏族人一起渡江南迁,辗转吴楚,流徙皖赣,后定居于福建宁化的石壁村,形成池姓客家一族。后来,石壁池氏族人又不断从石壁向福建的闽西和广东、江西、四川、广西、香港、台湾等省以及东南亚国家迁徙。
唐乾符二年(875年),河南光州固始池可祖随军入闽平叛“黄巢之乱”。 陈岩为福建观察使时授池可祖为泉州刺使;后来,池可祖又在王潮军中任都统使。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受封为闽王时,池可祖公随军进入福州。后唐天成元年(926年),池可祖见闽王王延翰昏庸无道,遂告老隐退,全家迁居同安县永安乡覆竹山下安居。池可祖有4个儿子:孝、悌、忠、信,分四大房派。池孝的子孙有移居泉州、永春、汀州、漳州等地;池悌的子孙有移居兴化、莆田、仙游等地;池忠的子孙有一支后移延平府尤溪等县;池信一支的后裔池兴,于宋真宗成平年间移居长溪(今霞浦县)赤岸桥地方。池可祖的后裔遍及福州、闽侯、长乐、连江、莆田、仙游、泉州、闽清、尤溪、古田、南平、宁德等县市。
唐中和年间(881~885年)王绪、王潮率农民起义军入闽时,河南光州固始县的池鲤腾(渑池肇姓第六十二世,有谱称可祖)举家随王绪、王潮入闽。唐景福二年(893年)王潮进驻福州后,池鲤腾受封为长史参谋、刺史参谋,分镇厦门。所以,《通志·民族略以封地为氏》载,池氏,所居为氏也,望出西平。”“鲤腾公,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唐中和年间其家人随王潮、王审知,经江西、广东,进入福建。”池鲤腾逝世后列入福州王氏庙十八姓第十一位。因此,福建许多池姓祠堂都有这样一幅对联:“佐汉无双吏治,开闽第一将军”。池鲤腾一支的池氏为入闽池氏的一大衍派;池鲤腾的长子池晋献居厦门,后繁衍分居龙岩、泉州;次子池晋超迁居延平,后裔分支龙岩等地;第三子池晋益亦居厦门,转福州候官,迁闽清白鹤汀。池氏后裔蕃衍在闽清、尤溪、长乐、连江、福州、闽侯、永泰、莆田、仙游等县市以及在海外的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约有三万多人。池鲤腾的后裔以闽清六都下杭池氏宗祠——旗峰堂为在闽的鲤腾公总祠。与池鲤腾同时随王绪、王潮军入闽的还有同为河南光州固始人的池涌源。池涌源系中牟令池瑗公的第二十三世孙,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在王潮军中任招讨使,居南安。其子池然公于梁贞明元年(915年)被闽王授予上书郎和泉州司兵曹参等职。其后裔蕃衍在省内的南安、莆田等地和广东省潮州、揭阳、大埔、梅州以及浙江等地,总人口约在4万人左右。
唐末五代期间,又有河南光州固始的池朝奉(系渑池肇姓的殷民池氏后裔),因避乱,迁徙入闽,居于闽东的白鹤盐埕;其后裔繁衍于福建省的宁德、霞浦、厦门等地。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池镜作为太学士到高丽,后定居于高丽,官至金字光禄大夫,为池氏入高丽始祖。他的第五代裔孙池宗海任门下侍郎平藏史;其子孙以忠州为本籍。韩国忠州池氏的后裔分衍为韩国的丹阳池氏、光州池氏。韩国池氏在韩国、朝鲜姓氏人口排序中列第48位。(见1993年延边出版社出版的《朝鲜民族的姓氏和根》一书)。
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原居广东的嬴姓西平池氏后裔池溥出任广州连州司户。他在任满解职归乡途中,经江西赣州而定居,为江西赣州池氏开基始祖。其后裔子孙繁衍在粤、赣、湘、闽4省21个县市。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池溥的孙子池梦鲤为特赐恩科状元。因此,这一支的池氏祠堂有一楹联:“宋代状元裔,秦朝宰相家”。
明代初,安徽凤阳府城外毛斗山的池姓族人“调北征南”在贵州省都匀任指挥吏,后定居于山西怀仁,开基为山西怀仁池氏一族。
明宣德年间(1427~1435年),原居福建泉州的池鲤腾后裔到广东揭阳为官,任满后定居揭阳,在揭阳榕江河畔开基立业。因为,揭阳榕江河畔地处渡口要冲,便居地称为池厝乡,渡口称为池厝渡。
明清之际,中原池姓族人大批南迁,进入南方的福建、广东、云南等地。
清初,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大批湖广池氏族人进入四川。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广东石镇的池生忠迁居台湾。民国末,又有池鲤腾的后裔随溃败的国民党军退入台湾。
如今,池姓在中国姓氏人口中列第211名,主要分布在闽、浙、粤、赣、皖、鲁、冀、滇、陕、豫,及湖北、台湾等省和朝鲜、东南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池姓郡望地有西平、陈留、西河;主要堂号有同安等。
二、入明与定居
北宋初,入闽林氏始祖林禄的后裔林伯仙从福州府天虹巷迁到沙邑之清水池(今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清水村)定居;他的儿子改姓池,为永安池氏的开基始祖。据永安槐南《池氏宗谱》载,林禄之裔林伯仙世居福州,因遭火灾于宋初由福州府天虹巷迁到沙邑之清水池(今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清水村)定居,其子易林指池为姓,郡望西平。明景泰三年(1452年),其后裔从青水迁居尤溪万足里(今槐南乡洋头村)。
北宋咸平至天禧年间(998~1021年),池文霭(字应天)从闽清白鹤汀迁居尤溪汤川邹宦。池文霭为池鲤腾的第六世孙、池孝锡(字天降)的第三子。池孝锡的长子池文托(字乐天)迁居闽清下杭;次子池文弼迁居南平(待考);第四子池文季(字顺天)迁居长乐。池鲤腾的第十五世孙池字古有6个儿子:长子池日升为南宋进士,官披金紫禄大夫,进三品,晋鲁国公;次子池高叟居邹宦;第三子池得叟失考;第四子池力叟居此坑,后迁闽清半洋;第五子池渊叟,裔孙移居泉溪;第六子池唐叟失考。邹宦旧居二高叟,元大德四年(1300年),池高叟从尤溪汤川邹宦移居尤溪的渔阳。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池高叟的裔孙池国禄开基尤溪中仙。清雍正元年(1723年),其后裔迁居上仙村盖竹头;清雍正年间(1723-1735)双有后裔迁居天坪洋。中仙池氏现已有近四千人,主要分布于中仙、小横溪、溪口洋、周边村的上仙、天坪洋、观洋尾等自然村。尤溪汤川香林村池氏出自汤川邹宦池应天派下后裔,世居尤溪二十都北坑,一度迁居闽清十都际峰,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又从闽清际峰复迁尤溪十九都香林定居,创建“龙水堂”开基立祖。
北宋开禧元年(1205年),池裕郎从江西宁都鹅鸭塘迁居宁化县治平。据宁化方田、治平《池氏族谱》与江西《石城县志》载:“始祖裕郎公,生于宋之柴桑虞梅州,迁居宁都鹅鸭塘。宋开禧元年,自赣转徙宁都(宁化)之东龙上里,地名遂曰池家陂。至淳祐二年(1242年),又卜居治平高地。明万历间(1573~1620年),有裔孙迁往石城小姑等处。”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池四十九从尤溪四十三都迁居大田武陵。(见大田武陵《池氏族谱》)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福建省尤溪县二十都云盖(今名珠峰村)的陈代澄因避乱,随母改池姓,名源澄。据明嘉庆二年(1791年),池拱辰修族谱时载:汤川珠峰池姓原姓陈,是有虞氏后裔,唐朝中期熹公自颖川迁到河南光州固始,生三子唐季具以官随王氏入闽。长子迁公,为仪同三司左承肙郎,居闽清二都(云龙)沶上,到十世祖训公时,因其叔祖在朝中为官,触犯天颜,累及族姓,训公就迁到云盖(珠峰村当时叫云盖),成为云盖始祖。居住前楼坪与三角屋柤为邻。训公孙进公娶三角屋池氏之女为妻,生五子,由于陈姓世代为官,经济富裕,屡受当地贼寇抢劫,于是都不敢说姓陈。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陈进公将第五子陈代灯更名为池源澄,此后就一直姓池。洪武十二年,尤溪知县牛义表赐尤溪县珠峰村的池源澄衍派,郡望为西平。其后裔分衍至尤溪十九都的马头山、闽清县后佳的洋头、街中,南平市樟湖的前庄、西塘等地。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大田一支池氏迁居尤溪管前林源。
清代,沙县夏茂洪氏族人迁居沙县的南霞乡松树坑村。
三、迁移
南宋贞元年间(1154~1161年), 尤溪邹宦的池韦健从尤溪邹宦迁居闽清的汤川。据《闽清联谱》载: 入闽始祖鲤腾公之第六世孙应天公派系韦健公,约在南宋贞元年间,由尤溪邹宦迁汤川上满坑,又辗转下满坑。……到应天公第十七世、入闽第二十二世新居公、佛居公、贤居公(旧厝满坑)三公,其新、佛两公于明万历丁亥年(1578年)迁侯官二十都,新居公在安樟半山,佛居公在湖山隔(即西乾本支系)。
宋末元初,宁化石壁的池小三在莆田为官,后为了避乱移居潮州揭阳,开基揭阳池氏一族。据梅县《池氏宗谱·续修序》载:“即以粤论,有居于广之番禺、南海者,有居于潮之揭阳、大埔、饶平、程乡者,皆自闽之宁化石壁来也。”
明隆庆四年(1570年),池高叟的第十四世孙池盛氏(字新生)迁居仙游县游洋镇青坑林,后裔子孙有800多人(包括莆田东门镇汉氏分支)。 |